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群 胡晓娟
凭着一手绝活儿,她能在方寸间布乾坤,能在方寸间接天地。她和伙伴们把无数高精尖产品送上了天空,成为行业翘楚。
2024 年三八前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万峰公司电装车间表贴组组长刘建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刘建波是如何做到的?
坚定信念
刘建波,中共党员,特级技师。她长期从事电子产品组合、印制板的装焊工作,能精准焊接加工各类复杂印制板、组合及电缆,擅长对小封装、精密的芯片焊接加工。
瘦瘦小小的一名女工,凭借着一把烙铁一团锡丝,经年累月专注于每一件航天产品的焊接,三十多年里她创造了多个技术绝活儿。凭着一手绝活儿,她能在方寸间布乾坤,能在方寸间接天地。她和伙伴们把无数高精尖产品送上了天空,成为行业翘楚,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航天科工杰出女职工”等荣誉称号,同时被聘为“湖北省首席技师”。
1991 年技校毕业后她走上工作岗位。自上班的第一天起父亲就告诫她: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人。父亲是参加三线建设的第一代航天人,与许许多多前辈一样靠着“团结争气,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创了型号产品研制的新领域,在工作上能得到父辈们的耳提面命她倍感荣幸。
刘建波是幸运的,岗位上有师傅手把手教,回家有父母的全力支持。她记得第一次参加青工技术比武前夕,为了让她有个安静的复习环境,晚上全家放弃了山里生活唯一的娱乐:看电视。当技术比武成绩公布后她这样评价自己的成绩:意外地得了第一名。她把这次“意外”当成了起跳板,在接下来的三次技术比武中连续夺魁,刚20 岁出头的小姑娘无比自信地说:“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人。”
新产品来了,她先观察前辈们怎样焊接;新工艺来了,她虚心求教师傅们如何达标。除了学习电装知识,积极参加三级质量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她对自己所从事的电装工作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把“航天产品无小事”当作格言牢记在心。对于接触过的每个焊接知识点,她总会默默记在小本子上,然后用在实际加工中。
一件产品拿到手后她结合工艺要求,先是细心观察,接着想如何规划、如何布孔型、如何走线等,她反复琢磨,争取产品加工最优化。即使是最熟悉的产品,每次交付下道工序前她一定要自检。多年前,在一次自检中她发现所焊部件出现工作性能不稳,她判断有虚焊现象,虽然临近下班,她还是坚持把所有部件检测一遍,直到加工件100% 合格为止。
“只要产生后果的事,一定要反复检。”凡是经她手加工的产品一定要检查,“检查”成了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哪怕很小的事她也要检查到位,否则寝食难安。比如试验外出,头天晚上把工具箱装好,第二天临出门前她一定要把它们拿出来,再清理一遍;又比如正在和家人散步,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烘箱电源切断了吗?念头一起必须马上回公司检查一遍方能安心。正是有了这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通过多年的努力,她练就了一手绝活,突破了多项电子产品装配技术瓶颈,成长为万峰公司名副其实的技术带头人。
芯片绣娘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产品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各种高精尖的产品考验着企业的加工能力,为了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刘建波带头学习钻研,补齐技术“短板”,积极参与工艺攻关。
2011 年,万峰公司投资建设了SMT 表贴生产线,为了让生产线尽快达到正常生产状态,她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及设备使用方法,积极参加“提高表面贴装质量”工艺攻关,给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车间最先掌握表面贴装设备的操作和表面贴装这项关键技术的操作工人之一,为车间表贴生产线的正常投产作出了贡献。
挠性印制板的焊接是公司的一项新技术,后续产品研发生产的需要可能要焊接该类印制板。为了考验加工方法的有效性,她积极参与工艺攻关,对“挠性印制板”进行试加工,并参与性能测试验证,掌握了挠性印制板的焊接方法,攻克了焊接技术难关,对工艺优化细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013 年—2014 年,针对SMT 表贴生产线元器件抛料问题,她组织开展了“减少SMT 表贴生产线元器件抛料率”QC 活动,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对策,将SMT 表贴生产线元器件抛料率由原来的32%降低为10%以下,提高了产品所需印制板贴片生产效率。
