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仪
摘要: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内容呈现出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但也存在内容创新不足、市场影响力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要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内容质量以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创新出版形式以扩大市场影响力,加强业界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图书出版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培养人、促进人的重要途径,这类图书是传播主流价值、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载体,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目前学界有关思政类图书出版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新时代以来(2012—2024)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的出版现状、内容及特点,提出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出版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精神需求。
新时代思想政治类图书出版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是指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题的图书作品,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党建、核心价值观、教育原理、中外比较政治、学科建设等,旨在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忠诚于党和国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更加专业化和具体化,这为科学研究的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制度保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在内容上能以更纯粹的学科视野和更强烈的学科使命对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出版社图书选题重点关注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价值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思潮、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同时,出版社也在不断贴近读者需求,积极促进题材出版的类型化和多样化,如《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发展丛书》《斗争精神的理论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微社会”育人研究》等。无论从选题还是题材方面都较有典型性,既满足了本专业人士的需要,也拓展了阅读市场,同时还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凸显出来,让作品更容易理解和便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的价值选择。
根据出版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教育教辅书,主要是以教育教学为目的,为教师、学生提供相关课程教材、教辅读物。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图书主要用于本科生教育,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一至四册主要用于高中政治教育。这类图书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政治基本概念、理论和制度的认识,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系统阅读,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培养广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公民素质,为未来的社会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学术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研究成果的汇编和解读,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实践的提升。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等。这类图书的内容主要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及热点问题,立足于中国社会思想政治领域的突出矛盾,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科话语诠释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在关照现实中发挥学科思想智库的优势,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责任担当。三是政策宣传类图书,这类图书更侧重宣传和介绍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旨在向公众传达特定政策的重要性、背景、目标以及实施方法,以促进公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政策的执行和推广。
新时代思想政治类图书的内容聚焦及其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研究的视域、内容、方法和载体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这类图书的出版内容呈现出了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出版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呈现鲜明的时代性。“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鲜活生动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历史任务,此类图书也在积极反映我国发展大势。思政类出版内容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关注时事、反映国家政策、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图书内容聚焦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培养时代新人、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的内容,引导人们思考和实践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注重实证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近年来,思政类图书内容积极采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访问等方法,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倡导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传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实践工作提供了更多理论指导和借鉴。例如,李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在探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方法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利用大数据方法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精准化水平。
选题视域丰富,极具开放性,凸显视角新颖与问题意识。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思政类图书选题也进行了持续、稳步的拓展。例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史类的读物更加重视推动解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献和典型案例,以丰富的研究视角、开放的姿态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等具有实效性的宏观对策建议。有的选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同“政治学”“教育性”“社会学”“心理学”“史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以不同学科的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如侯勇的《社会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王学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视角》;有的选题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文化交叉的融合,如刘刚的《周秦伦理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怀元的《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修养研究》等。
新时代思想政治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政策推动、学科领域快速发展、专著类成果明显见长,促使思政类图书市场不断扩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意识形态问题的“热点”和“痛点”不断涌现。当前思政类图书还存在内容创新力不足、出版影响力欠缺等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内容创新力不足。此类图书选题同质化现象明显,内容大同小异,且偏重学术理论,难以接地气。同时,部分图书使用的语言较为晦涩,采用了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话语表达上较为单调。
市场影响力有待提高。从市场需求与商业考量来看,虽然思政类图书在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市场上需求量较小。从传播渠道和宣传力度来看,该类图书的传播渠道主要集中于学校教育、主流出版社、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宣传推广渠道较为单一,宣传力度不足。从人才素养与内容创新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编辑等专业人士的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不足,内容吸引力有待加强,制约了思政类图书的发展。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的优化策略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阅读需求为根本目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出版产品和服务”,思政类图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图书的价值与宣传效果。为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思政类图书出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提升内容质量,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内容是王道,很大程度上决定出版作品的成败和效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的内容高质量发展,既要打造专业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又要兼具趣味性、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有其自身特点,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属性,在深化科学理论研究基础上努力推进图书内容内涵发展。另一方面,话语表达要贴合大众需求。在确保文字科学性的基础上,通过生动有趣、简洁干练、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递主流价值和科学内容,激发读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与之亲近。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的读者群体较为广泛,包括党员干部、学生、社会公众等不同层次和群体。然而,不同群体对于图书内容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出版机构应积极参与市场调研,深刻理解受众市场和读者的需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出版。
创新出版形式,扩大市场影响力。当下信息文化生活日渐丰富,要扩大思政类图书的市场影响力,助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提供更丰富、新颖的出版形式,利用多元化的传播载体。第一,打造“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利用互联网平台,如电子书销售平台、数字图书馆、知识付费平台等,通过在线购买、下载和阅读的方式传播新时代思政类图书。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吸引读者关注前往线下书店进行体验。传统的实体书店可以定期举办专题推介会、签售活动等形式,增加读者互动和关注度。第二,组织作者访谈、图书发布会、主题展览等宣传推广活动,吸引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扩大思政类图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利用网络推广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等。通过发布图书内容摘要、推荐评价、作者观点分享等方式,引导读者关注和购买新时代思政类图书。
加强合作联动,助力高质量发展。第一,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作者与编辑的合作交流。一方面,出版社要积极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作家的积极性,通过组织科学工作者的参与,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元素,确保图书内容的专业性,提升图书内容的制作水平;另一方面,出版社要大力培育高素质的编导人才。在积极拓展作家群体的前提下,增强编辑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提高制作团队的政治素养和文学素养。二者要互相配合以便选取优质的内容素材,并据此进行合理的排版、加工,打造精品内容以生动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出版单位加强与数字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企业的跨界合作。面对知识表现形式、受众阅读方式、内容存储介质、知识传播形式,甚至内容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出版社要主动顺应科技发展趋势,与电子设备厂商合作优化电子书阅读体验,将新技术应用于思政类图书的内容生产、传播、营销、服务全过程。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广图书内容,以求提升思政类图书的传播力。同时,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选取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版材料,挖掘其中经典的人物案例和话语表达,来巩固对主流价值的社会认同,从而提升出版图书的社会价值和传播效力。第三,积极争取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社要密切关注国际动向,寻找契合点与国外出版社联动,努力推广思政类图书,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结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内容呈现出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但也存在内容创新不足、市场影响力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出版社要注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的专业特色和理论优势,通过提升内容质量、丰富出版形式、加强合作联动等,更好地推动这类图书的发展,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唐爱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读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学习时报,2023-08-16(A5).
[2]韩文乾.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时代意蕴[N].光明日报,2020-09-07(15).
[3]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J].中国出版,2022(03):8-20.
[4]林仰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22-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