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军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契合教学目标,注重运用知识迁移策略,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异,有计划、有步骤地创设多种可迁移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达到对新知识的自我认知,实现温故而知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技能、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由于地理学科在科学属性上具有兼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与各学科有广泛的联系。因此,联系扩展知识既可发生在地理学科内部,也可发生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
1.学科内迁移
讲授气候分区、自然带形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本因上联系相关知识,递进推导: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高低纬度间大气热量差异→促使大气运动,进行热量交换,形成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高低纬度间的海洋温度差异和盛行风影响,形成洋流;在大气环流、季风活动、洋流影响、海陆分布、地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不同气候类型→出现不同自然带→影响农业发展、农作物分布。
学习海—气相互作用,厄尔尼诺的产生会给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时,教师在学生明白厄尔尼诺的形成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分析厄尔尼诺对中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把中国锋面雨带移动和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中心位置变动对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与海气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进而得出夏季风偏弱、南涝北旱、出现暖冬、台风比常年少等结论。
可见,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框架中去理解,理清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网络,使分散知识系统化、理论知识实用化,有效提高学生迁移、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学科间迁移
学习人口迁移时,教师可联系历史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从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时间阶段、迁入和迁出地区的分布、迁移方向、迁移原因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对迁入迁出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
讲述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热岛环流时,可唤起学生对物理学科中热学知识的应用;讲述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时,可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入手,解析七月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气压中心切断,一月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气压中心切断。由此使学生明白,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之间因季节性温压差异,产生不同方向的气流运动,从而形成季风。
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引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可用江淮准静止锋说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梅雨天气特征,等等。
这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广泛联系迁移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能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地理教学开展。
比较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技能间有相同、相异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可比性因素,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求同和求异对比,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如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类型不尽相同,但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生产获得很大发展。其相异之处,可从耕地、人口组合类型入手,归纳出地多人少型、地少人多型、地少人少型等几种国家代表,比较他们在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品构成等方面的差异。
自然地理的教学中,通过比较也可以有效提高知识迁移。如挪威的卑尔根和法国的巴黎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巴黎的年均温较高,卑尔根的年降水量更丰富,通过比较就可以得出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几大因素有地形、洋流、纬度、大气环流等,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提升。
这样,学生在初中学到的国家地理知识得以实现递进迁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向纵深发展。比较教学有助于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深入化,对新知识认识的深刻性大大增强。同时,也实现了区域认知的培养目标。
讲解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可升降的水槽(斜面不光滑,可调节角度),掺杂少量沙子(颗粒粗细不一)的土壤,长嘴水壶,直尺,量角器等。通过不同的斜面角度和顶端不同的倒水速度、倒水时间长度记录斜面侵蚀沟谷的深度和宽度,水平面堆积物的多少,以及堆积物颗粒分布。得出实验结果:坡度、流量(流速)与地表侵蚀强度呈现正相关。堆积物呈扇状分布,颗粒物从扇顶至扇缘由粗变细,水流搬运物质越多,堆积物也越多。通过回顾“水往低处流”的地球重力作用原理,可以让学生对流水的作用有最直观的认知,也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讲述大气受热过程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实验,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玻璃鱼缸,长、宽、高分别为80cm、40cm、60cm。实验过程:一个在底部铺设沙土,另一个底部不铺设沙土,中午把两个玻璃鱼缸放在阳光下,在10分钟和15分钟两个时间点,带领学生同时测出两个玻璃缸里的气温,并录制视频。上课时,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两个玻璃缸中哪个升温更快?并且最终气温更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经过这一物理实验,迁移热学相关知识,分析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热能,并以地面辐射的方式将热能传递给大气,使得大气增温,得出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并不能使大气增温的结论。
由此,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并且通过实验反映出来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程的导入、承转或归纳阶段,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创设知识迁移情境,结合古诗词的引用,让学生体会感悟其中的意境和原理。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概述江南丘陵的地形特点;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山地与平原的气候差异;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阐述物质循环原理,等等。通过解读古诗词,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以及地理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此外,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创造性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迁移知识、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如,用所掌握的地理演变规律,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发展过程,用整体性的地理原理,归纳、概括不同地域的综合地理特征,从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水平、交通区位、人口科技、工农业布局等要素入手,分析当地经济建设中的规划建设实例,等等。这样,学生边学边用、承前启后,不仅可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扩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且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总之,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的联系、比较、实验、感悟和应用中理解和把握新知识技能,既能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又能加深新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收到相互促进的效果。而鼓励学生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间的关联同环境科学、生态保护、全球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结合起来,深入分析归纳,激发思维探索,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