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巩固和迁移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锤炼学生品格意志、发展道德素养、培养正确观念的核心课程,其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固化的教育理念,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真正发挥作业的价值和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质上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塑造与培养,而思想品质的形成则需要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磨砺与成长。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立足核心素养,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时,教师就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走入社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积极奉献社会”的理念,感受人人都乐于奉献的和谐社会有多美好,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发展其核心素养。具体教学时,教师与当地的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合作,为学生设计“我是小小志愿者”的社区爱心服务活动,让学生与社区的志愿者一起,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活动中,学生穿上小马甲、戴上红袖章,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社区开展爱心服务工作。有的学生在交通繁忙的时段与志愿者一起在路口维持秩序,确保交通顺畅和行人安全;有的学生帮忙提着粮油米面等物资去慰问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学生在烈日下为城市的服务工作者如环卫工人、外卖人员等派发矿泉水,帮助他们消暑降温……经过一天的忙碌,学生对于奉献社会都有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对志愿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也为自己的行动给别人和社会带来的变化感到由衷的快乐,对这一章节内容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亲身实践和体验课本上所学到的内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教材中“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真理,帮助学生树立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大量的、反复的练习,主题化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学生吸收、内化、迁移知识的有效手段,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活动性的作业,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应用知识解决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就结合当下的网络热点问题,设计了“网络安全”为主题的情景剧表演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网络诈骗”“网络造谣”“网络信息泄露”等网络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以沉浸式表演的方式,揭示网络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信息的安全,培养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教师设计活动性作业: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信息的时代,网络已经全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网络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危害。你知道生活中存在哪些网络安全问题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演绎出来。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和表达能力,情景剧是颇受他们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上课内容与情景剧表演相融合,结合与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创编情景剧,这样不仅能体悟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亲身感受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其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设计活动性作业,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去关注生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也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明上网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教学的主流。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探究性作业,为学生精选合适的研究主题,让学生以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了探究性作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生活中的社会规则,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或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你能说出多少种社会规则呢?你觉得这些社会规则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去遵守社会规则呢?你觉得现在的社会规则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怎样进行改进?请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上课题的调查和研究,谈一谈你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以社会调查报告的方式提交。学生对社会规则并不陌生,可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被动接受着这些社会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但是在系统学习之前,学生只知道需要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样可以做得更好,这也是教师在作业中想要学生依靠自主探究去解决的问题。
学生是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才能,发挥其特长和优势,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设计开放性作业,能给学生一个包容的、开放的任务,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自由发挥,帮助其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培养其对学科的热爱之情。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为他们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他们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完成作业,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作业变得有趣而生动。这一堂课主要讲述了情绪的种类、情绪产生的原因、青春期情绪的特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管理各种情绪等内容,需要学生了解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做一个有自制能力、情绪稳定的人。因此,教师设计以下作业:用时下流行的表情包元素创作一个情景小故事,表达你对情绪的理解,展示你所知道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可以用绘画、图片、PPT等多种形式来完成。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表情包可谓大行其道,它不仅可以精准表达各种情绪,还自带幽默诙谐的属性,深受学生的喜爱。设计作业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借助表情包理解情绪、表达情绪,并学会管理情绪。作业中,教师对作业的形式、内容、篇幅、字数等并没有设置硬性的要求,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如自己设计表情包,并以图片配文的形式完成,也可以采用漫画中的对话、分镜的形式,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PPT或者小动画的形式,表现情绪的特点以及自己应对情绪的方法,此外手抄报、小视频等也是不错的方法。开放性的设计给了学生很多不同的选择,让学生可以一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挖掘了他们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作业兴趣,为其完成作业提供了很好的驱动力。
总之,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具体学情和学生身体、心理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让作业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彰显时代精神,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责任编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