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了碳排放的承诺,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表面看似乎是个简单的环保问题,其实背后是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但是如果你以为它只是国家能源安全问题,那格局就小了,其实它真正解决的是一个更加宏大的问题,关乎中国经济整体结构的产业布局。
碳中和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完美的、经济转型的卡尺。要实现碳中和,减少排放,第一步就是要淘汰掉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
第二步是产业升级。以前说产业升级,意思是把工业、制造业转型成为服务业,大家都觉得开工厂不如投资金融或者互联网高级,使得我们国家的制造业生产总值在GDP 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近几年,这个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要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以前看英国和美国,特别是美国,都以服务业为主,靠着金融和互联网在全世界赚钱。但是最近几年美国这个路径暴露了自己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制造业是我们想要的制造业呢?是高效、高附加值、低污染的制造业。这些完全符合碳中和的需求,等于是用一把环保的尺子,量出经济发展最需要的产业,这才是碳中和最大的意义。
(摘自《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民主与建设出版社,Stacy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