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2024-06-30 12:22黄迎春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2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极性分子

黄迎春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点,这一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选择这一主题作为案例,有助于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理论知识的重难点。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在“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分子的空间结构”这一主题与许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紧密相连。教师选择这一主题作为案例能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教师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这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及其重要性,包括分子的形状、键角、极性等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空间结构的能力。学生需要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从而验证理论知识与实验观察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责任感,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在科学实践中尊重他人意见的价值。学生应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经验,包括熟练使用各种化学实验器材、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以及能够独立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提出实际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糖在热水中更容易溶解吗?

学生1:可能是因为温度影响了分子的运动速度。

教师:没错,温度确实会影响分子的运动速度。但除了这个原因,你们是否想过还与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关呢?其实,分子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程度。例如,如果分子的空间结构使它们更容易相互结合,那么溶解度就会更高。你们觉得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如何影响溶解度的呢?

学生2:可能是分子的形状、大小和极性等因素影响了溶解度。

教师:非常好!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不同分子空间结构对溶解度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分子进行实验,观察它们的溶解度,并分析原因。

小结: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与分子的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实验器材和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梳理环节

在“分子的空间结构”一课的知识梳理环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巩固所学内容。以下是具体的梳理内容(见表1):

教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你们的掌握情况。

学生(齐声):好的,我们准备好了。

教师:什么是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生1: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指分子在三维空间中的排列方式和形状。

教师:很好。那常见的分子空间构型有哪些?

学生2:常见的分子空间构型有直线型、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八面体等。

教师:很好。这些构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什么是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学生3:这些构型的形成是由于分子中电子的分布和键角的影响。

学生4:极性分子是指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是指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

教师:非常好。那么,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学生5: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较低的沸点,而非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和较高的沸点。

学生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等。

教师:非常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可以看出你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学习态度,深入思考和掌握化学知识。

小结: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学生可以明确知识梳理的方法和要求,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小组实验讨论环节

教师:现在,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更深入地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每个小组都将获得一组分子模型和一些材料,你们需要利用这些材料组装出不同的分子模型,并讨论它们的空间结构特点。

(小组活动开始,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组装模型,并展开热烈的讨论)

小组A:这个模型是直线型分子,看起来很简单。

小组B:但是我们这个模型是四面体结构,有四个角和六个面,感觉它很复杂。

教师:(走过去)你们觉得这两种结构有什么不同?对物质的性质会有什么影响?

小组A:直线型分子比较简单,可能比较稳定。

小组C:四面体结构有更多的面和角,可能更容易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导致化学反应更快。

教师:非常好!你们的观察和思考都很到位。分子的空间结构确实对物质的性质有着深远的影响。那我们再思考一下,除了直线型和四面体,还有哪些常见的分子空间结构呢?它们又分别有哪些特点呢?

(小组继续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引导思考)

教师:经过今天的实验和讨论,大家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

小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教学,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学生观察了不同分子模型的空间结构特点,并探讨了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讨论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分子空间结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归纳与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与之前的学习经验相连接,并思考它们在未来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探讨了分子的空间结构,还了解了它们是如何通过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物质的性质的。那么,除了今天讨论的内容,你们认为分子的空间结构还与哪些生活现象或科学问题有关?

学生A:我认为,分子的空间结构对药物的设计和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药物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与其目标受体的结构匹配,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教师:非常好的观点。分子结构在药物化学中确实扮演着关键角色。那有没有同学可以给我们举一个科学研究中利用分子空间结构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呢?

学生B:在材料科学中,研究者通过调整分子的空间结构,可以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如高强度的合成纤维或者新型的催化剂。

教师:非常棒,这表明了分子空间结构的知识在新材料的开发中的重要性。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每个小组都观察和构建了不同的分子模型。在这个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学生C:我们在尝试构建四面体分子模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要准确表示出分子中原子的相对位置。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分工协作,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师:很好,这说明了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那么,在今天的讨论和实验中,你们还有什么收获或发现吗?

学生D:我发现,通过实验和模型的构建,我能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这使我更加感兴趣,并激发了我的探究欲望。

教师:这正是我们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让理论知识生动化、直观化。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和学习了这一概念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对分子空间结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操作有效:通过实验,学生能直观地观察不同分子模型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理解。

3.师生互动良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流畅,教师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待改进之处

1.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在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分子空间结构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深化。

2.实验材料有限:由于实验材料有限,部分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等待现象,影响了实验进度。未来可以考虑增加实验材料或优化实验安排。

3.讨论时间不够充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示讨论时间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展开讨论。未来可以延长讨论时间或优化小组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中学)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极性分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分子的扩散
跟踪导练(四)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表用无极性RS485应用技术探讨
一种新型的双极性脉冲电流源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