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松泽
1 格斗运动概述
格斗运动又称为武术搏击或技击运动,是一种具有高度技巧和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它通过各种技巧和策略,利用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活度试图击败对手。格斗的魅力在于技巧性和对抗性。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运用各种技巧和策略,如攻击、防守和反击,以击败对手。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还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意识。同时,格斗也是一种实用价值较强的自我防卫技能。通过训练,人们能掌握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和攻击的能力。格斗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技术体系,如拳击、泰拳、柔道和摔跤等。每种格斗项目均有不同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但它们的目的均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击败对手。
2 格斗运动中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2.1强化基础体能
体能训练对于格斗运动员的基础体能具有提升效果。无论力量、速度还是耐力,均离不开系统和科学的体能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打击时的冲击力;速度训练能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执行速度,使运动员在竞技中占得先机;耐力训练则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长时间和高强度对抗中的持久力。提升基础体能后,运动员在比赛中将更自信,技术动作的完成度也将提高。
2.2发挥技术保障
体能是技术发挥的基础,格斗中的精湛技术动作需要足够的体能作为支撑。无论快速反击还是长时间的僵持,均需要运动员具备足够的耐力和力量。经过体能训练的运动员,其肌肉力量和耐力均会得到增强,能更稳定地执行技术动作,也能提高动作的成功率。同时,充沛的体能也有助于运动员保持冷静,减少因体力不支而导致的失误,使技术发挥得更稳定。
2.3运用格斗技巧
格斗的本质是技术和战术的结合,精湛的技巧无疑是制胜的关键,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体能做支撑,这些技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体能训练不仅关乎耐力和力量,还涉及速度、敏捷度和反应时间。经过体能训练的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自如地运用各种技巧,无论攻还是守,他们均能持续发起攻击,同时在防守时也能迅速做出反应,以有效降低对手的攻击效率。
2.4对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
在格斗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通常决定了胜负。经过体能训练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容易保持冷静和专注,因为他们已习惯了面对挑战和压力。体能训练能培养运动员的毅力、决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可以坚定地执行战术,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胜利。
3 格斗运动中体能训练的方法
3.1力量训练
首先,基础力量是格斗中不可或缺的素质,能为其他力量和体能素质提供基础。基础力量训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力量训练得以实现,如重量训练、引体向上和俯卧撑等。这些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度,以提升打击和防御能力。在基础力量训练时,应注意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和受伤。同时,应结合格斗技术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设计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以提升格斗中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其次,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大力量发挥出来的能力。爆发力训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力量训练得以实现。例如,重量训练中的爆发力推举和跳跃等,这些训练能提升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提高打击和防御的速度和力量。爆发力训练时,应注意控制训练的强度和次数,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肌肉疲劳和受伤。另外,应结合格斗技术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提升格斗中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最后,耐力是指在长时间持续某项运动时保持最佳表现的能力。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得以实现,如跑步、跳绳和游泳等。这些训练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耐力和减少脂肪含量,并提升格斗中的持久力和抗疲劳能力。耐力训练时,应注意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和受伤,并结合格斗的技术特点提供专项耐力训练,以提升运动员在格斗中的持久力和协调能力。
3.2速度训练
