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末建安年间,曹操设立了典农中郎将等一系列农官以进行屯田。这一官职的设置,既有对前代的借鉴,也是当时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的结合。但经过对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后发现,典农中郎将除进行民屯外,在其他方面也不乏建树,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意在通过浅析典农中郎将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和作用,以期对这一官职产生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典农中郎将;曹魏;屯田
【中图分类号】K2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5-0011-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5.003
典农中郎将一职,始为曹操所设。杜佑《通典》中有“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并曹公置”的记载①。这一官职的设置借鉴了前代农官官制的经验,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担任这一官职的官员的履职过程中,典农中郎将的作用突破了原有的框架,起到了别样的历史作用。
一、典农中郎将的产生背景
典农中郎将一职,初设于曹操始兴屯田之际。此时东汉统治的中心区域,在经历连年战火后,经济社会遭到毁灭性打击,急需恢复生产。曹操结合了两汉屯田的历史经验,加之此时黄巾起义已经平定,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故以典农中郎将行屯田之事。
(一)前代的实践经验
关于对前代经验的参考,曹操《置屯田令》中便提到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彊兵足食……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②这充分展示了曹操对于屯田制度的重视。曹操认为屯田是巩固国防、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并明确指出了前代值得效仿的治理模式和经验。所谓“孝武屯田”,即为汉武帝在河西走廊一带屯田戍边,同时发展生产。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武帝在西域设置张掖、酒泉两郡,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等地区设立田官,专管屯田戍边事宜,并派遣边地六十万士卒前往开垦荒地,保卫边疆。西汉朝廷对于屯田事业的投入之大、对于边疆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可见一斑。武帝设置屯田校尉,以“亭”为单位管理屯田,其范围东起敦煌,西至盐泽,并在轮台、渠犁等地区部署屯田兵士数百人,隶属于都护官管辖。这一政策不仅有效地保障了边疆的安全,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武帝的继承者们也延续了武帝屯田西域、经略边塞的方针。
汉昭帝、宣帝时期,西域屯田事业继续发展,尤以宣帝时赵充国在金城一带的屯田具有代表性成果。他的屯田活动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产量,还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汉以来,汉光武帝在边境设置农都尉一职掌管屯田。《后汉书》记载:“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③此外,相关具体任职的情况也在史书上出现,如:“八年夏,光武自征隗嚣……拜腾酒泉典农都尉,悉遣还河西。”④据后世点校,此处“典农都尉”为误用后世官名,两汉时期称为“农都尉”,而误用的来源正是曹操所设“典农都尉”。此外,东汉在内地屯田亦有不少,如刘隆、王霸、张纯等曾先后屯田于武当、新安、南阳等地,对当时恢复生产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综上可得,曹操设“典农中郎将”用以屯田,正是对两汉先例的效法与创新。
(二)经济恢复的需要
东汉末年,由于政府的严重剥削,民间经济凋敝,百姓饥寒交迫,加之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统治的中心区域更加民不聊生。
据《三国志》记载:“卓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⑤
《后汉书》中也写道,董卓将洛阳百万余人口以暴力方式迁居长安,百姓在路途中遭受劫掠、饥荒等灾祸,加之兵卒驱赶、战马践踏,死难者不计其数,其尸体几乎堆满道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⑥。
从这一系列相关记载中,足见当时战乱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堪称毁灭性的打击。严重的战乱导致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据统计,东汉桓帝永寿年间达到人口最高峰,人口数达五千六百四十八万余,户数达一千零六十七万余;至三国鼎盛之时,天下人口共计也不过七百六十七万余,户数仅一百四十七万左右,人口户数从东汉的一千多万下降到一百四十多万,足见战争对人口的损耗之大。
此外,曹魏末年的景元年间,其人口不过九十四万户,而东汉永和年间,仅南阳郡就有户五十余万,汝南郡有户四十余万,历经战乱后的中国北方,虽经过曹魏数十年统治恢复,其人口竟依然不如东汉中期二郡之和,人口急剧下降的程度可见一斑。
人口的暴跌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加之蝗灾肆虐,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粮食严重缺乏。“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⑦不仅百姓赖以谋生的粮食匮乏严重,出现“人相食”的现象,军粮也出现了大量短缺,如袁绍军驻扎于河北期间,不得不抢食桑葚;袁术军驻扎在江淮地区时,兵士甚至需啃食蒲草充饥,大量军队遭受非战斗减员,战斗力因此大大下降。基于这样的社会经济情况,采取措施恢复生产以满足巨大的粮食需求成为当时的燃眉之急。
此外,东汉末年已有公孙瓒、陶谦等地方势力施行屯田,在吸引流民、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使曹操逐渐注意到这一方法可能产生的巨大成效。
(三)黄巾起义的平定
平定黄巾起义,是曹操设置典农中郎将实行屯田的重要客观条件。“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⑧史载曹操平定黄巾起义后,“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⑨。历经战乱之后,曹操本身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皆大受损失,此时获得黄巾军余部的人口和资源,无疑对恢复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人力物力正是上文所提及的“资业”。曹操在初步解决劳动力空前损耗缺乏问题的基础上,将这些劳动力再次分配到战争所得的土地上,使劳动力与土地重新结合起来,这使得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能够逐步恢复,进而渐次解决粮食不足以及经济凋敝、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二、典农中郎将的发展过程
