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2024-07-01 10:06马心怡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敌后抗日战争战场

马心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第23课。本课分为四个子目,重点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熟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学习历史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相关内容,能够基于初中基础进行提升训练。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地位以及对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理解得不够深刻。因此,笔者在讲授过程中会注意取舍,争取重难点问题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

通过地图和时间轴梳理抗战相关史实,知道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开展和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发生的重要事件。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图片、材料分析和教师讲述,除了知道基本史实外,重点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3.唯物史观。

通过图片、材料等理解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人民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4.家国情怀。

明确国难当头,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937年,中日军事实力悬殊,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胜利。

2.国家危殆,个人岂能平安——全民族抗战。

(1)用视频承接上课,引出全民族抗战。

(2)联系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关史实,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测。

(3)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4)引入左权、沈尔七的书信,让学生感受到普通人在民族存亡之际奋不顾身的爱国情怀。

(5)用图片和文字史料让学生感受到参加抗战的是全体中国人民,也让学生了解到抗战不只是上战场杀敌,救国途径有很多,这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通过以上内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全民族抗战的真正含义。

3.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

(1)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简要说明国际友人对中国的帮助,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归纳中共七大的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所做的准备。

(3)利用时间轴和图表,合作探究,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4)用视频让学生看到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在抗战精神指引下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鼓励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5)布置课后作业:寻找家乡的抗战痕迹,或给抗战中的平凡英雄写一封信。

4.课堂小结。

(1)国家危殆,个人岂能平安——全民族抗战。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三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海外战场。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2)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所以教学重点就放在了重点问题分析和情感渗透上,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只是一笔带过。这是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敌后抗日战争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抗日战争(第一卷)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
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
奋勇战敌后 担当主力军——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中原敌后抗战的李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