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4-07-04 04:38张兰
经济师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本科生药学

摘 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药学专业本科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其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复合思维和技术思维能力。然而,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仍然面临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局限、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不足、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匮乏、创新文化氛围缺乏等现实困境。文章从药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际出发,提出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强化路径,以助力药学新质人才的培育。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药学 本科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1.3;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149-03

一、引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有着紧密联系,而科技和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作用[3]。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和推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培养模式需要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是主动适应迎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助力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培养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聚焦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意义、构成等方面。本研究基于新质生产力背景提出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对策略和强化路径选择。

二、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

药学在保障人类健康、疾病预防和控制、新药研发与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学服务、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要求学生还要具有高意识学习特质、将新质技术与药学行业融合的能力、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开拓精神与“破界”能力、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及人类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行动力等[4],这就要求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一方面,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人才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在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和发展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国家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迫切需求。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局限

药学本科生学业压力较大,需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课程学习,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和创新思维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二是缺乏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创新的内驱力不足,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参加的学生考虑的因素与评奖评优挂钩;四是思维模式固化,思维不够开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模式和认知结构固化,缺乏突破传统的勇气和信心。

(二)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不足

课程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基本载体,目前在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主要以通识性创新课程为主,如: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结合专业特点的创新课程较少,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性不强,未及时与行业动态相结合,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课程设置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应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设置中创新创业课程占到一定的比例,但未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等,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陈旧不平衡,教材建设滞后,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价值观念、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专业结合的案例较少;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仍以传统的考试形式为主,忽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及整体创新能力评价。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的匮乏

创新课程授课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职的授课教师,现有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学生工作人员或行政人员构成,而这些教师的专业不一,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有差别,也有自身创业实战经历等方面的局限;缺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师资。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未得到有效开展,学科交叉在教学中体现不足,缺乏探究式教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地培养,创新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开发。专业教育实践平台缺乏,学生缺乏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创业体验。

(四)创新文化氛围缺乏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是关于创新创业的相关活动开展较少。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忽视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上课或自习,“走出去”交流的机会较少,缺乏与企业、社会等外部资源的沟通,无法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在毕业就业时,招聘单位侧重于考察学生学业成绩、获奖情况、毕业院校等信息,对创新能力的考量不多,这也会让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够。

四、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路径

创新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的客观体现,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而成。新形势下,药学新质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多方通力协作、共同发力,按照新的标准和要求,结合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际提出其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一)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价值引领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药学新质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担当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必然选择。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个人的创新价值同样需要社会价值来体现。针对部分学生将学习目标局限于个人成绩、奖项等个人利益上,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帮助学生将社会需要内化为价值取向,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将“小我”融入“大我”。另外,通过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创新者的批判思维能力。人文素养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对人文、历史、艺术、道德等多学科知识的掌握,良好的人文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创新人员的思维方式。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塑造独特创意、涵养创业精神和责任感,并培养个体的终身学习心态[5]。

(二)创新教育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培养应贯穿于药学专业本科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为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是迎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6]。

1.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一是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知识模块体系,通过理论学习类课程,传授创新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开设与专业相融合的创新课程,将创新意识培养纳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教学中,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药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通过创业实践课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实现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7]。三是开设跨学科开放性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其他领域的课程进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创新思维的提升打下知识基础。

2.丰富教学方式。在创新课程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如进行启发式教学,可采用美国杜威“五步教学法”,即设计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应用[8]。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高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着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药学专业领域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新创业经验和心得,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优化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结合创新教育师资现状,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培训交流,提高师资力量;优化创新创业导师配置,聘任行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行业导师的协同培养效应。

4.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依托专业,有效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一是根据学生年级开设相应开放性实验,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身参与药物开发、制备、分析等实验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培养创造性思维。申报科研训练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科研思维训练。在定期的科研进展汇报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能力。在科研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是依托专业实习,开展创新项目。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设立创新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四是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邀请企业在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助力药学优质人才的培养。

5.发挥各类竞赛的推动作用。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活动,以各类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其实践性思维[9]。通过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通过资料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勇于突破、敢于实践、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文化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土壤。一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创新平台和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二是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创新成果在评奖评优、研究生推免中体现,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进行目标导向。同时完善成果转化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尊重创新者的劳动成果,为创新者提供良好的待遇和荣誉,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开放合作,进行国内外创新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开放的创新体系。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从校企观念转变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入手,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的体系。加强跨学科跨专业协作,打破专业壁垒。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1).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

[3] 钞小静,王清.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12-20.

[4] 祝智庭,戴岭,赵晓伟,等.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01):52-60.DOI:10.13811/j.cnki.eer.2024.01.007.

[5] 杨华,谢仁恩.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4):87-88.

[6] 韩喜平,马丽娟.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24(04):4-11.

[7] 祝军,朱昱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基于对美国六所大学创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9(06):75-77.

[8]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74.

[9] 周敏.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02):43-45.

[课题: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安徽师范大学)2022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2022AH051410);2.蚌埠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品牌示范推广项目(编号:2023byzd174sk);3.蚌埠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专项项目(BYKY2019224skZX)]

[作者信息:张兰,女,助教,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本科生药学
以科创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
支持科技创新成财政提质增效新出口 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投资新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