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秦腔是一种传统戏剧艺术,是中国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与艺术魅力。然而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传统秦腔的表演方式、场景以及音乐等元素已经逐渐从现代生活中消失,秦腔的发展与传承保护,正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对秦腔的发展与传承保护展开深入的研究,该文在分析当前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的相关措施,希望能更好的推动的秦腔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促进秦腔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秦腔;发展;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136—03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的发展与传承保护,对于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的重要性
秦腔,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梆子戏鼻祖”,是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和传承项目。作为西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秦腔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文化价值。秦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民族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秦腔的保护与传承中,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2)艺术价值。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其唱腔激越明快、表演粗犷豪放、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保护和传承秦腔,有利于促进中国戏曲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3)教育价值。秦腔在历史上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通过演出和欣赏秦腔,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弘扬道德。在当今社会,秦腔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宣传引导、弘扬传播中,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4)旅游价值。秦腔作为陕西地区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通过开发秦腔文化旅游产品,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秦腔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短缺
当前,秦腔与其他戏曲艺术相同,面临着较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一是因为西方文化艺术的涌入,以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社会公众的需求爱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爱好并欣赏秦腔戏曲的人越来越少。二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快餐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传统的秦腔无法引起人们的重视。三是在秦腔的传承人培养中,无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各项保障与支持较少,因此导致传承人、爱好者的大量流失。
(二)资金短缺
秦腔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不少资金支持,包括剧目的挖掘、整理、保护,人才的培养、引进,设备的更新、维修等。然而现阶段,还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阻碍了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一是因为地方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有限,而整个秦腔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费用,因此在秦腔的传承与保护中经常面临着资金不足或短缺问题。二是因为各企业、机构、社会群体,对于秦腔的认知不全,重视不足,因此投入的资金财力有限。例如场地建设、服装道具购买、剧目整理与创新等方面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剧本流失
剧本流失,也是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秦腔剧本已经流失或损坏,导致很多优秀的剧目无法得到传承和保护;再加上多数秦腔老艺人以及爱好者的离去,也为秦腔剧本的传承带来了不少困难。
(四)观众流失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兴娱乐方式的兴起,是导致秦腔观众的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最终影响着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再加上当前的秦腔剧目的创新不足,表演质量下降等,导致喜欢秦腔的观众越来越少。
(五)宣传不足
秦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现阶段,还存在着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多数公众对于秦腔的认知了解较少。一方面是因为秦腔属于陕西的特色戏曲,表演宣传的范围有限,因此外地群众的了解与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秦腔在宣传引导中,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传播渠道较少,范围较窄,宣传力度不足,影响较小。
三、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注重人才建设
在推动秦腔发展与传承保护中,需要先注重艺术家、爱好者的人才建设,才能实现秦腔的传承与发展。第一,各地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秦腔保护机构,并且主动与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建立合作关系,专门负责秦腔的保护与传承。如秦腔博物馆、秦腔艺术传承中心等机构的设立,负责秦腔管理和保护传承。同时,还要自觉承担起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和推广秦腔的责任,为秦腔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第二,鼓励秦腔爱好者、艺术家等,可以在当地成立秦腔艺术行业协会,由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组成,共同参与到秦腔的研讨、发展与保护中。同时,要定期组织协会会员开展学术交流、技艺切磋等活动,推动秦腔的传承和发展。第三,加快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步伐,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的秦腔艺术人才。具体包括剧本创作、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人才,为秦腔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与高校、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可以设立奖学金、提供培训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秦腔的传承和发展中。第四,推动秦腔走进社区,走进基层,从而挖掘更多的艺术家、老戏骨,吸引更多群众的参与。对于秦腔艺术家、爱好者等,还要给予相应的扶持与支持,最终为我国秦腔艺术注入更多的新活力。
(二)加大资金投入
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自然离不开资金财力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地方相关部门,要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秦腔表演、人才建设、推广宣传、资源整理等工作。同时,还要保障整个资金用途的公开与透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价值与作用。第二,各部门,还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在优惠、补贴的政策吸引下,促使更多的企业、机构、社会团体参与到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中,为秦腔投入更多的精力。例如提供先进的设备,加快表演场地的建设,为资源保护与整理贡献力量,支持秦腔的发展。
