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四种形态与五大特征

2024-07-04 15:57侯冠宇张震宇刘佳
金融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

侯冠宇 张震宇 刘佳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系统厘清了新质生产力四种形态,即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蓝色生产力与红色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其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内在逻辑。面对人口问题加剧、贫富差距扩大、人与自然矛盾凸显等现实问题,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包括优化劳动结构、促进社会财富均衡分配、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不仅可以解决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还为世界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红色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数字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D61;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53(2024)04-0003-10

一、引言

纵观人类历史,现代化进程历经三次重大浪潮,每一次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首次浪潮起源于农业革命,标志着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步过渡到农业社会,生产力从依靠人力到使用畜力;第二次浪潮始于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迈入机械化生产时代,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大拓宽了生产力的范围;当前正处于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引领全球现代化进程达到新的高度。在历次现代化浪潮中,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形态、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传统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孕育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强调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研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新质生产力相关研究

新质生产力代表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制度变革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生产力要素的根本性转变,旨在提升经济效益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周文和许凌云,2023;刘典,2024)。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体现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制度变革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内涵和赋能机制涵盖从物质技术到人力资本、制度架构、文化等多维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动力。蒋永穆和乔张媛(2024)对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其“新”体现在引入新的要素、技术和产业上,“质”的核心在于实现高质量、多元化及其带来的双重效益,“力”则在于展现数字化、协同、绿色、蓝色和开放的五大特性。沈坤荣等(2024)认为新质生产力摒弃了传统的低效能、高消耗生产模式,展现了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特点,标志着生产力的跃迁。蒲清平和向往(2024)认为,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与全民共富、协调发展、和平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成为新的动力源泉。戚聿东和杜博(2024)强调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和体系的关键,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张震宇和侯冠宇(2024)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理论与现实进行分析,并指出新质生产力不仅象征着创新、绿色、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方式,还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效发展的动力。谢建邦(2024)指出,要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协调宏观发展目标与生产力实践过程,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变革,利用要素协同和产业融合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周绍东和李靖(2024)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变革的结果,要主动构建先进的数字化生产关系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具备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深刻体现了中国国情(熊金武等,2023;周绍东,2024)。任志锋(2024)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观念是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全面超越,核心在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结合、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的原则、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统一,以及实事求是和历史主动性的有机统一。田毅鹏(2024)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无论是早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追赶型国家,都需要在人类文明整体进程的大背景下审视。薛安伟和林嘉鸿(2024)认为这种现代化模式结合了全球共性特征和中国特有的国情。杨华磊和杨敏(2024)提出能源转型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强调优化能源战略、发展节奏的重要性,通过“绿色崛起”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成为学界、产业界与政界关注的重点。当前学界围绕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要素构成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对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较为稀缺。本文的边际贡献有三点:一是从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蓝色生产力与红色生产力这四种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展开研究;二是对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即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做系统梳理;三是基于四种形态与五大特征来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蓝色生产力与红色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种形态共同构建现代化发展的全方位支撑体系。具体而言,数字生产力通过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张震宇,2024;尹西明等,2024)。绿色生产力注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绿色技术和科学管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生态效益,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蓝色生产力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推动海陆资源互补和产业关联,实现海洋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红色生产力通过强化党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指导,确保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它强调文化自信和精神引领,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人口规模巨大:数字技术改善劳动结构

在当前人口规模庞大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在优化劳动结构、提升劳动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震宇和侯冠宇,2023)。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不仅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生产模式与经济形态,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增强对庞大人口数据的处理能力,加强对复杂资源配置的高效管理,为劳动力市场带来结构性变革,从而提升整体生产力水平。

首先,数字技术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了人才的优化配置。同时,企业也通过数字技术能更精准地找到所需人才,降低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其次,数字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型的就业形态。远程办公和灵活就业为传统就业模式中的地域约束和时间约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在数字化平台支持下,劳动力参与各类工作的灵活性得到增强,从而更有效利用个人技能。同时,数字技术对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与信息共享,数字技术为世界人口创造了平等的发展契机。最后,数字技术也是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劳动收入和福利水平。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能够接受远程教育、在线培训等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科技创新平衡财富分配

