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 邱建钢
摘 要: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关键期,系统分析我国备战巴黎奥运会的现局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备战的纾困路径,对提升我国整体备战参赛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备战巴黎奥运会的困境与路径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百年变局”节点内巴黎奥运会取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宏观层面:“十四五”时期筑牢体育强国转型根基;中观层面:乘势而上夯实竞技体育事业的硬实力;微观层面: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备战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复杂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竞技体育的激烈性、特殊奥运备战周期的挑战性、世界反华意识形态的冲突性。针对上述备战困境,提出了对应纾困路径,战略布局:研判形势,守正创新;体制赋能:政策整合,机制协调;技术驱动:科学训练,科技引领;资源供给:资金提升,条件升级;团队攻关:集体聚力,体系保障。
关键词:巴黎奥运会;备战;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4)03-0052-08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hinas Dilemma and Path in Preparing for the Paris Olympic Games
WEI Bo,QIU Jian-gang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in the world today,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preparing for the 2024 Paris Olympic Gam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of Chinas preparation for the Paris Olympic Games, and put forward a relief path for targeted prepa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Chinas overall prepa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level.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uses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 to discuss the dilemma and path of preparing for the Paris Olympic Games.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victory of the Paris Olympics in the “Centennial Changes” node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t the macro level: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t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sports power, at the meso level: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situ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hard power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at the micro level: to enhance the peoples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and pride.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of preparing for the Gam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intensit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ports, the challenge of the preparation cycle for the Special Olympics, and the conflict of anti-China ideologies in the world. In view of the above-mentioned predicament of preparing for war, the corresponding relief path and strategic layout are proposed: study and judge the situation, keep the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Institutional empowerment: policy integration and mechanism coordination; Technology-driven: scientific tra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ing; Resource supply: capital improvement, condition upgrade; Team research: collective cohesion, system guarantee.
Key words:Paris Olympics; Prepare for war; Plight; Path
奥运会备战工作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竞技体育实力、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为国争光的基础[1],科学可行的备战工作对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型意义重大。2021年8月8日落下帷幕的东京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获得38枚金牌、88枚奖牌,追平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一举扭转自29届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成绩逐届下降的颓势,并满足了国人对东京奥运会特殊的民族期待。“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将由改革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将要举办的巴黎奥运会是向国际展示我国竞技体育硬实力的舞台及国内体育事业改革成果的考核,此举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应如何面临“巴黎”大考,是亟待审视的重要课题。
