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与二十四节气有效融合的策略

2024-07-03 21:04黄燕青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风筝美术传统

黄燕青

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美术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其形成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美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融合,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意义重大。二十四节气是凝聚了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将二十四节气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能够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美术课程的积极功效。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推进二十四节气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

一、转变思想,重视传统文化作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凝聚了古代人的智慧,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教学,能够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审美观念和优秀的人格品质。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相对单调,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相对单一。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落地生根,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美术教学形式。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五谷”作画》的教学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摸百宝箱搜珍宝”小游戏引出本节课所要使用的作画工具。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五谷的生长过程不甚了解,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先以春分、谷雨、芒种等有关农作物种植的节气由来为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五谷种植的关注。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红豆、黑豆、大米等五谷杂粮,并引导学生观察五谷的形态和颜色。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五谷像什么呢?”以此检测学生的观察结果。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大米似云朵、红豆似太阳等谷物的形状色彩特征。在掌握五谷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五谷作画,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激发。

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开展美术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通过适当的课程导入引发学生对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关注,实现美术课堂的创新发展。

二、设备革新,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单一,学生无法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支撑,使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存在一定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为教师开展备课活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能够更快地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收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走进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说道:“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她吗?”引出课程教学目标。在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农民伯伯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立春时节的曼妙景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日美景:冰雪融化了,小河欢乐地唱着歌;小草悄悄地从地里钻了出来,绿绿的,可爱极了;人们忙着植树、翻地、播种,好一番忙碌的景象……通过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再次感受到立春时节的特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PPT中展示的春日景色并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进行作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得到锻炼。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平面文字转化为立体的动画图像,为学生开展美术学习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教学材料。为了让美术课程变得更加趣味化和形象化,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三、体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感悟

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较低。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手段不断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在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合理的游戏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帮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快乐的节日》一课教学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哪个节日是属于我们的节日吗?”学生纷纷作答:“儿童节!”教师紧接着说:“对了,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节日那天,大家一定是最快乐的。其实,除了儿童节,还有很多节日。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大家知道吗?”从而引出教学主题。端午节在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和夏至之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展示赛龙舟、包粽子等传统民间习俗吸引学生学习的目光。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氛围。在作品刻画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用明艳的色彩烘托画作的气氛。

相较于单调的板书教学,体验教学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路径。借助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课堂体验进一步加深,对画作的领悟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四、创新形式,巩固课堂学习成效

相较于单调枯燥的作业练习,小学生对于趣味性强、实践性强的作业更感兴趣。传统的美术作业过分侧重于作画技巧的巩固练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参与作业训练的意愿不高。随着“双减”教学理念不断发展,现阶段小学美术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去重化简,将重复单调的作业练习进行精简并增强其实际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以此为导向,在尊重学生发展兴趣的基础上,将巩固练习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设置多样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风筝的魅力》一课的教学为例。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荡漾,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阳春三月》,并提出问题:“视频中展现了什么内容?”通过仔细观看视频动画,学生回答:“一家三口在挖野菜,旁边的小朋友在放风筝。”教师在此时总结:“春分时节家人外出踏青并放风筝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那么如何制作一个新颖独特的风筝,让它遨游在蔚蓝的天空呢?”引出课题《风筝的魅力》。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龙头风筝、沙燕风筝以及蝴蝶风筝等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风筝是如何制作的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风筝的结构。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到风筝是由骨架、风筝面、连接线、线轴组成。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要保证左右平衡,从而确保风筝飞得更高。当学生掌握了风筝制作要领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

课后作业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利用动手实践取代传统的临摹练习,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总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可以提高美术教学的艺术性,扩展教学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更好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教师要不断探索二十四节气与美术课程融合的策略,实现美术课堂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风筝美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传统当传承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学做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