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贾步云
摘 要:新质生产力是与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新发展理念下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规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新科技引领、新要素挖掘、新产业集聚赋能高效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创新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有待升级、配套联动滞后乏力等一系列梗阻和制约,需要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释放产业载体动能,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力数字经济赛道,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发展;深化生产关系变革,扩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整合人才主体资源,推动人力资本质量跃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现实挑战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007-04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经济新常态下生产力演化中能级的跃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主导引擎,以高质量、高效能发展为主旨目标,以数字经济和新兴未来产业为实践载体而形成的生产力新水准和新质态[2]。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在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发生新变化,是依托创新科技从现有产业体系中衍生出新的生产要素、新的发展动能、新的产业链条等新业态、新机制和新商业模式;“质”的跃升表现在主导技术、生产要素、产业效能发生质的变化,进而使产品形态、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发生明显的改善;落脚点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突破传统的科学技术范式、拓展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强劲辐射带动力和融合力。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厘清其赋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短板问题,借鉴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和做法,为加快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找准路径方向及其着力要点。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价值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我国经济新竞争优势和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内容,对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重要实践价值。
(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开辟发展新赛道的战略选择
我国拥有人口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制度优势等良好基础,抢抓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高技术附加值的新领域与其他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新机遇,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缩小与西方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差距,赢得战略主动。在发展新赛道上,依据对技术方向和商业模式的判断,创建自主产业价值链,建立产品服务差异化优势,以创新驱动生产力内涵型增长,提高我国国际竞争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存在内在一致性,两者高度耦合、相辅相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保障社会财富的持续性增长,为共同富裕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的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助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巩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点的发展模式[3],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积蓄势能。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力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商品服务与质量的改进,新的需求刺激新型产业发展、新产品开发、新品牌塑造,构建高技术高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绿色环保技术、循环生产流程的使用倒逼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转型发展,转型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注重技术进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强调量的增长、质的提升,进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4]。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契合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梗阻与短板,需要系统分析厘清并剖析当前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创新技术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动力需要
我国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创新资源的不足与错配等问题,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驱动的迫切需求。一是自主核心技术的风险。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不够深透,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转化应用程度相对落后,面临“卡脖子”或“断供断链”的风险,严重制约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协调,部分科技成果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市场发展需要,成果转化渠道不顺畅;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不足,阻碍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大规模应用的循环协作机制的形成;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不强,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牌知名度、消费者满意度,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效能的发挥。二是核心技术研发支撑体系不完善。我国人才总量虽庞大,但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极度稀缺,面临顶尖人才流通和供给能力不足的瓶颈,人才培养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与创新发展存在脱节与不协调因素。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和错配,政府更倾向于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经费投向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对于处于基础研发阶段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研发支持力度不足。技术供给相关配套政策的精准度、协同度欠缺。
(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转型需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支撑,既离不开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配套发展新兴产业。我国的产业比较完备,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一方面,传统产业难以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并且发展受到国际市场制约,部分企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一些传统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低端水平,资源的消耗大且产品附加值低,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和资源能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传统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愈发不明显;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部分企业缺乏将数字技术与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深度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存在明显短板。个别地区和企业缺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新型产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产品供应不足,对外依赖度高、自给能力不强,存在威胁产业链稳定和安全的隐患;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和布局态势,部分地方政府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没有明确清晰的规划和定位,盲目地跟风,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和产业发展的趋同性。
(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高质量需要
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低端锁定”的状态,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的要求。一是产业结构体系高端化不明显。传统制造业占比高,亟需优化调整;产业发展的区域协调度不高,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深,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攀升受阻。二是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进程缓慢。近年来,虽然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约束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尚未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转变,产业间的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充分。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数字技术应用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数实融合不充分不平衡。传统产业片面地追求数字技术对生产方式转型辅助作用的发挥,而忽略了数据资源与数字技术的吸收和整合,没有充分地释放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的潜能。
