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创作于1760年,是其早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为研究对象,从音乐本体的研究视角切入,对作品各乐章的结构、曲式构成要素、主题之间的源出关系、调性布局等创作技法分析,从而归纳出海顿钢琴奏鸣曲中体现的早期个人创作风格,以及古典主义时期早期奏鸣曲的特点。
〔关键词〕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的开路先锋,创作的体裁包括: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奏鸣曲等。在其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中,《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创作于1760年,此时的创作风格受到了宫廷贵族的影响,遵循严谨、高雅的创作逻辑,属于其早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阶段,规模较小、结构较为简单。这部作品在创作时,古典主义风格并未完全确立,但是初步确立了古典奏鸣曲式的基本形式,而海顿以其精湛的技术给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及创作特点
作品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bB大调,2/4拍,分为呈示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四个部分。
(一)呈示部——展开性变奏的运用
呈示部可划分为:主部主题(第1—10小节)、连接部(第11—30小节)、副部主题(第31—43小节)、结束部(第44—61小节),其曲式结构图如表1所示:
主部主题 (第1—10小节)共10小节,bB大调,由单一材料的乐句构成,其结构可划分为 4小节的主题a和6小节的补充。从材料上来看,主部主题使用了主调 bB 大调主和弦的分解和弦作为其材料发展的来源,并在 bB 大调主和弦的根音旋律位置结束,其后有6小节的补充,以3个小节为一个单位划分,并结束于降 B大调主和弦的三音旋律位置从而结束主部主题。主部主题以主调的主和弦展开,动机短小精炼,活泼明朗。
连接部(第11—30小节)共20小节,规模较大,体现了奏鸣曲式连接部的典型特点。从调性上来看,在主调降 B大调开始,并在23小节转至属调F 大调,体现了连接部承担调性过渡的原则。从材料上来看,连接部使用了主部主题材料以及新材料的综合,并将主部主题的织体贯穿使用。
副部主题(第31—43小节)共13小节,在主调降 B大调的属方向大调F大调上陈述,从而符合了奏鸣曲式主部与副部的经典调性布局方式。副部主题综合使用了主部主题与连接部的材料,并通过对于其旋律线、节奏、织体、规模等的技法分析发现,副部主题是从一个已有主题中生成的新的主题,两个主题之间又产生对比,因此具有展开性变奏的特点。
“展开性变奏(Developing Vaviation)”,这一术语是由阿诺德·勋伯格在其著作《风格与创意》中首次提出,主要指一种由既有主题生发出新主题的音乐发展手法,一个音乐主题通过模进、装饰、倒影、逆行等手法生发出另一个对比鲜明、源出关系不明显的新主题,两者虽然存在着对比关系但又密不可分。
对于展开性变奏这一发展手法的具体运用体现在了副部主题第 31小节中(可见谱例1),其使用了连续下行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核心音高 F音与D音为副部发展的主要动机。其变奏的原型为主部主题动机,bB 音与D音,将其向上三度模进形成D音与 F音,再将其逆行则产生了副部主题F与D的核心音高。除此之外,将主部主题核心动机的时值缩小,由八分音符变为十六分音符,则产生了副部主题核心动机的节奏型。因此,副部主题由主部主题展开性变奏而来。
结束部(第44—61小节)使用之前出现过的材料综合发展,并在第48—54小节高声部使用副调F大调的属持续音,以及第56—61小节低音声部使用主持续音从而巩固了副部主题的调性,在 F大调的主和弦根音旋律位置中结束呈示部。
(二)独立的展开部
展开可划分为:展开中心I( 第62-76小节) 、展开中心II (第77-95小节) 、再现准备部分 (第96-101小节) 三个部分,其曲式结构图如表2所示:
展开中心 I (第62-76小节) 使用了主部主题材料,将主部主题材料进行移调发展,并在主调的属调 F大调来陈述,通常在贝多芬与莫扎特的奏鸣曲中,展开部一般不转至主调的属调,但在海顿的本部作品中展开部转至了属方向调性。展开中心I由F大调转至bB、bE、F大调并结束于主调bB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g小调。
展开中心II (第77-95小节) 运用了副部主题的材料,将副部主题材料上移四度模进发展,并将副部主题以2小节为单位的模进方法贯穿于展开中心II的前八小节。
再现准备部分 (第96-101小节) 使用呈示部中连接部的材料,并转回至bB大调,为再现部的到来做出了铺垫。
