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含晴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回应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架构方式的不同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形式和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络社会是由节点构成的网状社会,去中心化、扁平化、延时性、跨时空性和平等性是它的显著特性,随着网络社会日臻成熟,网络关系成为新的交往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及时性和客观性,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虚拟空间的特殊性,主体可以借助网络社会这一特殊的生存工具进行多维度的传播,而不再仅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在空间维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再是单一固定性的:例如在网络社会中,主体可以借助不同的网络平台同时对多个客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不再受限于一定空间的束缚。在时间维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打破传统时间的限制,进行跨时间的活动:例如基于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提前录制课程文件、可以课后回复客体,如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网络课程,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范围,可根据自身时间合理调节。随着网络进程的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主体的回应相比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明显的变化,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从新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出发,真正达到了主体和客体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共存、共进、共享的良性循环。
第一,世界观维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方法论,在生活中就会有相对应的行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通过网络社会这一载体,运用自身的智能储备对客体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和引领,受教育者即客体在施教者即主体的影响下学习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从而对自身的价值体系进行调整,排除非主流思想的干扰,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当代主流思想文化,通过世界观认同,使自己理念行为保持一致,对主体做出积极肯定的回应。
第二,人生观维度。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社会关系不同,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这一切不能危及国家利益,人生观不仅是对自身的负责和规范、同时在网络社会的大环境下,依托网络技术载体而形成新的传播范围,对他人的人生观产生影响。我们要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根据个人的理想爱好,确定适合自身的人生目标,并且根据实践不断进行阶段性的调整。
第三,政治观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即狭义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对主体的回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在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观念,鱼龙混杂的理念,客体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和正确的政治观,从而约束自身的行为,端正自身的思想;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传播性的客体,不仅应该自身消化吸收而且应该传播到社会网络中的每一个客体中,客体与客体之间各种思想相互交融,这使客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知识技能进行传播交流,因此客体政治观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客体自身的行为,同时也会产生一定政治传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培养共同的政治倾向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四,道德观维度。网络技术的更迭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带来转变同时也对我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网络行为评价的主体,因此我们应该规范自身行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避免陷入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每个人都严于律己、规范自身行为,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切实增强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
客体对于主体的回应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进一步探索客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构建新型主客体关系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中心任务,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提高教育水平,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后备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