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给养理论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24-07-05 15:40李莉
时代汽车 202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李莉

摘 要: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专业英语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尝试将生态给养理论引入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生态给养 汽车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和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专业英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专业英语阅读、翻译以及基本的交流能力。然而,现阶段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尝试将生态给养理论引入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以提升教学质量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并将其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汽车专业英语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等方面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和获取国际前沿知识的能力。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从学生反馈来看,当前汽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不高,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目前,汽车专业英语的教材种类有限,且内容相对陈旧,与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缺乏听、说、写方面的内容。此外,汽车专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许多高校的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没有机会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的汽车专业英语知识,导致其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的实际应用技巧。

1.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这种方式缺乏互动和实践性,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际情境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英语技能。此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1.3 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的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形成性评价缺失和评价标准不明确,也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而导致学生也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目标。

1.4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汽车专业英语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汽车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教学能力。然而,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很多教师可能只具备汽车专业知识或英语语言教学能力,但缺乏两者兼备的能力。此外,一些教师可能没有在汽车行业工作或实践的经验,对汽车行业的实际需求和趋势了解不足。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2 生态给养理论与二语习得

2.1 生态给养理论概述

“给养”(affordances)这一概念最早由James Gibson于1966年在心理学领域提出。Gibson将其定义为“环境为动物提供或配置的积极或消极的资源”。[1]“给养”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因个体的特质、能力和感知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果。Gibson的生态给养理论认为环境与行为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行为者可以创造性地感知世界。美国语言教育家Leo van Lier在1997年将生态给养理论引入二语习得(SLA)领域。[2]van Lier认为语言的意义并不来源于单词或句子,而是源于语言学习者同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互动。[3]他由此提出,意义是在行为(action)、感知(perception)和解释(interpretation)三者之间的循环互动中产生的。[3]语言使用者感知环境提供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学习机会,对其进行解读,进而采取相应的语言学习行动,将其转化成给养。[4]因此,语言学习环境应该提供适合学习者的给养,即适合学习者的资源和互动的机会,以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习者也应该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给养感知能力,以便更好地利用学习环境中的资源。

2.2 基于生态给养理论的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领域的生态给养理论认为,给养就是语言学习者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中获取所需的资源。给养意在描述语言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教师以及学习环境三者的互动关系,对语言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教师的角色并非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设计、组织各种活动,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语言输入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使用目标语言。

在外语学习中,给养主要来自于外语学习环境,包括课堂环境、语言交流实践、文化体验等多个方面。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感知、选择和利用这些给养,从而促进语言学习。因此,基于生态给养理论的二语习得具有如下特点:(1)互动性。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给养获取的关键。学习者需要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和交流,与教师、同学或母语人士进行互动,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2)适应性。学习者能够适应不同的外语学习环境,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给养。这种适应性有助于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3)多样性。外语学习环境中的给养具有多样性,包括语言知识、文化信息、情感体验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给养。(4)动态性。外语学习中的给养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和学习者需求的改变,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选择新的给养。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提供多样化的给养。同时,教师和学习者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教学资源和学习策略,让学习者建立与语言学习环境的联系,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3 基于生态给养理论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生态给养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生态给养理论角度来应对当前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困境,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 强化生态给养意识

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和利用给养。给养包括消极给养,也包括积极给养。学习者在面对积极或消极的给养时,会因个体在给养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应丰富给养资源,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引导学习者学会发现积极给养、与积极给养互动、积极转化给养,以保障积极给养的持续推进。[5]其次,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语言学习的主体,便会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吸收被提供的各种语言给养,如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观看相关的视频和电影、参加相关的讨论和交流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应用软件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语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吸收和运用语言的时候,便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学习上。最后,提倡合作学习。尽管知识更为丰富和技能更为娴熟的教师能够促进学习,但是同等水平的学习者相互合作也可以诱发学习行为。van Lier也表明“只要环境中有足够的目标语言使用实例(线索),学习者之间就能找到这些线索,并在互动中根据这些线索采取适当的行动”。[3]合作完成真实任务或模拟真实场景的练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与同学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拓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视野。

3.2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van Lier认为语言给养并不是语言输入,而是寻找学习者在环境中感知、解读到的对语言学习有意义的内容。[6]因此语言学习者需要先感知到环境提供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学习机会,然后对其进行解读,才能采取相应的语言学习行动。因此,要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更新。选择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具有听、说、写方面的相应练习的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校也可以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或讲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升教学效果。除了选用科学合理的教材之外,教师还应将汽车专业英文文献、行业报告、技术论文等纳入课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从而让学生感知到这些内容对汽车专业英语学习的意义,最终激发学习兴趣。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他们的学习需求、兴趣、语言能力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喜欢实践操作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实验或实地考察活动;对于善于视觉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游戏教学等方法,模拟汽车工作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交流。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应用软件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引入行业专家。与企业合作,了解行业动态和实际需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3.3 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确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汽车专业知识,因此评价体系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汽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其次,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结果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达成度。在汽车专业英语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过程评价,同时结合期末考试等结果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建立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完善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问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互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3.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首先,持续学习与更新专业知识。汽车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汽车专业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项目等活动,了解汽车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培养实践操作与指导能力。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强调实践操作与语言能力的结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汽车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最后,建立合作与互助机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合作与互助机制,与其他教师或行业专家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与互助,教师可以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彼此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4 结论

面对当前国内汽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生态给养理论运用到汽车专业英语课程之中,探讨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首先,本文强调了生态给养理论在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生态给养理论关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互动学习过程。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生态给养理论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强化生态给养意识、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完善评价体系以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Gibson J J.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M]. Hillsdale? NJ: Erlbaum, 1979: 127.

[2]van Lier L. Observation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TESOL Quarterly, 1997, 31(4):783-787.

[3]van Lier L. The Ecology and Semiotics of Language Leaning—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M].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91-92,101.

[4]秦丽莉,戴炜栋. 生态视阈下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给养状况调查[J]. 现代外语,2015,38(2): 229.

[5]秦丽莉,何艳华,欧阳西贝. 生态给养视阈下英语知识内化机制构建——基于课堂展示活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2(4):  100.

[6]van Lier L. From Input to Affordance: Social Interactive Learning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M] // Lantolf J P.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5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