信息化时代,电装产品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无论是遇到怎样的产品,刘建波一坐上工作台前习惯性地排除一切杂念,心如止水开始工作。凭着一把烙铁,一段锡丝,她能把指甲般大小芯片的一百多个引脚靠着感觉一次焊接成功,有时芯片引脚上还要再接几条线出来,精准、牢固地把各种电子元器件焊至各自的“岗位”上十分不易,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电装工如何喘息都很有讲究。
针对她的工作性质和让人艳羡一手绝活,有人称她为“芯片绣娘”,她有绣娘的久坐之功,为保证产品焊接质量久不挪位;她能承绣娘之累,为了赶进度一只烙铁久握堪比巨斧之重;她有绣娘挑剔之眼,一件成品焊点是否均匀光洁,连接是否正常等。正是怀着精益求精的质量观,从刘建波手中出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精品。
多年的技术累积和沉淀,刘建波的绝活不止一项,针对某继电器板线束制作繁琐、分线布线杂乱,容易出现质量事故及隐患的问题,刘建波通过多次实践总结出“钉子定位法”,大大缩短加工时间,确保了产品加工质量,获得航天科工“四个两”质量提升项目奖。
某型号产品在SMT 生产线加工时,因异形印制板与丝印机设备不匹配,无法对焊膏进行印刷,也不能正常输出印制板,只能靠关机后人工拿取,她通过反复实践,制作出一个外部为矩形、内部为异形的模托,通过将异形印制板嵌入该模托内,使模托带着印制板在滑轨内滑动的方法,成功解决难题。
边学、边干、边摸索,刘建波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突破了多项电子产品装配技术瓶颈。
吃苦奉献
因其生产产品的特殊性与严苛性,刘建波的工作任务经常面临技术难度大、严格的时间控制等多重要求。在每一次与任务节点的赛跑中,刘建波一直加班加点奋斗在生产一线,每每都抢在节点前出色完成任务。
“遇到重要节点,连续多少天加班到十一二点都是常有的事”。2019 年的春节, 结束了手头的工作,刘建波带着家人来到北海过年。此时突然某项目中有一项紧急任务急需一名技术过硬的老师傅带头攻关。刘建波毫不迟疑地接下了任务。不到一个小时,一家人便伴着晨光踏上了一千多公里的归家之路。到家后休息了几个小时的刘建波一大早就赶到公司,准备工作结束后便一头扎在了工作台上,头顶的灯直到深夜才熄灭,最终顺利地解决了攻关任务。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刘建波数十载的工作中时有发生。
芯片绣娘如今已带出一群技术技能人才,她已经不记得自己何时爱上烙铁的炽热和焊锡融化时的轻烟,爱上就是一辈子的事。
被问到如何在这样琐碎繁杂高强度的岗位上一直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时,刘建波表示,“2019 年国庆阅兵我参与制作的装备产品第五次接受了党和人民检阅,每次看到我的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我都会有作为航天人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正是这份航天人的追求让我不断坚持了下来”。
从个人出众到团队出彩,她在团队共进中传承发展,一位技术技能人才带出一群技术技能人才。在万峰公司,以刘建波为支点的技术技能人才呈伞状辐射。2013 年,刘建波作为带头人成立了“刘建波技能大师工作室”,2018 年该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刘建波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和示范操作等形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同事,使她的“手工焊接”、精密件贴焊等技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工作室成员、她的徒弟侯利多次在各级无线电装工技能比武中摘金夺银,并凭借“细间距引脚手工焊”这一绝技绝活在基础产业类中荣获“优秀绝活奖”;另一名徒弟陆荣在湖北省第十届“军工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获无线电装接工第二名。
“每次备课都难为死我了,既不能讲重复内容,又得要将绝活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刘建波表示,每次授课前都得提前一个多月备课。不过,她觉得,正因为每年3 次的授课,如今不仅对每次攻克的难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
截至目前,这里汇集了万峰公司无线电装、钳装、调试等方面的人才41 名,包括2 名全国技术能手、1 名湖北省技术能手、6 名航天技术能手、1 名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团队累计完成30 项工艺攻关、104 项技术创新,获10 多个公司级、航天三江级、航天科工级成果奖,拥有21 项国家专利。
2022 年她已到了退休年龄,但她退而不休,没有享受片刻的退休悠闲,又被公司返聘上岗,还是从前的岗位,还是从前的工作,刘建波面对着它们由衷地笑了,她已经不记得自己何时爱上烙铁的炽热和焊锡融化时的轻烟,爱上就是一辈子的事。带着爱刘建波又一次端坐在工作台前,用绣娘之功再绣巨龙飞天的壮丽,再绣国安民富的吉祥。
(作者单位:航天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