新质生产力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也为缩小发展差距、解决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科技创新的普惠性和包容性能推动经济成果更广泛惠及社会各界,特别是可以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同时,数字技术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获取,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促进社会整体和谐,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周文和何雨晴,2024)。

首先,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发达地区可以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传递给欠发达地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科技政策的引导下,科技创新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侯冠宇和熊金武,2023)。这将有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财富分配平衡。

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科技创新在农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相关行业的效率和产值。运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传统产业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侯冠宇等,2024;杜彤云等,2023)。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数据局共同发布了《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持续缩小区域、城乡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最后,科技创新还促进社会福利体系完善。数字经济提高了福利体系的配置,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社会保障系统,可确保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有助于保障民生,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关注,确保所有人共享劳动成果,实现财富分配的平衡(侯冠宇和张震宇,2024;徐政等,2024)。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红色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推动和谐发展

红色生产力通过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引领,指导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确保科技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同时,红色生产力可以加深社会对绿色生产力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促使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绿色发展实践。

绿色生产力为文化繁荣兴盛提供坚实基础,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绿色经济理念与实践表明,经济增长不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胡德庆,2023)。通过推广绿色技术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还可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力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与社会严谨负责的态度,是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对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满足了当前的物质需求,也保护了未来的发展潜力。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与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将“数据要素×绿色低碳”列为重要行动之一,旨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通过推广清洁能源、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等措施,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生态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逐渐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变,不仅优化了生活环境,也促进了精神文化的丰富和多样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现代化,遵循人类文明客观演化的自然历史规律,以全局视野兼顾环境权益与民生福祉,创造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模式,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蓝色生产力助推生态融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确保自然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蓝色生产力以海洋为依托,涉及海洋资源的高效开发、海洋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等多个维度。蓝色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还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推动生态系统整治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

首先,蓝色生产力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其次,蓝色生产力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海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增强海洋经济韧性是积极应对内外部冲击的必然要求(汪永生,2023)。利用先进的海洋科技,如深海监测技术、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后,蓝色生产力助推海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任文菡和王奇,2023)。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和海洋环境监管,以及国际海洋合作方式,推动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项目的合作进程。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新质生产力加强国际合作

新质生产力在数字技术和生态经济方面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动力,也为加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分享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国际转移和应用、建立多边和双边的合作机制,世界各国可以共享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全球共享。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如5G网络、云计算和物联网,极大加快了跨国界信息技术的流通,不仅增进不同国家间的理解与信任,还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如公共卫生危机、气候变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知识基础。

其次,新质生产力推动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通过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与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领域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4.7%(王文博,2024)。这种经济相互依存和利益共享,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再次,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绿色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未来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部署(王俊岭,2023)。面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我国在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实现了突破,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宝贵的实际案例和技术策略。

最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地区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民心相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通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如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应用,中国文化更易被世界各国理解和接受,同时中国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人口问题加剧:人力资本结构的失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问题逐渐凸显。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的出生人口为1 200万人。2016—2019年的出生人口分别为1 786万人、1 723万人、1 523万人和1 465万人,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解决人口问题以及优化劳动人口结构,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国正面临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双重挑战。根据联合国《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的数据,全球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7.61亿人,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16亿人。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导致部分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失衡;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部分省市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尚未完全适应这些变化,导致人力资本结构失衡(穆光宗,2023)。

其次,教育体系与产业技能不匹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长。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未能及时适应这一变化,导致高技能劳动力的短缺和低技能劳动力的过剩。这一现象不仅限制了劳动市场效率的提升,还阻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最后,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限、区域分布不均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劳动力过剩,而其他地区则面临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不仅各类用人单位在职员招聘、职位晋升、裁员解聘上设置年龄门槛,而且在人才评选和科研项目申请,甚至公共服务领域如人才落户和购房补贴等方面,也设定各种年龄限制(乐君杰,2023)。劳动力地域不均衡分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均衡增长。

(二)贫富差距加大: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均

首先,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支持和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相较之下,中西部地区受地理、资源和人才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地区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其次,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距持续加大。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仍有较大差距。这表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福利相对较少。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金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不同城市等级之间。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城市等级的差异越大,城乡居民养老金之间的差距越显著(张松彪和王玺宁,2023)。农村人口的共同富裕任务依然艰巨,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工作任重道远。