(一)曹操初设
典农中郎将自曹操始,历经曹魏多代,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多次演变。据史书记载:“魏志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所主如中郎。部分别而少,为校尉丞。”⑩曹操首创典农中郎将,定其官阶为二千石,与郡一级的太守同级,归属大司农管辖。设有典农官的屯田区计有许昌、河东、弘农、河内、野王、汲郡、原武、颍川、襄城、魏郡、邺、洛阳、宜阳、雎阳、南阳、长安、列人、鉅鹿、蕲春、上党、荥阳、小平、曲沃等处?。
在曹魏的行政架构中,典农中郎将专门负责屯田区的管理。屯田区作为特殊的农业生产区域,其部民与行政区划内的郡县之民并不完全重合。这种设置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也便于对屯田区事务进行集中管理和监督。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屯田区并非独立的行政区划,而是与郡县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这种关系既确保了屯田区保持了相对独立性,又保留了其能与郡县进行有效合作和协调的灵活性,进而有利于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典农中郎将与执掌地方的太守互不统属,其职责和权力有着明确的界定,负责规划和管理屯田区的农业生产、水利设施、税收等事务,维护屯田区的社会秩序。这一职位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曹魏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地方治理的精细化要求。
(二)官职演变与废除
曹魏建立后,东汉末年混乱格局逐渐平定,北方经济逐步恢复,为了应对实际的政治和经济需求,典农中郎将一职产生了逐步演变。曹丕即位后,曹魏政权对于地方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出现了一部分地区典农由太守兼领的情况。后汉书中记载,“文帝即王位,(赵俨)为侍中……领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这一变化体现出随着经济发展,屯田区与行政区之间出现融合趋势,而这种由太守兼领典农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地方治理的效率,也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
曹魏后期,屯田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典农中郎将这一职务的存在也随之难以为继。
首先,经过数十年屯田开荒,粮食储备丰富,社会相对安定,在原先的遭受战火破坏而千疮百孔的屯田区内,人口逐渐恢复乃至增长,经济也有了较大改善,已经具备了设立新的行政区或与原有行政区逐步融合的条件。
其次,由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稳定,粮食生产已不再是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的第一要务,屯田区以及屯田兵民的受重视程度大大下降,但受剥削程度却不断上升,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田租不断增长。西晋初年,据晋人自述,曹魏初年时,农民若租借官府的耕牛耕种,每年收成由官府征收六成,自留四成,若自身拥有耕牛耕种,则每年收成与官府五五分成,久而久之民众安居乐业,生活稳定;然而至曹魏末年,农民租借官府耕牛耕种者,每年收入需向官府缴纳八成,自身拥有耕牛耕种者也需向官府上缴七成收入,人民对此怨声载道。相较于汉末魏初,曹魏后期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大大提高,加之贵族对屯田兵民人身自由的极度控制,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此外,自魏初就小范围存在的滥用屯田劳动力的情况在此时期迅速膨胀,皇室贵族驱使屯田农民离开土地,转而为其建造宫室、经商逐利,致使“士民饥冻”,人民对此怨声载道。司马氏崛起后,反对司马氏集团的势力利用淮南地区的屯田兵民,将其编入军队,展开反对司马氏的军事斗争。“淮南三叛”期间,毌丘俭、诸葛诞等将领先后召集淮南军民参战,规模最大时征敛淮南淮北各郡县十余万屯田官兵,加上扬州附近接近五万应征兵民,总数达到近二十万。长期征战使这一地区生产中断,屯田兵民在战争中多有损耗,屯田基础被严重破坏。屯田的负面效应更加严重的同时,也使司马氏对屯田兵民的疑虑更加严重。
咸熙元年,在司马氏主导下,曹魏政权推行“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将典农中郎将转为地方太守,安置在原有或新置郡县,充入地方行政体系之中,不再作为专管农事的特殊官职而存在。典农中郎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三、典农中郎将的历史贡献
关于典农中郎将的历史贡献,由于历史材料并不丰富,难以做出统一性的概述,本文选取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三位担任典农中郎将这一职务的历史人物,从其活动与贡献中,试对这一官职的历史贡献作一阐述。
(一)任峻的历史贡献
“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作为曹操任命的第一位典农中郎将,任峻在典农中郎将任上完成了“屯田”与“助战”两件重要的大事。据史料记载:“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在经济遭受战争破坏、农业生产受到旱灾影响的严峻形势下,“屯田”这一举措恢复了经济生产,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并进行了储备,使得此前经济社会凋敝、粮食短缺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也为曹操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后勤粮草物资支撑,为其统一北方做出有力贡献;“助战”一事,即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任命任峻主管武器、粮食的运输,面对敌军数次企图断绝曹操大军粮道的袭扰,任峻部署得当,“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有力保证了后勤补给的畅通,最终使袁绍偷袭曹操粮道的计划破产,帮助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一战后,曹操的实力迅速扩张,基本统一北方,为此后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从这一角度来说,任峻为曹魏政权在北方的建立与稳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司马孚的历史贡献
