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吕香茹 鲁兴梅 李志成
摘 要: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岗位能力培养理念,对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探索;教学设计对接护理岗位的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专门设置解剖学知识与基础护理技术对接的学习模块,精准分析学生的学情,确立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实施采用“双线+5E”教学模式,创新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5E”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实践结果显示,该模式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熟练掌握解剖定位技能,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面向岗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关键词:5E模式;解剖学;课程教学;护理专业
文献标识码: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oubleline+5E" Model in
Anatom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Guo Yan Lv Xiangru Lu Xingmei Li Zhicheng*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Gan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GansuLanzhou 730207
Abstract:Based on the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concept of job skills training,this paper reform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mode of "anatomy" i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Docking job needs,re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specializing in the learning module between anatomy knowledge and basic nursing,accurately analyzing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establishing learning goals,adopting the "dualline+5E" teaching mode for teaching implementation,integr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and "5E" teaching mode to organize teaching.The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master anatomy positioning,improve professional literacy,and cultivate the quality,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for their posts;At the same time,it helps students to obtain the Nurse Practitioner Certificate.
Keywords:5E mode;Anatomy;Course Teaching;Nursing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以下简称“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与组织结构,该课程是实施护理技术的必备知识基础,也属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核内容。本研究依托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力量,聚焦岗位能力培养,借助校内建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探索“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期奠定学生学习护理技术的解剖学基础,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护理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教学整体设计
1.1 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和《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对接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所需的解剖学知识,按照“学基本知识,练基本技能,用基本技术”的主体思路,将整个课程原来分别列出的“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人体胚胎概要”三部分内容,依次重构为“解剖学基础知识、解剖学基本技能、解剖学护理应用”三个模块。模块一“解剖学基础知识”为理论基础,包含解剖学学科术语、基本组织、器官大体与微细结构、胚胎概要;模块二“解剖学基本技能”为辨识练习,包括镜下辨识基本组织、肉眼辨识各系统器官大体形态与镜下组织结构、辨识胚胎发育各阶段标本特点;模块三“解剖学护理应用”为技术应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一级内容即为基础护理和技能[1],护理操作的前提是准确辨识解剖定位,故选取解剖知识在基础护理技术中的应用,特设课程学习内容的模块三,通过解剖学知识与基础护理技术专项对接的模块化学习,使学生及早接触护理情境,树立基础知识服务护理操作的意识,满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1.2 分析学生学情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校2022级高职护理专业105班学生,授课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能接受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具备使用手机端操作学习平台、上网查看搜索资料的能力,具有完成本教学设计活动的信息化素养。学生偏好形式生动活泼、参与式的学习,乐于接受探究式任务。
1.3 确定教学目标
围绕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标准、后续课程需求、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要求以及护理岗位工作的要求,确定“素质—知识—能力”三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涉及的人体解剖学层次和结构特点,以及诸结构的毗邻关系。结合学情分析,确定教学难点为:正确选择护理操作部位与途径,解剖学知识联系护理技术,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需要防范、保护的层次和结构。
1.4 落实德技并修
授课过程中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进行浸润融合[2]。价值引领:设置专题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和领悟。行动贯彻:“以健康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能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也可为医疗服务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传承实践:结合护理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的事迹,引导学生以爱心、耐心、细心投入护理事业中,深化护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展社会服务、健康教育宣讲等活动,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坚定职业理想。
2 教学实施过程
2.1 整体实施方法
2.1.1 采用“双线+5E”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3],在教学中以护理岗位任务为载体,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指导性发现学习[4],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形成“双线+5E”教学模式,驱动教学实施。每个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和五个步骤,即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5]。因五个步骤的英文engagement、exploration、explanation、elaboration、evaluation的首写字母均为“E”,故称为“5E”。
