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品经典

2024-07-02 00:00:00
青年文摘 2024年12期

听作家讲读经典名著,理解文学与人生。本期特邀作家胡竹峰品读《史记》。胡竹峰,作家,出版作品集《中国文章》《惜字亭下》《黑老虎集》《南游记》等三十余部,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丁玲文学奖、三毛散文奖、茅盾新人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原著精选】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作家品读】

《史记》:一卷山海星辰

文/ 胡竹峰

二十多年,书来书往,《史记》一直安放案头,零零散散翻,翻《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翻《留侯世家》,翻《伯夷列传》《淮阴侯列传》……这回读完《史记9a9f7a7049ec0d51d19577d0d9659a04669dda9a1309d868241676bc5c1135d5》,突然觉得此书宜整看,整看得气,散读得意。《史记》不独宜整看,还得深读,深读得法,浅看则茫然则凌乱。

四十岁后,读古书只求三得,得气,得意,得法——得一点往昔气息,得一点字外意思,得一点先贤文法。

司马迁气魄浑厚,仿佛凝聚有青铜礼器力量。《史记》一书,不独示人之作,也是祭天之书,礼地之辞,醒世之言,写法一言九鼎,没有王顾左右,从来一锤定音、言之凿凿,读来令人神往,后世少见那般果断与刚毅了。金圣叹以它为第一才子书,的确是第一才子书,又岂止是才子书。

《史记》者,记史也。很多人说书中所录半真半假,不可全信,年代太过遥远的往事,有些像神话,有些像传奇,但毕竟有汉朝人心相。那些过于夸张的行文,或许与史实相距甚远,经过司马迁的笔,却成为本源,白纸黑字流传了两千年。史实者,实也;传奇者,虚也。如此虚虚实实,虚实相合,才是天地之道,才是文章之道。

通览《史记》,刀光剑影交加,明枪暗箭交加,阴私阳谋,写满兴与亡,成与败,生与死,看得人心里几度秋凉,怅然若失……(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