在魏野王典农中郎将任上,司马孚在河内郡整修前代开发过的枋口引沁工程,兴修水利。司马孚在上表中说:“臣以方石为门,若天亢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石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据记载,“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径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此地水利具有良好的天然条件。但由于太行山以西、王屋山以东地区,地势较高,降雨时极易产生洪涝灾害,秦时曾在此处修建水利工程,但因其进水口门为木结构,历经冲刷后早已腐败,无法发挥调节水利、灌溉农田的作用,严重影响到这一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司马孚在任期间,将其改建为石门,“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水门枋,故石门旧有枋口之称矣。溉田顷亩之数,间关岁月之功”?,使原先破败失修的水利工程得到修复,使其功能得到稳固和提高。改建完成后,农田的灌溉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既能避免雨季进水过多导致的涝灾,又保证了旱季稻田用水充足,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
(三)司马昭的历史贡献
作为司马孚的侄子,司马昭在担任典农中郎将时亦有重要贡献。正始初年,司马昭担任洛阳典农中郎将。由于魏明帝曹叡为纵情享乐大兴土木,并在后宫中挥霍大量钱财,致使财政亏空,为满足一己私欲,魏明帝向人民和屯田客一并征调力役和苛捐杂税,这一措施引起了下层人民的严重不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终明帝一朝这一问题始终未曾解决。明帝去世后,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在齐王曹芳的同意下,以明帝遗诏的名义废除了宫室之役。司马昭“蠲除苛碎”,在首都洛阳及其周边这一核心地区落实这一改革,免除明帝以来向屯田客加征的苛捐杂税,不随意征调其服徭役。这一措施“不夺农时”,使民众负担大大减轻,有利于生产发展,顺应民心所向的同时巩固了曹魏政权在核心地区的统治。直至东晋南渡之后,尚有人怀念司马昭治理洛阳的政绩,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除以上三人之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虽史料记载不多,但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即裴潜在任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期间,“奏通贡举,比之郡国,由是农官进仕路泰”?。由于曹魏初设屯田之时军事色彩浓厚,以兵事视,造成屯田部民地位相对低下。这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屯田部民在政治上受到的歧视,使屯田部民获得了与郡县之民同等的仕进权利,从而巩固了曹魏的统治基础,加强了政治上的稳定。
经过对以上三人历史贡献的分析,不难发现:典农中郎将一职的历史贡献有其独到之处。这一职务在初设之时,主要为稳定粮食生产之用,任峻作为第一任典农中郎将,较好地完成了曹操赋予其恢复生产的使命与职责。而随着历史发展,这一官职的职能便不再限于监保产粮、开荒安民一隅,而是延伸到了农业生产的其他方面,司马孚兴修水利、造福一方便是例证。
此外,这一官职在政治上甚至也有一些贡献,如裴潜使屯田部民提拔仕进的道路更加开阔,司马昭在地方落实中央改革政令等,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曹魏政权的政治稳定性。从这些角度来看,典农中郎将这一官职的历史意义便不再局限于屯田开荒之用,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发挥了一定作用。
四、小结
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一职,起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提炼,在初创之时对屯田事业以及经济恢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发展,其职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和历史作用,或许能对曹魏时期这一官职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这一官职的设立作为一种创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也体现了古代政府在管理经济、社会稳定方面的智慧和策略,其历史沿革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官制、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视角。
通过对其作用的分析,或许有助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深化对制度创新的理解与辩证看待。
注释:
①杜佑:《通典·卷第二十六》,中华书局,1988,第729页。
②曹操:《曹操集·文集》,中华书局,2013,第30页。
③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八》,中华书局,1965,第3621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65,第1166页。
⑤陈寿:《三国志·卷六》,中华书局,1982,第177-178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965,第1版,第2327页。
⑦陈寿:《三国志·卷一》,中华书局,1982,第14页。
⑧陈寿:《三国志·卷十六》,中华书局,1982,第490页。
⑨陈寿:《三国志·卷一》,中华书局,1982,第9页。
⑩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六》,中华书局,1965,第3591页。
?陈家麟:《曹魏屯田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汕头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82,第671页。
?陈寿:《三国志·卷四》,中华书局,1982,第153页。
?王云度:《秦汉史编年·下卷》,凤凰出版社,2011,第1170页。
?杨晨:《三国会要·卷十九》,中华书局,1955,第348页。
?张穆:《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辑校·卷之三》,山东:齐鲁书社,2011,第214页。
?同?,第672页。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房玄龄.晋书: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束世澂.曹魏田制考实[J].学术月刊,1959(09).
[6]高敏.关于曹魏屯田制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1981(01):25-32.
[7]韩国磐.曹魏的屯田——中国田制史述略稿之一[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01).
[8]陈家麟.曹魏屯田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J].汕头大学学报,1987(04).
作者简介:
李昕谦(2003-),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