(三)做好资源整理
对于剧本流失问题,还需要做好资源的整理与保护工作,才能实现秦腔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当地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需要组织专业的团队对秦腔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并且深入到一线中,全面收集和保存秦腔的剧目、音乐、表演技艺等资源。比如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保障艺术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全面性。第二,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秦腔资源数据库,将挖掘到的秦腔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整理。不仅方便了秦腔资源的检索、查询与利用,而且为秦腔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便利。第三,对于已经挖掘到的秦腔资源,或者即将失传的艺术资源,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保护。从而有效防止资源的流失和破坏,加强对秦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视频录制、数字化资源制作、书籍记录等方式,做好资源整理与保护工作。第四,积极借助各种多元渠道与形式,推动秦腔资源的共享和传播。比如将秦腔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产品,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秦腔。或者与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在旅游景点表演秦腔,挖掘与整理更多的艺术资源,将其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四)注重艺术创新
只有注重秦腔的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在无形中推动秦腔的传承与发展[1]。第一,各地相关部门,要鼓励秦腔艺术团体和创作人员推动剧目创新,创作具有时代特色和现代元素的新剧目。通过设立创作基金,定期举办剧本征集活动,吸引更多的创作人才投入秦腔的创新中。同时,要鼓励秦腔演员在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引入现代舞台艺术元素,提高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例如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技巧和形式,丰富秦腔的表演手段。第二,对于秦腔的配乐进行创新,积极推动秦腔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如引入新的音乐元素和乐器,为秦腔音乐注入新的活力。第三,鼓励舞美设计人员在舞美设计上进行创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材料,打造具有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效果。例如引入多元化的舞台元素,丰富秦腔的视觉呈现。第四,加快国际观众和海外传承人的培养,并且定期在海外举办演出、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如与海外华人文化社团、当地艺术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观众和传承人关注和喜爱秦腔。
(五)加大宣传引导
只有加大秦腔的宣传引导,才能让更多的观众群体了解,并且喜欢上秦腔,推动秦腔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积极鼓励秦腔艺术团体与影视行业合作,将秦腔与影视作品相结合,拓展秦腔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例如联合制作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传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秦腔。第二,还要鼓励秦腔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可以通过与其他艺术团体合作演出、共同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多举措下进行宣传,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第三,通过定期举办国际秦腔艺术研讨会、邀请国际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秦腔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并且要主动与国际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秦腔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秦腔的国际化发展。第四,推动本土秦腔艺术协会或团体与国际艺术团体、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秦腔与国际艺术界的合作与交流。在联合开展创作、排练、演出等活动中,不断促进秦腔与国际艺术的融合和发展。第五,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其中,进行秦腔的宣传与引导。比如制作数字化秦腔产品、建立数字化数据库等方式,便于公众观赏与学习;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秦腔技艺的讲解,吸引更多的观众;创建公众号、小程序,拉近艺术家与爱好者之间的距离。
(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技术。它通过模拟人的视听和触觉,使用户仿佛身临其境地进入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通过相关设备,观众可以沉浸在虚拟的表演场景中,仿佛身临其境。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模拟出秦腔表演中的各种场景,如山水、舞台、布景等,而且还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对秦腔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进行真实再现,使观众获得更加逼真的观赏体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习者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秦腔表演中,通过直观、感性的方式理解和学习秦腔的艺术内涵。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备亲身感受秦腔的表演技巧、唱腔、身段等,实现互动式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促进秦腔传播与传承。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进行剧目创新,将古老的秦腔剧目以全新的形式进行演绎,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保持秦腔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场景、道具、服装等进行创新设计,使观众感受到秦腔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对秦腔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记录和保存秦腔的历史资料、表演技艺和剧目剧本等文化遗产。通过高清摄像机和三维建模技术,将秦腔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进行数字化保存,为后续的研究、传承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通过虚拟博物馆的建设,将秦腔文化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促进秦腔的传播与普及。
四、结语
秦腔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秦腔的发展与传承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戏剧形式,我们需要从注重人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做好资源整理、注重艺术创新、加大宣传引导、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秦腔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为中国的戏剧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舒朵朵.秦腔的发展与传承保护[J].大众文艺,2021(13).
[2]孙琳.秦腔传统剧目文化传承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1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秦腔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JY023)。
作者简介:陈嘉(199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