2.1.2 接轨执业资格考试
课程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考核内容接轨;改革终结性考核试卷题型,参照执业资格考试设置不同题型、比例以及提高实践考核比重,实现课程与证书考核接轨。
2.1.3 信息化资源支撑保障
为保障教学顺利实施,团队教师自主建成智慧树平台在线课程,获评职业教育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课程内制作立体化学习资源,配有学材、重点知识展示视频、导学任务、知识图谱、练习题等素材,应用智慧树在线教学平台,保障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效果。校内建有虚拟现实创新实验平台,立体可视化虚拟解剖,虚拟空间中模拟人体器官解剖操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运用数字人解剖系统、数码互动显微镜室、数字切片等解剖专项实验资源,打造解剖课教学理实一体化环境,丰富解剖学的教学手段。
2.1.4 师生共评,过程监测
学生成绩由过程性考核、任务操作考核、终结性理论考核三部分构成。过程性考核依托智慧树平台采集分析课前评测、任务点完成、出勤、检测、课后作业等各项数据,从知识、技能、自主学习多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依托虚拟现实平台、数字解剖软件动态监测记录学生在教学任务中的活动参与度和活动效果。教师评价结合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学习反思。学生通过数据及时看到学习进度、个人成绩积分动态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期望。各任务学习后课堂内进行解剖操作考核,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终结性闭卷理论考核。
2.2 单次课的具体实施流程
以教学任务“解剖学在口服和注射给药中的应用”为例,在教学实施中,利用智慧树在线教学平台,线上线下灵活使用“5E”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2.2.1 课前
在线课程推送视频,学生线上学习,完成前测、小组合作检索任务,激发学习动机,掌握学生学情[6]。
2.2.2 课中
采用“5E”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促进学生更好地探究。
吸引:以“护士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给药”的视频,创设真实护理工作情境,布置口服药物体内循环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部位等探索任务。教学内容以护理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探究兴趣,产生探究意愿。
探究:小组协作活动,利用虚拟现实、数字解剖等信息化设备,完成口服药物体内循环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部位的虚拟解剖探究,突出教学重点;分组学习,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操作,及时指导。
解释: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理解阐述口服药物体内循环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部位。教师提供反馈,纠错,对操作中需要防范误伤的解剖结构进行警示,如臀大肌注射防止误伤坐骨神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结构毗邻,明确准确定位的意义,强调精准定位,培养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迁移: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模型或实体触摸,使用刚刚学习的专业术语与护理技术建立联系,同时将所学知识迁移,解释护理问题或新的护理情境,如“儿童常用注射部位及注意事项”,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护理实践。
评价:总结“解剖学在口服和注射给药中的知识要点”,搭建知识框架;在线平台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或模拟演练,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评估。
2.2.3 课后
完成知识图谱,明确认知路线,完善知识体系。教师在线直播答疑,学生完成宣教方案的设计等拓展任务。
3 教学效果
3.1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运用护理任务探究、信息化学习支持和课后拓展项目等手段,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班52名学生分组协作,积极完成预学、解剖任务探究及课后拓展,智慧树平台、解剖软件采集数据显示学生的任务完成率为100%。在线课程访问率高,课后拓展参与度高。
3.2 提高任务达标率
通过理论学习、虚拟解剖练习和实体观察或自身触摸,学生能正确完成基础护理技术中的解剖学定位。考核结果显示各个任务中解剖部位考核的达标率均大于90%,学生解剖定位准确率明显提高,有助于学生后续课程掌握护理技术。
3.3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通过创设护理工作情境,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和爱患意识,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制作科普视频、设计宣教方案等系列拓展活动,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得到提升。学生有意愿加入学校科普宣教队、护理技能大赛备选队等团队。
4 结论
本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打破课程原有“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分界,将同一器官的大体结构和微细结构整合学习。在“解剖学基本知识”和“解剖学基本技能”模块后,专门设置“解剖学护理应用”模块,该模块教学内容并非解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单重复,而是突出解剖学要点在护理技术操作区域的应用,旨在应用解剖学知识为护理技术操作提供必需的基础支撑,为护理技术操作正确、安全提供理论依据,课程教学过程密切联系学生未来工作的岗位能力需求和护理专业学生行业准入的执业资格考试。根据岗位对护理能力的需要,解剖学教学内容与基础护理技术专项对接;对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将护士执业资格考纲内容训练融入教学内容。“岗课证”合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凸显护理专业特色,增加学生考证的通过率,也有助于学生就业。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数字化解剖软件结合大体标本、镜下观察、活体观察,实现“理虚实”合一,学生亲身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今后该课程教学还需优化在线平台考评体系,着重增加学生学习偏好、学习行为的数据采集。基于数据追踪,针对学生的学情变化和学业进展情况,精准推送课前学习资源,匹配课后拓展项目,实现分层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和护理岗位需求发展态势,课程教师与医院护理工作者深化合作协同,增加并更新解剖学护理应用案例、护理任务,使之更具前沿性、时效性,为学生持续提供更充分的学习支持。
参考文献:
[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崔星慧,刘金兰,孙利丽,等.融入“课程思政”的案例式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6):3335.
[3]王冰飞,赵岩岩,陈春宁,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验教学对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及学习倦怠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02):286289.
[4]吴小云,梁芳恋.网络环境下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8):179182.
[5]吴成军,张敏.美国生物学“5E”教学模式的内涵、实例及其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6):108112.
[6]孔丽丽,蒋海青.以学生为主体的5E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3(47):157160.
基金项目: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线上线下‘理—虚—实立体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A251)
作者简介:郭燕(1982— ),女,汉族,甘肃靖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教育。
*通讯作者:李志成(1971— ),男,汉族,甘肃榆中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