总结东京奥运会备战的竞赛过程中的制胜优势与短板不足,研判巴黎奥运会参赛的现实困境与多重挑战,围绕运动员创造最佳竞技状态来提供战术方略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意见,对全面提升我国竞技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竞技体育备战巴黎奥运会的现实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演绎、归纳、比较、综合等逻辑学方法对所获得的文献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时变化的国际竞技体育发展态势,全面客观解析我国面对巴黎奥运会的现实困境并提供纾困路径,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奥运会备战工作建言献策。
1 “百年变局”节点内巴黎奥运会取胜的战略意义
1.1 宏观层面:“十四五”时期筑牢体育强国转型根基
“十四五”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明晰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任务。新时代意味着新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体育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求与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3]。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进程之中,如何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作用?竞技体育是独特的表现方面。全球化表征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竞技体育的标志性事件之一[4],是集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种要素于一体的当代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5],不仅是世界各个国家展示综合国力的“窗口”,而且能作为“进度尺”来集中、客观反映我国体育强国事业的建设进程,体现国家意志。进一步细化来说,竞赛前奥运备战组织管理是对一个国家以实现特定战略为目的的竞技体育动员能力的综合检验[6]。
其中,奥运取胜,于“外”视角,作用于举国体制外,形成示范效应,积极引领“体育强国”“全民健身”“体教融合”等要素进行横向拓展,构成“外部的牵引力”;于“内”视角,作用于举国体制内,形成助力作用,加速驱动“科技冬奥”“竞赛体系”“体育产业”等要素纵向延伸,构成“内部的推动力”;“内推”“外拉”共同着眼于一个“大国转强国”基点发力,在“十四五”时期筑牢体育强国根基。如:东京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冠军马龙、女子重剑冠军孙一文等出席“时代精神耀香江——《东京2020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与市民有约》”活动,分享拼搏历程和动人故事、进行交流互动,增进内地与香港间体育领域的人文交流。
1.2 中观层面:乘势而上夯实竞技体育事业的硬实力
在积极应对“奥运延期”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国在东京奥运会中获得38枚金牌、88枚奖牌,成绩前八名的人才厚度不断提升,金牌奖牌面不断扩大,重返金牌榜第二名,有效遏制了奥运竞技运动成绩逐届下滑的态势,顺利实现了比赛成绩和道德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圆满达到了“十四五”时期开局之年竞技体育事业的奋斗目标。东京奥运会中运动员稳健的竞技表现,得益于“4+1”特殊奥运备战周期中应对新环境、新挑战的新思路、新举措,更要归功于把竞技体育事业放在国家战略的新理念、新思维去考虑。东京奥运会延期所留下的竞技体育资源配置的组织保障调整等方面的应变机制,为巴黎奥运会备战方案的设计提供现实的经验。东京奥运会中优势项目竞技表现突出所反映出延期背景下竞技体育所辖范围内的“新举国体制”,为巴黎奥运会多备战主体进行协同合作提供了共治模式。运动员竞技状态稳定发挥所表现出背后运动训练中“科技助力”到“科技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巴黎奥运会战略抉择、原因分析及科学决策提供了数字化技术支撑。
在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中,以奥运会统筹备战为契机,以贯彻竞技体育发展新理念为出发点,切实提高运动员/队的竞技能力和比赛水平为根本,竞技体育事业高效协调发展为核心,战略规划、体育法规为重要保障,竞技体育的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机制的创新、多元主体后备人才培养为落地抓手,推动竞技体育的数字化的变革与转型,构建起覆盖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竞技体育新发展格局,助力竞技体育高质量的发展,乘胜而上夯实竞技体育事业的硬实力,是“巴黎取胜”的重要战略意义,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如:各个单项协会的奥运备战小组进行牵头,要在科技攻关的同时,强化项目攻关,注重省级层面的系统训练以及加强赛区信息的收集[7],建立并完善以项目为主导的竞技体育一体化信息情报共享集成系统。
1.3 微观层面: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国家自豪感
“四个自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之核、理想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梦”建设对全国人民精神状态的总要求[8]。竞技体育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在“四个自信”的精神内核指引之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奥运备战工作一方面表现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戮力同心的磅礴力量[9],增强民族自信心。全世界面临着空前的未知与挑战,奥运匹克运动所展示给世人的顽强拼搏、挑战极限的精神将极大地鼓舞全世界人民与中华民族儿女携手共进。另一方面, “为国争光”是党和人民赋予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神圣使命,同时“巴黎取胜”也是在新时期奋力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社会责任,运动员不畏险阻的刻苦训练与优异的竞技表现、成绩能够打破社会上出现的迷茫、失落及无所适从的心态,并为广大国人注入在追求人生理想、克服生活困难的过程中注入勇气和信心,唤醒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尊。
