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丽 张妃
摘 要:教师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民办高等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旨在优化民办高校员工培训模式,提高民办高校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人工智能与员工培训的有机结合,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民办高校的员工培训存在培训内容与教职工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从科学规划,提高培训内容与教职工的匹配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培训形式三个角度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人工智能 员工培训 民办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222-04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力资源的结合,极大地改进了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提升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员工的成长。民办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扩展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类型、推动教育变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近年来,民办高校实现了快速发展,2024年,在教育部举行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民办高校789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74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因此,需要我国民办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入到高校员工的培训中,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民办高校员工培训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文献回顾
民办高校作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曹晗(2023)指出当前民办大学的教师培训中,还存在着对培训本身不够重视、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效果评估不够充分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从制定培训制度、挑选培训团队、对培训内容进行分层分类、对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2];王卫华等(2024)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加强政策指导,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管理,培育一批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良好师德师风,具备强大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建立一支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民办高校一流师资队伍,推动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与发展[3];杨阳(2020)提出民办高校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学校可以从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把重点放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上,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其在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能为学校今后的发展积累人才储备[4];在企业人才开发与培养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企业培训的模式,韦平妮等(2023)提出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借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提高与公办学校的竞争力;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行政管理效能,方便人力资源管理[5];黄波等(2020)将大数据智能化运用于员工培训,运用大数据智能相关技术,分析员工培训需求,制定与实施培训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其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并进一步保证了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实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人—岗”的最佳匹配,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6];安宇涵(2024)提出在员工的培训过程中,把人工智能技术与员工的培养相结合,可以让公司更快地跟上科技的变革,让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同时,公司的管理层还能在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公司发展上投入更多的精力[7];胡婉玲(2024)通过合理的规划,将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最大化,从而为企业和员工提供长远的利益和价值[8];大部分学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人工智能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培训中,而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民办高校员工培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优化民办高校员工培训模式,为学校和员工提供更加高效可持续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促进学校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国内人工智能培训发展现状
(一)国内人工智能培训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企业不在局限于线下以讲座或者开班的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而是转向线上的培训方式,既能节约员工培训成本,又能让员工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9]。2022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出来的《2023中国企业培训行业发展前景调研分析》显示,2022年企业的人均培训费大幅度减少,在调研数据中显示,2022年企业人均培训费用为1082元,较2021年有所减少,虽然费用减少了,但是员工人均学习时长为38.7小时,相较于2021年,由企业组织员工正式学习时间延长了。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下培训效果不如人意,有45.8%的企业减少了30%以上的线下培训量,仅仅只有12.4%的企业加大了员工的培训力度。
企业的培训交付方式直播教学和在线自学为主,分别为31%和27%,线下面授的比例仅为42%,这表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重要渠道,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培训方式。
(二)人工智能在线学习平台发展快速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线学习平台发展迅速,如考研、考公等一系列培训课程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不需要通过线下面对面授课形式完成教学,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5901.9亿元,较2021年增长15%。其中,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780亿元,较2021年增长8.6%;高等教育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120亿元,较2021年增长10.9%;职业教育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较2021年增长20%;素质教育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802亿元,较2021年增长25.6%。线上培训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线上培训不需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学员会有更多的自由,弥补了传统面对面授课的学员不想听和不想上课的缺陷,能够有效提升学院的学习效率,这为民办高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员工培训;其次,线上培训具有专业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特点,线上培训能够有效记录学员学习的时长、智能分析学员存在的不足等,能够帮助学员有效提高学习效率[10]。
三、国内民办高校员工培训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员工培训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1],然而目前民办高校员工培训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问题和挑战。
(一)培训内容与教职工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
许多民办高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职业发展目标以及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这导致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教职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传统的培训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挑战,导致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近年来,在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民办高等院校教师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根据2024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民办高校789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74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这就要求民办院校的教职工更加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员工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很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在线教育资源,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而且难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且,由于民办高校教师人数过多,线下员工培训的模式无法满足大部分教师的需求,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员工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并且,由于民办高校教职工基数大,不能及时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因此,导致有些部门出现“传、帮、带”的师徒培养方式,缺乏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员工出现自身不能在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看不到自身的发展前景,从而产生离职的想法,这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
许多民办高校在员工培训后缺乏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体系,无法准确衡量培训效果和教师的学习成果。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参与度,而且不利于学校对培训计划和内容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民办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其员工培训提供足够的资源,但是大部分学校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评估机制,在培训后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和定期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以至于学校难以及时准确把握培训的效果,无法精准了解员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不能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进而无法为培训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员工培训在内容、方式、评估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民办高校员工培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目标。
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民办高校员工培训优化对策
(一)科学规划,提高培训内容与教职工的匹配度
在实施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民办高校员工培训时,必须坚持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目标的实现。首先,在技术选型方面,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和资源状况,选择最适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和平台。这些技术应能够支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在线互动学习以及虚拟现实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利用智能算法分析员工的学习数据和偏好,可以为教职工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其次,资源整合是另一个关键步骤。需要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包括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技术设备等,以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员工培训中的有效应用。同时,还应积极寻求与业界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从而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员工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对员工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和教育,以提升教职工的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这将有助于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工作绩效。
(二)创新培训方式,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培训形式
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引进AI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员工培训的方式,学校为教师进行培训是帮助教师从理论知识向教学能力转变的重要过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需要在职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练和铸就,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其多层次综合性的培训形式,搭建起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基础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实践员工培训方式。一是丰富员工的学习资源,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民办搞笑的培训系统中,通过智能化管理的形式,将大量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保存到系统中,建立起一套员工培训数据库,并且及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学习资源,能够同时满足全校的教师调取学习资源,并给教师定期推动培训视频,辅助在线解答,进一步完善员工的学习资源;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在教师入职前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偏好、学习习惯等,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教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及时解决员工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教师的工作习惯与遭遇的瓶颈,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避免线下组织全员培训带来的大而不全、多而不精的弊端,如SAP中的人力资本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深入理解员工的需求、工作方式以及激励因素,以此优化员工体验和提升工作效率。
(三)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
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民办高校员工培训模式的实施与评估过程中,一个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该体系旨在从多维度对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衡量,从而确保培训模式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具体而言,评估指标体系应涵盖培训效果、员工满意度以及成本效益等核心要素。其中,培训效果可以从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幅度、工作效率变化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员工满意度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反映员工对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的满意度;成本效益则需要考虑培训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与实际产出的比值,以确保培训的经济合理性。通过这样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民办高校员工培训模式的优劣,进而为未来的培训模式优化提供有力依据。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民办高校员工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为民办高校员工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而促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伟.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J].湖南教育,2023(07):16.
[2] 曹晗.民办高校教师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3(34):129-132.
[3] 王卫华,谢承炎,赵志强,等.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20(06):129-132.
[4] 杨阳.民办高校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 (14):154-155.
[5] 韦平妮,姜连梅.(下转第228页)(上接第224页)广西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创新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23(29):191-194.
[6] 黄波,许雯雯,郜月.大数据智能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设想[J].现代商业,2020(24):149-151.
[7] 安宇涵.基于人工智能视角的企业培训[J].四川劳动保障,2024(01):36-37.
[8] 胡婉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24(06):114-117.
[9] 买琳燕,何嘉晖.面向未来的德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基于“塑造未来:卓越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计划”的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2(05):85-89.
[10] 李莞荷,江政宏.就业训练中心的职业技能培训效率研究——基于DEA-Malmquist评价模型的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6(01):1-7+23.
[11] 张跃.产教融合视角下民办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3,32(06):26-30.
[作者简介:宋彩丽,湖南信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通讯作者:张妃,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区域经济。](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