(四)配套联动滞后乏力,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制度环境配套的不完善、合作联动机制的不成熟,一定程度上抑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制度环境层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制度环境,否则会导致生产力发展缺乏活力。这种不匹配具体表现在:制定的政策规则相对分散,创新要素集聚没有很好的着力点,存在各创新主体动能整合不足、集聚度不高、协同创新不够等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动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体系不完善且滞后于生产力发展变革;创新环境不够开放,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了创新活动的自由度和创造力,而且现有的创新管理改革措施没有发挥有力的协同作用,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经济政策不能有效的协调配合,使得创新生态欠缺活力[5];数字化转型为业态发展提供新的范式,以往的治理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数字新质生产力要素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协同发展的辐射性和开放性水平相对较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乏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效率新动能。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提前谋划布局、理顺发展思路、找准路径突破培优做强新质生产力,用好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杠杆,把握实践对策的着力点,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跃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撬动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杠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渗透、融合和牵引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间的统筹协调力度,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能级。
一是强化新质生产力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前瞻性基础研究、原创性颠覆成果的科技创新,做好“0—1”的原始创新突破,围绕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优势产业巩固延伸、核心产业关键突破、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的突破创新[6]。依据基础科学发展的大科学化、科学技术化、跨学科化、多层次融合的态势,构建面向原始创新的开放型科学研究体系,着力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组建兼具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中试应用平台、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专业化公共服务机构。
二是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企业主导型创新联合体,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条,推动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拓展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联合体更好地发挥在研发、市场、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参与,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7]。要优化完善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利用智能化手段在高校、研发组织、领军企业、各行业创新链的链主企业组建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之间实现信息的自动监测、采集、处理和反馈,构建“市场需求—科研机构定向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的精准和高效的产学研链条体系。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高质量转化,强调科技创新策源、转化、服务的融合,形成技术研发、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成果转化全链条,促进各种要素、平台、主体相互协同、共同支撑,注重科技成果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应用价值的的考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链条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信息顺畅、服务完备、交易有序的技术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明确将技术创新性、实用性、市场潜力作为衡量标准,建立以技术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的参与机制,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经理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评估和转让的过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在中试环节的技术优化和改进,打造高能级的中试机构,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外包服务及中试验证服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8]。
(二)释放产业载体动能,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现代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聚集地和载体,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要在强化科技支撑的基础上注重产业质量提升、效率升级和动能转换,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构建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一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在生产、管理、流通环节智能制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动传统产业朝着高端化、高效能和高质量的集群化方向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要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赋能农业产出附加值,推动先进制造业做强做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要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产业上下游互联互通,带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9]。要加快生产力的绿色化转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储能效率,壮大绿色经济规模。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有创新资源密集、前沿技术集中、产业附加值高等优势和特点,是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孕育、催生和培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代表着现代技术发展和未来经济的基本方向。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技术成熟度,立足技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需求,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主阵地,着眼确定关键技术清单和重点服务领域、划定红线底线、制定规划方案、出台配套措施等,编制未来产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未来产业高起点布局、高效率发展。
三是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配套完善、先进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筑牢根基。要促进产业体系多维度融合,提升产业间的配套协作能力,实现新产业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协同。要积极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性和统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强化不同产业间跨界创新,融通不同行业的产业创新壁垒,优化区域产业链发展,发挥区域间龙头企业、高端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推动新质生产力与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良性互动。
(三)发力数字经济赛道,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是支撑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产力引擎作用。
一是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要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级。实现数字基础设施的全覆盖、高速率、低时延、智能化,打造高效智能、绿色低碳、配套完整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一体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平台、云计算平台,增强数据资源集聚、存储、传输和运算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数智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提升数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创意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提升数字服务产业的水平和效率,提升新兴数字产业体系先进性。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利用数据、算力等新兴生产要素,深化数字要素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赋能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环节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农业,赋能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赋能商贸服务业供给、需求、交易数字化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是全面推进数实融合发展。一方面,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内生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促进产业全要素的互联互通,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各链条的有机衔接,构建多元化的产业链形态。挖掘释放数据价值和使用价值潜能,建设数字交易生态体系,促进跨领域、跨地区、跨主体数据融合应用,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形成多层面协同、多平台支撑、多主体参与的数字生态,推动数字生态主导力提升。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国家标准体系,强化公共数据开放质量管理,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10]。依托国内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数字产业链引领、数字技术支撑、多产业链协同的跨区域数字产业链群,构建数字技术研发、数字产品开发、数字技术服务等多方高效协同的产业链群生态[11]。
