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产品服务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包括流程执行效率待提升、会计信息可靠性不强、服务产品趋于同质化和数据与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各类问题的具体表现或原因,并结合新技术革命探索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财务共享中心是将企业内部重复性的交易处理活动集中起来,通过规模效益实现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的财务运营模式。财务共享中心整合集团财务事务处理,建立垂直管理的运营架构,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交易处理、内控管理、数据分析等一揽子财务服务。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可以加快处理速度,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在数字化浪潮下,财务共享中心已成为大型集团企业重组财务治理的主导模式。以“专业化、高效性、规模化”为目标,财务共享中心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采购结算、费用报销、统计报表,乃至风险分析和资金管理。可以预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领和带动下,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将进一步演变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财务工厂。然而,财务共享中心快速发展与推广的同时,将面临一个重要命题,即如何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
事实上,当前我国会计实践表明,一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在流程设计、数据可靠性、服务产品创新、信息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致使服务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制约了财务共享中心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防范财务风险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革命也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深入总结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实践中典型问题的表现或原因,并结合新技术革命背景探索财务共享中心服务质量提升对策,对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服务保障与战略决策支持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服务质量主要问题分析
(一)流程执行效率待提升
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在提高财务运营效率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企业相比,我国多数企业共享中心流程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业务流程设计待优化。由于企业内部业务复杂多样,财务共享中心需要面对来自不同部门和业务单元的多样化财务处理需求,通常需要跨部门协作模式,导致财务处理流程框架设计复杂,增加了业务处理的节点与环节,延长了账务处理周期。有些企业对不同类型业务设定差异化的审批权限,其后果是审批层级过多。例如,在报销流程中,繁杂的审核步骤和复杂的报销单据导致整个流程缓慢,降低了业务流程执行效率。
2.系统集成不畅造成数据交互障碍。财务共享中心通常需要整合不同系统和平台的财务数据,但一些企业的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不兼容或数据格式不一致,造成数据交互困难,数据处理和报表生成时存在障碍。
3.缺乏数字科技支持和自动化手段。事实上,我国有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部分流程仍依赖人工操作,未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和自动化工具。例如,在审批流程中,一些企业仍采用传统纸质审批方式,导致流程执行效率打折扣;数据录入、核对和报表生成等过程依赖人工,延长了财务处理周期。
(二)会计信息可靠性不强
从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情况来看,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人为错误或多源数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由于数据依赖人工系统处理,人为疏忽、误操作或系统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例如,错误数字输入、错位的小数点或计算公式的错误都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此外,财务共享中心还需要整合多个业务单元或部门的数据,而数据来源不一致或重复录入,也会降低财务数据准确性。
2.系统技术故障引发数据可靠性问题。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升级、软件更新或集成新财务工具时,存在技术不兼容、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导致数据处理产生错误。与此同时,财务系统响应速度和性能也影响数据实时性和可靠性。比如,系统响应缓慢或运行不稳定,财务报告时效性和高管决策所依赖的财务信息可靠性将受到影响。
3.数据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挑战。有些企业数据在流转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受到干扰或损坏,例如网络传输中的丢包、存储介质的损坏等,引发数据不一致和错误。还有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数据潜在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缺乏员工非法访问数据限制、外部网络攻击者威胁防范等。
(三)服务产品趋于同质化
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产品同质化主要表现在定位模糊、功能雷同、交付模式缺乏创新和定价策略相似等问题。
1.服务产品定位模糊。一些企业出于追求市场份额目的,服务产品定位泛化和模糊,主要表现于服务范围和目标客户不清晰、未明确产品核心价值、无明确市场定位等,导致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功能定位相似,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2.服务产品功能和特性相近。为迅速推出产品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一些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采取迅速跟随市场潮流的策略,导致服务产品的功能和特性雷同,客户在选择服务提供商时难以找到真正适合其需求的差异化产品。
3.服务产品交付模式缺乏创新。现阶段部分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在服务产品的交付方面,包括服务产品的交付流程、渠道和技术平台等,仍沿用传统模式。然而在数字化时代,客户对于服务交付方式有更高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引入新技术和平台,提升服务交付效率和体验。
(四)数据与信息安全风险
数据与信息安全是高质量财务服务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与信息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风险。一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缺乏有效数据加密机制或未使用专用网络通信渠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易被攻击者获取。例如,我国有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发现,共享中心数据在传输时未经加密处理,以明文形式通过内部网络传送,外部攻击者可能截获这些财务信息。另外,部分公司未对传输通道进行严格访问控制,一些非财务人员也有访问权限,数据与信息可能存在泄露、损坏或篡改的风险。最后,一些共享中心未建立安全存储设施,增加了数据被非法访问或损坏的风险。例如,有些公司内部审计发现服务器存储设施未设置严格进出管理,导致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进入服务器。
2.内部威胁和员工管理问题。由于缺乏有效财务共享中心数据监督机制,员工访问权限未予以严格限制,导致敏感数据泄露。比如,某互联网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发现,有员工滥用其财务共享中心访问权限,存在异常操作记录,包括对高管薪酬信息的多次查看和下载,造成数据泄露。