第一,基础速度训练。基础速度训练是任何格斗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类型的训练包括短距离冲刺、起跑以及全速冲刺。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爆发力和加速度,对于在格斗中快速移动和出击非常关键。基础速度训练还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得以实现,如跑步、骑自行车和跳绳等,保持有氧运动的高强度和间歇性能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第二,反应速度训练。反应速度在格斗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攻击和防御的及时性。反应速度训练涉及使用反应球、反应板和电子设备。这些工具能提供快速和突然的刺激,并要求运动员快速做出反应。通过反复训练和逐渐增加训练难度,能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敏捷度。另外,反应速度训练还可以通过与教练或其他伙伴模拟对抗来实现,这种训练方法更贴近实际格斗场景。
第三,灵活度训练。灵活度对于格斗运动员而言也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速度和敏捷度。灵活度训练涉及伸展运动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度和平衡感。通过定期训练灵活度,能使格斗运动员减少受伤风险,提高他们的表现水平。在灵活度训练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并避免过度拉伸,而正确的热身和拉伸方法是防止受伤和提升训练效果的关键。
3.3爆发力训练
一方面,爆发力不仅取决于肌肉的力量,还与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速度密切相关。在训练中,应注重提升运动员的肌肉协同工作能力。专门的协调能力训练,如平衡垫训练和敏捷梯训练,能提升运动员在快速移动和变换动作时的身体控制能力。爆发跳跃和快速踢腿训练,能训练神经肌肉系统在短暂时间内募集更多肌肉纤维参与工作的能力,以提高爆发力的输出效率。
另一方面,在高强度的爆发力训练中,肌肉和神经系统均会承受较大的负荷。为了确保训练效果的提高和运动员的健康,必须重视训练后的恢复措施,包括适当的拉伸放松和深度呼吸练习。另外,合理的营养补充也是关键,应确保运动员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支持肌肉的修复和增长,同时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以恢复能量储备。在训练与比赛间隙,合理规划运动员的饮食和营养补充策略,能最大化地促进体能恢复。
3.4抗击打训练
一是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肌肉是身体的防御屏障,强壮的肌肉能很好地承受外力的冲击,为了提升抗击打能力,运动员需要重点训练核心肌肉群,包括腹部、背部和臀部的肌肉。通过重量训练、仰卧起坐和平板支撑等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并提升身体的稳定能力和抗击打能力。而针对手臂和腿部的训练也不可忽视,这些部位在格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是提高关节稳定能力和灵活度。关节的稳定能力和灵活度对于提升抗击打能力至关重要。运动员需要通过训练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以提升关节稳定能力。另外,关节灵活度训练,如拉伸和柔韧度练习,有助于运动员规避攻击,并在反击时更灵活自如。在训练中,可以加入动态拉伸和柔韧度练习,以帮助运动员适应比赛中的各种动作、姿势。
三是训练心理调适与抗干扰能力。除了身体方面的训练,心理调适和抗干扰能力也是抗击打训练的关键。在比赛中,运动员常常面临着对手的挑衅、观众的干扰带来的心理压力。为了提升抗干扰能力,运动员需要训练心理调适能力,学习保持专注、控制情绪以及调整心态。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训练,能帮助运动员适应比赛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而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练习,也能让运动员在实践中锻炼抗击打能力,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种实战经验积累对于提升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至关重要。
3.5柔韧素质训练
第一,动态拉伸。动态拉伸是一种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它通过快速、连续的动作拉伸肌肉,提升肌肉的伸展能力。动态拉伸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执行技术动作,并减少受伤风险。做横踢动作时,如果大腿后侧的柔韧度不够,会导致动作不协调或力量传递受阻。加强大腿后侧的动态拉伸,能提高动作的准确度和力量输出效率。
第二,瑜伽和普拉提。瑜伽和普拉提均是注重身体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它能提升身体的灵活度和稳定能力,并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在格斗运动中,稳定的核心肌群有助于运动员保持正确的姿势、控制身体平衡并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同时,瑜伽和普拉提训练还能帮助运动员调节呼吸、放松身心、减少比赛中的紧张情绪。
4 结语
科学的体能训练能提高格斗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对于各类格斗运动而言,成功的体能计划不仅包括传统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还融入了灵活度、速度和反应训练。这样的综合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地做出判断,以应对对手的攻防转换。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和AI技术将为格斗项目的体能训练带来更多的机会,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运动员的训练数据,能使教练精准地调整训练计划,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立祥.擒拿格斗训练中的技术要领分析[J].拳击与格斗,2022(4):40-42.
[2]孙大鹏.综合格斗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探究[J].拳击与格斗,2022(4):117-119.
[3]王海鑫.综合格斗体能训练的体系与方法[J].拳击与格斗,2021(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