方景圆 吴宏亮 康建宏 高军
摘要: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近年来靖边县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提质高效增效的绿色发展道路。并且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发展现状,通过玉米密植种植增加产量。为靖边县粮食产量奠定良好基础。为确保粮食和农业丰收,我县粮食生产根据“六稳”、“六保”,紧扣“三区两地一中心”建设为目标,全力推动农业生产,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靖边县
1农业生产近况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畜、薯、菜”三大主导产业,做优做精小杂粮、苹果、核桃、樱桃、文冠果、山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43万亩,其中马铃薯25万亩、蔬菜15万亩、玉米59万亩、小杂粮2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5.6万吨。羊子、生猪、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为200万只、35万头、3.8万头、140万羽。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75.8%。全县农作物良种化率8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68%。靖边马铃薯、辣椒、红萝卜、羊肉、苦葬、小米、养麦等7个农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了“阜美靖边”、“靖原康”区域农业品牌,全县成立农业产业公司1家、农业产业协会5家、农业产业联合体10个,有龙头企业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48家、家庭农场1433家,培育职业农民2490人。涉农电子商务注册量达80多家,年销售额4亿多元。
1.1种植任务完成情况:近年来,我县打造了靖边版的“3+X”,发展“畜、薯、菜”三个10亿级主导产业,培育23万亩特色产业。今年,我县新增1.2万亩苹果和3000亩蔬菜基地,着力打造十个千亩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全年计划种植作物140万亩,其中粮食104万亩、瓜菜15万亩、水果12万亩、油料5万亩、中药材4万亩。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14万亩,占比81.43%。
1.2旱作农业推进情况:近十年来,我县实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累计达80万亩左右,占全县总耕地的58%以上,然而旱作节水农业现已成为我县农作物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的主流方向。今年,完成高效旱作节水农业8.265万亩,其中漫灌改滴灌2.915万亩、“四位一体”0.1万亩、“智能水肥一体化”0.25万亩、“旱作集成技术”5万亩,完成了目标任务的101.22%。
1.3增密行动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局根据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安排,积极推动玉米增密度增单产工作。当前正值春管、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我局紧扣农时,抓好春管的同时,以合理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为抓手,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建设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21万亩,建设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示范百亩田40个、千亩方16个、万亩片4个,辐射带动15万亩。其中阳光村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种植密度每亩增加500株,预计产量1300千克/亩,亩节本增效220元以上。
在保障全县粮食有效供给和粮食结构调整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就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工作,我局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印发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形成“主要领导全盘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局属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对标对表、责任到人。
2取得的成效
2.1严格执行各项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认真执行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2筛选出优质品种:通过农作物综合试验示范研究基地,正确掌握了作物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一步挖掘出来优良品种的内在潜力,筛选出了适合我县农作物种植的优良品种和全新集成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据。
2.3示范带动范围大:通过设立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向广大农户展示了如何全面实现节工、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本增效,极大了带动了农户应用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的积极性,缓解了环境资源压力。项目区作物产量较非创建区高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对照大田高5个百分点,辐射带动项目所在区域大面积均衡增产。项目区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节本增效5%以上,其中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农技推广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促进了全县种植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工作措施
3.1及时安排部署:按照省市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工作统一安排部署,我单位抓早动快,制定了《靖边县2021年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倍增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印发到各镇,对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为各项关键技术措施推广奠定了基础。
3.2开展宣传培训:为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尽快落地生根,实行“专家支撑、技术保障、主体引领”的技术推广机制,责成农技中心对各镇农技员、农机手、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逐步辐射到所有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利用各类融媒体平台宣传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大力推广“靖边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栽培技术”。
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同时派出专家组和农技员,深入玉米种植重点乡镇、经营主体等对增密提产行动进行指导,提高群众的认知度,为增密度行动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在玉米耕地、覆膜、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环节,实行机械化作业,应用推广土壤深松耕、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械施药、施肥和收获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和田间管理水平,降低玉米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