二、提升财务共享中心服务质量的对策
(一)优化系统流程设计,增强系统集成能力
1.业务流程全面审查和优化。建议共享中心建立跨部门的流程设计团队,由流程专家、业务分析师和相关部门代表组成。通过与各业务单元深入沟通,详细了解业务需求,识别流程中的瓶颈和冗余步骤。具体而言,建议采用先进流程管理工具和方法,如业务流程再造(BPR)或六西格玛(6sigma)等,确保优化后的流程既简化了操作,又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定期进行流程性能评估,根据实际业务情况,灵活调整和优化流程设计,确保业务流程的高效执行。
2.加强系统集成设计。企业应评估共享中心的信息系统架构,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顺畅交互;在设计新系统或更新系统时,采用标准数据格式和接口,确保系统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引入中间件技术,提供数据转换和集成服务,使系统之间的信息能够无缝交互;建立专业系统集成团队,负责监控系统集成效果,及时解决潜在数据交互障碍。
3.引入数字自动化工具,减少人工介入。一是引入财务管理系统、工作流引擎及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流程的自动化水平;二是通过自动化审批流程、电子化文档处理等手段,尽量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执行效率;三是开展员工培训,使其能熟练运用新引入的科技工具,提升财务处理流程效率。
(二)明确数据审核规程,建立数据管理体系
1.建立严格的数据录入和处理流程。企业应制定明确数据录入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能掌握数据录入方式和规范;实施双重核查机制,即由两人参与同一数据审核,降低人为错误概率;针对多源数据,建立数据集成和清洗机制,确保数据来源一致性;引入数据验证工具和自动化流程,审核纠正数据错误,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加强对财务信息监控和维护。财务共享中心应定期评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技术漏洞。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以应对系统突发故障时的数据丢失问题;二是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和升级方案,确保系统能够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减少技术故障对数据可靠性的影响;三是建立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对系统运行情况实时监控,提高技术故障修复的响应速度,降低数据不可靠性。
3.建立全面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一是构建数据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数据质量开展日常量化;二是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数据质量策略,监控数据质量的变化趋势;三是引入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和系统,通过自动化手段监测和评估数据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四是定期审查和评估数据质量,与各业务单元合作,解决数据来源不一致问题;五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质量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为提升数据质量提供人力保障。
(三) 找准产品功能定位,强化创新与差异性
1.深入市场调研,找准服务产品定位。建议财务共享中心与客户互动,收集反馈,明确客户期望和关注点,明确服务产品市场定位。在具体定位上,一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定制化服务,强化产品差异性,使其更符合特定行业、规模或地域需求;二是通过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向客户传递清晰的共享中心的服务产品定位,塑造自身品牌形象。
2.注重产品设计阶段的创新,提供差异化的财务服务。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的财务服务;建立快速产品开发流程,关注行业最新趋势,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确保服务产品在功能和特性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3.推动服务产品数字化和自动化交付。数字化转型是解决服务交付模式同质化的关键,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共享中心能够更灵活、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建议采用先进工作流程系统、云计算平台等,优化服务产品的交付流程,提高交付效率;支持远程办公和异地团队协作,满足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交付需求。
4.强调价值定价而非成本定价。在定价策略上,一是采用差异化定价,例如按照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和付费能力进行定价;二是建立弹性定价机制,根据客户使用量、服务水平和付费周期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通过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突显财务共享中心产品的不同价值水平,以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价格战。
(四)提高加密安全管理,建立内部监控机制
1.引入数据加密技术,提高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在数据传输与存储方面,一是引入端到端的加密协议,例如TLS/SSL,加强财务数据传输安全性;二是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安全通信渠道,降低数据传输风险;三是采用硬件加密模块、安全存储设备等技术手段,加强财务数据存储安全性,防范物理攻击和非授权访问;四是建立定期安全审计机制,监测数据传输和存储环节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问题。访问控制策略方面,一是强化身份验证机制,通过多因素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财务数据;二是实施最小权限原则,降低数据被不必要人员访问的可能性,定期审查和更新权限,防止员工滥用权限导致内部风险。
2.建立监控机制和审计日志,降低内部威胁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一是建立健全财务共享中心的内部监控机制,引入行为分析工具和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SIEM),对员工操作行为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操作。通过设定基线行为,自动识别与正常模式偏离行为,提高对内部威胁的感知能力;二是建立员工行为审计日志,记录员工的操作历史,追溯和分析潜在内部安全事件;三是加强对员工的数据与信息安全培训,普及安全政策、合规要求等,提高员工对会计信息安全的认识。
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质量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包括流程执行效率待提升、会计信息可靠性不强、服务产品趋于同质化和数据与信息安全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揭示了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或原因,为提升服务质量找准发力方向。围绕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体包括:一是优化系统流程设计,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大力提升系统流程执行效率;二是明确数据审核规程,建立数据管理体系,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三是找准产品功能定位,强化创新与差异性,提高产品服务竞争力;四是提高加密安全管理,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加强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与信息安全风险。上述对策为提升我国企业财务服务保障与战略决策支持能力以及改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王聪,2003年出生,女,江苏常州人。研究方向:财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