最后,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明显。研究表明,全球基尼系数在1820年约为0.6,在1910年上升至约0.7,并在1910—2020年间维持在0.7左右的水平(陈琳和滕雅琳,2022)。在我国,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加剧,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困难群体,由于受教育、技能等因素限制,就业和收入改善的幅度相对较小,这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物质精神冲突:部分社会文明的倒退

首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和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投入,导致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在追求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过程中,部分群体缺乏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担当,导致社会风气的浮躁和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其次,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部分人开始沉迷于物质享受,以至于忽视了精神生活的追求。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现象,使得一些人丧失了道德底线,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一方面,道德观念的淡薄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另一方面,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使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最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为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信息传播手段,但网络上存在的大量低俗、不良信息,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广泛普及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部分不良信息和低俗内容的流行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负面影响。

(四)人与自然矛盾:环境保护问题的突出

首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了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总量的2/3左右、碳排放量占比70%左右(曲永义,2023),这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存在冲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能源和产业结构问题也是导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关键因素。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能源安全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对环境和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过度依赖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还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这些产业的生产成本将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造成区域资源枯竭和产业衰退。

最后,虽然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经济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执行效果未达到预期,落实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地区的环保法规滞后于现实发展,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环保法规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难以形成有效的震慑,严重影响了环境治理的效果。

(五)世界冲突加剧:全球贸易摩擦的频发

首先,全球贸易摩擦严重阻碍各国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自2018年美国政府发起“301调查”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特别是美国对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受到限制。随后,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金仁淑和赵敏,2022)。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商品和服务流通受阻,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同时,贸易摩擦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其次,全球政治安全风险提升。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正在经历实质性变革,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的结构性对抗与冲突。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带来了挑战。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有时会在领土完整、主权和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与其他国家出现分歧和摩擦。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了国际政治安全风险。贸易战不仅使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变得紧张,还可能引发外交冲突,甚至导致军事对抗。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最后,地区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影响。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兴起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国际合作形成挑战。全球贸易摩擦对世界贸易组织等产生冲击(宋才发,2023)。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下,各国对国际规则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下降,全球治理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

五、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劳动结构:提升人力资本规模

第一,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基础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石,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同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因此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适应能力。

第二,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需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本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流动,实现人才优化配置。同时,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政府应合理安排人力资本投资项目,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

第三,完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激发人力资本的活力。各级政府应完善人力资本政策体系,激发人力资本潜力。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人力资本发展的政策,如完善人才引进、选拔、使用、激励机制,保障人才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促使人力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还要关注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力资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二)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全民普惠增长

第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共同富裕。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数字经济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张春华等,2023)。相关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同时,相关地区应注重服务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促进服务业在就业、增收、减贫等方面取得更好成效。继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消除非法收入来源,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二,加强社会治理和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地方政府要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诚信社会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加强社会治理,为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守住共同富裕底线。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福祉。同时,还需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完善区域政策,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促进政府公益体系和市场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展,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杨义伦和陈小知,2022)。

(三)协调文明发展:推动技术文化融合

第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研发动力。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杜传忠和王亚丽,2023)。

第二,相关产业要加强文化创新。可借助互联网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创新艺术展现方式、教育教学方法及文化传播途径,增强文化多样性,提高文化普及率。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通过数字媒体创新电影、音乐、文学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

第三,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各地区要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往部分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失衡。要以文化为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风尚,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同时,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自然和谐共生:加速经济绿色转型

第一,推动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的核心在于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营模式的创新。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我国实现绿色生产。可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第二,推动绿色消费观念的普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侯冠宇和胡宁宁,2023)。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形成绿色供应链。这种平衡发展模式不仅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也考虑了未来世代的福祉,确保子孙后代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应加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推进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项目。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发展绿色产业。

(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区域经济融合

第一,助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使之更加公正、合理。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各国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在这一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

第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的契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需要各国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破贸易投资壁垒,为新时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坚实基础。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动实践。

第三,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促进共同发展还涉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红色生产力是对新质生产力集合体系价值的正确引导,可以确保各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医疗健康、教育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共享知识和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关键发展难题,实现自身自主可持续发展。

六、研究结论

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蓝色生产力与红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四种形态促进了劳动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实现了经济增长的普惠性,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尽管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诸多挑战。为此,本文提出包括优化劳动力结构、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平与促进合作等策略。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相信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将会更加宽广,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2] 刘典.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的三组重要关系[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01):1-7.