三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规范和完善数字经济相关审查监管制度,加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助推数字经济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要明确和保护数据产权,探索有利于数据安全保护、高效利用、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制定畅通数据流通,规范数据交易,夯实数据安全的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配置政策。同时,要重点提升数据要素治理能力,健全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规范通用数据的共享与流通,创新专用数据的使用模式[12]。搭建数字化共建共治体系,鼓励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类积极参与数字治理,采用网格化的治理模式,创设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不同级别的治理机构和政策,依据不同层次和主体的特点推进数字经济有序治理;建立行业协会和标准机构,对数字经济的技术主体进行自我监管;建立专业权威的监管机构和审计机制,对数字治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进行监管[13]。
(四)深化生产关系变革,倡导因时因地错位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生产关系变革,着力破解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标准市场体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集聚流动,不断激发新动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一是调整优化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的重点突破不断推动而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制度的支撑。要进一步优化、减少和消除社会生产中对生产关系产生冲击的不和谐因素,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活力[14]。着力构建共享性的社会分配关系,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及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着力构建平等的交换关系,建立公平有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构建普惠性的共富关系,让更多民众共享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财富增长。
二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坚定走对外开放合作之路,统筹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建设,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强化与发达国家的创新战略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互利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和合作伙伴关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拓宽国内外创新资源交流合作渠道,实现更高质量引资引智,更好地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积极推动共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高质量国际合作平台,组织开展未来技术路线领域的规则标准对接、产业平台共建和应用市场共享等工作,深化全球产业参与机制,明确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战略定位,拓展上下游企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对接的合作空间,不断强化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互动,努力在全球范围配置先进生产要素,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宽泛的国际合作联盟与支持。
三是倡导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要强化顶层设计,适时出台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针对优势特色产业先行先试,实现产业的协同、错位发展;发挥经济大省作为区域新质生产力高地和新质生产力增长极的“头雁作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溢出效应”,带动其他省份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分工特色。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分层级、分类别、分领域、分主体、分方式的多维知道体系,实现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有机统一。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多能互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推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五)整合人才主体资源,推动人力资本质量跃升
人才是第一资源,无论是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还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是以人才资源的集聚和培养为前提和基础。必须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优化人才结构、空间布局,完善人才考评制度,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赋能人力资本跃升,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战略性支撑。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注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科设置上瞄准前沿科技,提升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能级,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激发更多的原始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创新,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技能型专业化人才,要密切对接科技发展新趋势和产业需求,培养数字化、智能化高技术人才。要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下转第12页)(上接第9页)才选拔机制、强化科研机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多层次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坚持以人才的培养、储备、流通、聚集为发力点,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进具备学科交叉能力和产业融合视野的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储备兼具科技背景、熟悉市场运作、掌握企业管理技能和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二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要实施灵活和包容的人才引进政策,坚持“带土移植”和“厚土培植”相结合,整合完善各类引才计划、构建人才梯次招引体系,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才、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共同参与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战略科学家、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高素质人才、一流顶尖和卓越团队的有竞争力的引进条件与使用策略,为本土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激励措施。要创建人才合作交流平台,联合国际组织举办全球性的学术论坛和科技创新会议,促进不同领域、行业间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全球共享和交流合作。
三是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注重社会贡献和成果转化的考核。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具体特征和行业发展规律,制定“柔性+弹性”的评价考核标准,设置科学的考核要求和学术激励政策[15],鼓励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敢于尝试新领域、探索新问题。要建立对创新人才的奖励激励机制,包括科研项目立项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专项资助、实验室设备资助等经费资助,授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优秀科研人才表彰荣誉精神激励。要加强人才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的平台、资源,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包容开放的发展氛围,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动,促进新质生产力转化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51-58.
[2] 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6):1-11.
[3] 刘雅静.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理论渊源、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向[J].改革与战略,2024(04):1-12.
[4] 石建勋,徐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4(01):3-12.
[5] 郭晗,侯雪花.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01):21-30.
[6] 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01):77-85.
[7] 尹西明,武沛琦,钱雅婷,等.面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科技成果转化:场景范式与实践进路[J].科学与管理,2024,44(03):1-14.
[8] 杜传忠,李钰葳.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理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01):100-109.
[9] 李政,廖晓东.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原创价值与实践路径[J].江海学刊,2023(06):91-98.
[10] 陈劲,阳镇.融通创新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J].社会科学,2021(05):58-69.
[11] 刘友金,冀有幸.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当拼在数字经济新赛道[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01):89-99.
[12] 蒋永穆,乔张媛.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24(01):10-18+211.
[13] 张夏恒,肖林.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逻辑框架、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J].学术界,2024(01):73-85.
[14] 胡洪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经济学家,2023(12):16-25.
[15] 杜传忠,疏爽,李泽浩.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3(12):20-28.
[作者简介:高燕,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贾步云,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农村经济。]
[基金项目:2023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YY019)]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