展开部未使用新材料,而是使用了主部、连接部、副部的材料,并将原有的材料进行模进发展使其产生对比。在古典奏鸣式中,展开部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独立的展开部,这一特点在海顿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得以体现。
(三)典型的再现部
再现部(第102—148小节)为呈示部的简单变化再现,是典型的再现部。其曲式结构图如表3所示:
再现部主题旋律基本与呈示部一致,但在规模方面,由呈示部中的10小节缩减为8小节,将补充缩减了2小节。连接部为缩减再现,未转调,只再现了呈示部中后半部分的材料,规模较之前小了很多。副部在主调调性上陈述完成了调性回归,体现了奏鸣原则。结束部完整再现,并结束于主调bB大调的主和弦。
二、第二乐章曲式结构及创作特点
作品第二乐章为古奏鸣曲式,g小调。
(一)呈示部
呈示部划分为:主部主题(第1—8小节)、副部主题(第9—19小节)、结束部(第20—26小节),省略连接部,其曲式结构图如表4所示:
主部主题(第1—8小节)开始于主调g小调的主和弦,结束于g小调属和弦作半终止结束。旋律的起伏较大,在和弦外音的使用上,运用了大量的辅助音、经过音、延留音,以便增强旋律的整体流动感。由平行乐段构成,以四小节为一单位划分乐句,较为方整。最后两小节具有连接的性质,承担了省略的连接部的功能。
副部主题(第9—19小节)转至了主调的平行关系大调bB大调,在新的调性上进行发展。使用了新的材料陈述,与主部产生了对比,旋律起伏不大,将bB大调的音阶作为旋律重复了三次,强调了副部的调性。将主部的柱式和弦织体贯穿使用,并在18小节使用主部主题中的节奏型进行节奏溯型发展,后完满终止于副调的主和弦。
结束部(第20—26小节)共8小节,使用了副部的材料发展,巩固了调性,结束了呈示部。
(二)展开功能的再现部
古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古奏鸣曲式并没有独立的展开部,展开功能由再现部的第一部分来承担。此作品无独立的展开部,且再现部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主部主题的展开,因此这部分被称为“展开—再现部”,其曲式结构图如表5所示:
展开—再现部中的第 27—38小节为主部主题材料的展开,将主部主题从g小调移调至其平行关系大调bB大调上来进行材料的展开。
展开—再现部第二部分(第 39—46小节)为副部主题在主调 g小调的变化再现,其后有7小节的结束部(第 47—54小节)巩固了主调调性。海顿在展开—再现部中和声语汇上的运用仍以 T—S—D—T 的功能和声进行为主,显示出其严谨的创作风格。
三、第三乐章曲式结构及创作特点
第三乐章为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小步舞曲体裁,其曲式结构图如表6所示:
(一)具有奏鸣性特点的首部
首部 A为再现二部曲式,具有奏鸣性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调性对比与调性回归的奏鸣原则。 A部由三个对比乐句构成的一部曲式,使用 bB 大调的主和弦的分解形式作为旋律发展的主要动机,在第一乐章中也同样使用了这样的技法。第 1—7小节在 bB 大调发展第8小节转至其属方向大调F大调,调性的对比由此体现。其后B部转回至bB大调上发展,调性的回归由此体现。
B部的规模比A部的较大,并体现了对比与再现的特点,从而构成再现二部曲式,在第 20小节转回至 bB 大调,具有一定调性回归的意义。首部虽然是再现二部曲式,但暗含奏鸣性,这也是此部作品的典型特点之一。
(二)三声中部
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通常用于舞曲或进行曲风格的作品中,在中部的开始处会有 Trio的标记,其特点是段落划分明确,具有欢快流动的舞蹈性、进行性风格特点(见谱例2)。
中部为再现三部曲式,段落划分明确。其中,C部由两个对比材料构成的一部曲式,结构较为规整。 D部结构规模较小,由单乐句构成的一部曲式,以 2小节为单位进行模进发展。C1部为变化再现,使用模进将C部中的第二个乐句移高六度进行发展,从而产生了变化。其后的再现部为完全再现。
通过对本作品的分析,能更好地了解海顿创作早期的奏鸣曲风格,其极为严谨的逻辑、曲式结构、和声布局对于后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使得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得以完善。其创作早期的奏鸣曲虽然具有巴洛克时期典型的创作风格但是却与之不同,较之巴洛克时期更为丰富,这位具有极强创造精神的作曲家,为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②郑刚:《论展开性变奏》,《音乐研究》,2017年,第5期。
③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作者简介
韩筱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作品分析。
责任编辑:任丽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