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析

2024-07-05 20:40张芳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学传统

摘?要:中国文化拥有独特且丰富的特点,包括深厚的历史底蕴、复杂的语言文字系统、独特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哲学思想(如儒、道、佛),以及众多的节日和传统习俗。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一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还能够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2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在这样的情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考虑到英语教学的国际化性质,在其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有助于学生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他们将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合作奠定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需求。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英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当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自豪感时,他们就更有可能在国际交流中自信地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传授语言技能,还可提供文化视角,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世界,而这种文化和语言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建立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不仅了解本土文化,还能通过比较学习欣赏其他文化的独特性,该种跨文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尊重并理解多样性文化。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诗歌、故事、历史事件、节日习俗等,英语教学可以跳出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框架,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不仅增加学习的深度,也使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学生能在学习中看到本民族文化时,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文化主题讨论等,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实际运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还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如何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学生不仅学习语言本身,还学习如何在与人交流时传达自己的文化背景,同时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这对于国际交流至关重要。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或模拟的跨文化交流场景中使用英语,例如讨论中国节日、习俗或历史时,这种实践机会能够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水平。学生在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不仅能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能更好地向外界介绍和推广中国文化,双向的文化交流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例如,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时,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本内容,还需要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含义,促使学生发展比较、分析和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技能,对于他们的整体智力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学生会以创新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文化观点。如,在进行文化项目或演讲时,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视角相结合,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激发了其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视角,从而提高他们的全球意识和文化敏感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1.教师未能意识到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一些教师仍然持有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文化内容的融入,这种教学观念的局限性会导致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忽略文化元素的重要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培训,不了解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内容融入语言教学中,这种情况下,教师感到无从下手,或者不自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处理文化教学内容。在一些学校,由于缺乏支持文化融入的教学资源,如相关教材、辅助教具或技术支持,教师难以实现有效的文化渗透。现行的教学评估体系过于注重语言技能考核,没有充分考虑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评价。

2.教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的力度不足

一些教师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以有效地整合和应用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在师范教育或在职培训中未能获得足够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指导,即便教师能够获取到相关资源,如何有效地将这些资源融入日常教学,如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参与方式等,仍是一大挑战。并且当前的课程和考核体系过于注重传统的语言教学内容,对文化融合的教学没有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会限制教师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创新和整合文化资源的动力和空间。

3.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待提升

当代学生处于高度依赖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环境中,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方式的接受度。如学生觉得传统文化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点脱节,既遥远又陌生,这种感觉大多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或单调,也无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仅仅依赖讲授或书面材料,而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此外,如果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联系,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学生因为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会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4.现有教学评价体系未体现传统文化价值

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偏重于对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的评估,而忽视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评价,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受到高考和其他标准化考试标准的影响,因为这些考试通常重视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测试,而很少涉及文化内容。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政策和指导方针在制定时没有考虑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未能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支持。缺乏具体的政策指导,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文化教育方面会感到方向不明确。此外,教师需要更多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但现有的教师培训体系中这一领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投入。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融合传统文化

当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多元和全面的教学方法。通过融合传统文化,教师不仅能传授语言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当然,教师在选择文化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其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避免过于抽象或难以理解。在教学中还应尊重并强调文化多样性,避免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教师自身积极探索将中国传统诗歌、故事、历史、节日等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和具有文化内涵。可以采用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互动和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例如,结合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资源,使传统文化的教学更加生动和现代化。

2.拓展教材文化资源,延展学生学习视野

教育需要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环境。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这些资源如果能有效利用,将极大丰富英语教学内容。通过在教材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还能增进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如果学生理解本国的文化,并能用英语将之介绍给他人,就有助于发展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拓展教材文化资源时,教师需要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确保教材内容既有文化深度,又具现实相关性,避免单一视角的陈述,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包容性。

以《ART》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在讲解完教材中戏剧、画作、音乐等传统文化的内容之后,可以继续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如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教师首先需要收集关于中国汉字发展的资料,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等不同字体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然后制作或挑选包含丰富视觉元素的教学材料,如汉字的发展时间线、不同时期汉字的演变示例、文献的图片等。并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有趣的事实来引入话题,比如讲述甲骨文的发现或者展示书法作品。然后让学生分组探索汉字的不同书写风格,自己尝试书写或研究某个时期的字体特点。学生也可以讨论汉字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如何通过文字体现古代礼仪、哲学思想等。这种教学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并将其与现代语境相联系。

3.理论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仅仅学习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理解不深。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效果。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和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实践活动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紧密相关,确保活动的实施可行性和吸引力。在强调实践的同时,教师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两者应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学习体验。或者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文化项目,如结合历史、艺术、语言学等领域,进行主题研究或创作。

学习完《DIGITISING ANCIENT ART》这篇短文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他们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数字图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学生小组选择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如春节、中秋节、中国书法、京剧脸谱等)进行深入研究,每个小组制定项目计划,说明他们如何通过数字图像展示所选文化主题。学生课余时间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如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相关艺术作品等,然后利用数字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Canva等)创建包含文化元素的图像。课堂上,教师让各小组展示他们的数字图像作品,并对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行讲解。在展示结束后,安排其他学生和教师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价,讨论每个作品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创新点和效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学习如何利用现代数字媒介进行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和传播。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偏重于语言技能的考核,忽略了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评估。新课改理念下,学生需要具备深入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而教学评价体系也要能够反映和促进这一方面的学习。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包括语言技能、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评价体系的改进,可以激励学生重视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学评价体系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教师在评价体系中还要明确设置文化理解的评价指标,如文化知识的掌握、文化现象的分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文化项目、参与讨论等,以评估学生的文化素养。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文化素养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也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在文化教学和评价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将文化元素融入语言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高中英语教师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中的其他方面结合,如语言技能训练、文学分析等。同时也可以探索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地区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样才能形成一套更为成熟和高效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柏琴《以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高中英语听力训练活动设计》,《英语画刊(高中版)》2023年第22期。

[2] 金亚群《新课标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英语》2023年第24期。

[3] 朱丹《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高中英语课外活动拓展策略》,《英语画刊(高中版)》2023年第1期。

[4] 周童《探究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年第11期。

[5] 汶红娟《例谈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以“Alex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为例》,《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年第Z2期。

(张芳,1989年生,女,汉族,甘肃庆阳华池县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跨文化英语教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