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2024-07-05 20:40时实本
关键词:价值观德育班主任

时实本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文化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对德育的积极作用、当前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传统文化与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融合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传统文化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53

中华民族卓越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承、思想观念和情感认同的集中展示,凝聚了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思想品质和价值取向,富含丰富的思想意义。当代职业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核心已经从重视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两者都注重道德教育,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学校的德育有机地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传统文化对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意义

1.价值观的塑造

传统文化对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孝道、诚信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刻道德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价值观,如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尊老爱幼的孝道伦理等。这种引导与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是深入的、有针对性的。通过接触传统文化,学生将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智慧和思想精髓,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2.行为规范的引导

传统文化对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意义还体现在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上。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礼仪、行为规范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些规范和原则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班主任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并遵守传统文化的行为准则,如尊敬长辈、待人有礼、守时守信等。班主任可以开展礼仪教育、文明行为培训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导,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

二、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缺乏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很多职业学校班主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仅限于表面的形式和仪式,缺乏对其深层次内涵的把握。这导致了他们在德育工作中无法有效地运用传统文化,无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定位,班主任面临着与学生的沟通难题。因为学生在职业技能培养中更注重实用性,他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相对较低。班主任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着学生态度冷淡、参与度低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他们具备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教育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积极参与。职业学校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班主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技术教学上,德育工作的时间和资源往往受到限制。这导致很多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投入不足,无法充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和项目,限制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2.德育指导不准确或不全面

职业学校班主任在德育指导中存在指导方法不准确,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个别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此,他们在制定德育计划和活动时,常常忽略了职业学校学生对于实践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需求。这导致了德育指导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并不匹配,无法真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指导缺乏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考虑。职业学校的学生通常是为了学习特定职业技能而选择就读该校,因此他们的发展方向和需求与传统学校的学生不同。但是,由于班主任在德育指导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使得德育活动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脱节,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德育指导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存在欠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德育指导中,往往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传授和挖掘,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不高,影响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德育指导缺乏与家长、社会资源的合作和整合也是一个问题。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配合,但是职业学校班主任在德育指导中往往忽视了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未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3.学生应试化倾向严重

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导致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好成绩,而忽略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出现了一定的应试化倾向。当前社会存在“成功即一切”的价值观,高考成绩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由于高考的特殊性质,从小学一直到中学阶段,学生就被灌输了“以分数论英雄”的理念,导致学生注重考试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知识的快速获取变成了学生追求的目标,而思维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却被忽略了。父母焦虑的情绪、过度的期望值等错位的家庭教育会让学生过多地考虑如何应对考试,而忽略了自我发展。家庭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使其懂得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并培养学生在人文、思维等方面的素养。

三、传统文化与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融合策略

1.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它能够培养人们的情操和修养,塑造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然而,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受到冲击和边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也有所偏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多元化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课堂教育、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讲座等,使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建立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而且,传统文化的渗透还体现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礼仪规范,班主任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内化,使其成为他们行为准则的一部分。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音乐欣赏等,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与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特点需要相互融合。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现代职业素养需要相协调,并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班主任在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2.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

班主任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和典故,能够深刻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类故事可以激励学生思考和内化这些正面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体现。班主任邀请专家或才艺人士进行传统文化演讲,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生动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深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在参与演讲环节中培养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自我实现。

参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传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如博物馆、古建筑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艺术魅力。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提供传统文化体验机会

传统文化体验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深刻地塑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连接。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常常受到冲击和忽视。年轻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现代化流行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逐渐淡化。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道德观念。体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关注。通过参观博物馆、古迹等传统文化场所,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古代文化瑰宝和智慧,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特点的理解。这种直观的体验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情感上建立起与传统文化的连接,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珍视态度。这种情感连接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也是年轻一代理解并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

此外,传统文化体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内在审美追求和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有着明显区别。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文关怀、情感陶冶和美的追求。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内涵,更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能力的人才。因此,体验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通过深度参与传统文化体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从而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为未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道德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下降,德育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家校合作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应该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德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因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同时,班主任可以向家长介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其德育素养的提升。加强传统文化的家校合作还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育人合力。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精神财富。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紧密协作,可以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将会增强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5.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既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班主任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传统节日庆祝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猜元宵灯谜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古文诵读活动,选取经典的古文诵读作品,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融入方式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班主任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念。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道德指引。

班主任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自觉。例如,通过讲解孔子的仁德之道,引导学生明白仁爱之心的重要性,倡导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讲解老子的哲学,引导学生领悟自然无为的智慧,培养他们淡泊名利、守正道的职业道德观念。传统文化也可以用于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和艺术修养。班主任可以将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应用于班级美育活动中,如中国书法、国画欣赏等。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艺术作品,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人文精神。

总之,传统文化与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融合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提供传统文化体验机会、加强传统文化的家校合作以及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与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燕琳《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校德育的融合与创新——以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为例》,《新作文:教研》2022年第12期。

[2] 陈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探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年第5期。

[3] 李志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路径》,《船舶职业教育》2021年第4期。

[4] 刘春月、孙铁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德育融合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14期。

[5] 李志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路径》,《船舶职业教育》202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价值观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