[3] 蒋永穆,乔张媛.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24(01):10-18+211.

[4] 沈坤荣,金童谣,赵倩.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24(01):37-42.

[5] 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77-85.

[6] 戚聿东,杜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108-124.

[7] 张震宇,侯冠宇.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4(06):20-29.

[8] 谢建邦.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实践规律与形成路径[J].阅江学刊,2024(02):126-137+174.

[9] 周绍东,李靖.数字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04):37-50.

[10]熊金武,侯冠宇,唐世洲.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历史变迁、热点趋势与未来展望[J].统计与决策,2023(05):38-43.

[11]周绍东.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03):15-23+157.

[12]任志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内涵特征与创新意义[J].教学与研究,2024(01):23-30.

[13]田毅鹏.东亚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建构[J].开放时代,2024(01):49-52.

[14]薛安伟,林嘉鸿.在经济现代化的中西比较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J].上海经济研究,2024(01):48-62.

[15]杨华磊,杨敏.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转型之路[J].经济问题,2024(03):1-7.

[16]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理论逻辑与路径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02):11-21.

[17]尹西明,钱雅婷,武沛琦,等.平台企业加速数据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逻辑与进路[J].技术经济,2024(03):14-22.

[18]张震宇,侯冠宇.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西南金融,2023(11):32-44.

[19]周文,何雨晴.共同富裕:理论比较、思想渊源与中国经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5-14.

[20]侯冠宇,熊金武.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计量与QCA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89-99.

[21]侯冠宇,张震宇,董劭伟.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4(01):69-76.

[22]杜彤云,戴歆航,连宏萍.面向共同富裕的城乡关系发展: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J].学术交流,2023(11):113-127.

[23]侯冠宇,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3):24-31.

[24]徐政,郑霖豪,丁守海.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策略选择[J].改革,2024(04):41-49.

[25]胡德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实践:道路优势、现实张力与路径优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15.

[26]汪永生.中国海洋经济韧性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03):7-12.

[27]任文菡,王奇.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J].科研管理,2023(02):55-64.

[28]王文博. 内外贸一体化提速 企业拓展市场空间[N].经济参考报,2024-01-24(002).

[29]王俊岭. 以技术创新支撑绿色低碳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1-04(003).

[30]穆光宗.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聚焦迁移与老龄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6-21+2.

[31]乐君杰. 立法破除劳动力市场中的年龄门槛[N].社会科学报,2023-12-07(004).

[32]张松彪,王玺宁.中国城乡居民养老金地区差距的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3(11):36-45.

[33]陈琳,滕雅琳.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问题、争议与共识[J].新疆社会科学,2022(05):21-29+178.

[34]曲永义.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关键任务[J].红旗文稿,2023(24):38-41.

[35] 金仁淑,赵敏.中美贸易摩擦对中日产业链重构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2022(09):60-70.

[36] 宋才发.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1):1-10.

[37]张春华,王乾坤,侯冠宇.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J].统计与决策,2023(22):5-10.

[38]杨义伦,陈小知.新时期下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视角[J].金融经济,2022(06):77-82.

[39] 杜传忠,王亚丽.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的演进历程、国际经验与实践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6):119-131.

[40] 侯冠宇,胡宁宁.支付数字化能否显著提升家庭消费?——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2023(01):20-28.

How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Drive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Four Forms and Five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s a crucial driving force for achiev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larifies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s of the four form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digital productivity, green productivity, blue productivity, and red productivity. It analyzes their intrinsic log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addressing current issues such as the exacerbation of population problems, widening wealth gaps, and human-nature conflict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offers effective solutions. These include optimizing labor structures, promoting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dri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hieving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and maintaining global peace and stability. This approach not only addresses many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but also provides Chinese wisdom and Chinese solutions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wide.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Red productivit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novative development; Digital productivity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
以科创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
支持科技创新成财政提质增效新出口 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投资新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