奥林匹克赛场的竞技已经不在是单纯的个体之间、不同族群之间的竞争[10],而是民族国家通过竞技体育手段在综合国力方面的角力,奥运奖牌与运动成绩更是直接代表着一个民族国家在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能够带给国人直观的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性动力。
如:苏炳添于2020东京奥运会中,在极富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田径百米比赛中,半决赛中表现出983s优异成绩,创历史性的闯入决赛,并获得第六名[11]。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社会舆论热点和文化环境氛围中注入了新时代中国逐梦人的正能量,激励广大民众积极进取、勇敢追梦。
2 “动荡变幻”世界中巴黎奥运会求胜的现实困境
2.1 复杂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逆全球化势力在竞技体育领域不断渗透,“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多个复杂性国际事件已经严重掣肘国际性赛事的开办,许多欧洲体育联赛的举办时间、赛制充满变数[12]。为更好保证赛事卫生条件,众多国家、体育组织及机构采取了动态调控手段限制/延期或取消聚集性体育赛事。复杂国际社会关系与各国动态防控措施,让2024年即将举办的巴黎奥运会在的叠加将为“办赛方”与“参赛方”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2.1.1 奥运赛事组织安排的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爆发后,新赛季的乌克兰足球超级联赛就因战争影响而中断数月,原计划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欧冠决赛也被取消。受“巴以冲突”的影响欧洲杯预选赛(以色列作客科索沃)比赛时间一直徘徊未定。奥运会作为世界体育盛会,其组织规模及管理难度不言而喻,复杂国际事件与动态卫生防护背景下使策划承接、协调管理、人员调配、宣传保障的奥运赛事筹办工作愈发艰难,巴黎奥运会是否如期、有序、绿色的举办仍是变数。
2.1.2 奥运备战依赖资源的不确定性 疫期奥运备战绩效取决于训练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保障,是人的社会性和体育的公共性所决定的[13]。在训练资源中,战争复杂国际关系下诸多外籍教练员无法现场进行执教,高层次、高级别的海外与国内竞赛能够帮助训练主体人员行动受限,如俄罗斯优秀排球教练员叶凡诺夫·丹尼斯·瓦列里耶维奇在俄乌战争中牺牲。社会资源中,对社会支持及依赖的运动员,战争等复杂国际关系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会造成运动员心理疲劳、社会环境助力下降等负面影响,如:卫生管控下的长期与家庭隔离。
2.1.3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不确定性 马特维耶夫定义的“竞技状态”是在运动员的整体训练程度达到相当高的基础上铸成的“上层建筑”[14]。运动员通过完整、系统、科学的训练过程提升才可以提升“训练程度状态”。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训练系统性难以保障,个人/团队项目的运动员训练质量难以达标,训练过程未能完全遵循人体生物节律、超量恢复原理基础上所建立的“竞技状态”形成客观规律[15],“竞技状态”形成的不确定性增加,运动员“高峰状态”持续时间断[16],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将大大折扣。
2.2 国际竞技体育的激烈性
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竞技体育对各自本国现代化建设的多维功能,在巴黎奥运会周期中已经开始提前布控、科学规划竞技体育的发展,支持本国运动健儿在赛场争先,以期形成引领示范效应促进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更好、更快的发展来提供新的动力。在此背景下,巴黎奥运赛场竞争更加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政策、资金、科技方面尤为突出。
2.2.1 备战政策倾斜 政府在统筹奥运备战的作用不断增强,结合型的竞技体育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国际趋势[17]。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主导型奥运会备战管理体系中,在每一奥运周期都将颁布以保障“取胜”为目的政策,组建竞赛权益保障部门和应急指挥团队,旨在为运动员提供安全、关怀、人道的政策保障。如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美国奖励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员法》,对2016年1月以后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取得的将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2.2 备战资金提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竞技体育强国普遍增加财政拨款、运动员资助保障、成绩奖金提升备战资金的支援[18]。英国体育局(UK Sport)与英国体育理事会通过财政拨款与国家彩票投入232亿英镑在3年的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中,平均每年的备战资金为7 740万英镑,比较在东京奥运会的投资增加44%。备战资金的提升,无疑给运动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备战软件及硬件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切实满足竞技体育主体及相关工作人员科研所要求物质材料及生活所需。
2.2.3 备战科技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19]。东京奥运会赛场已经充分的展示出科技驱动竞技体育发展的巨大优势,世界各国都已经视科技要素作为加快驱动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引擎。如日本奥委会及竞技体育行政主体文部科学省于2022年6月宣称在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中将积极推动仿生系统、大数据分析、复杂脑网络分析、视频技术分析等先进科学技术与运动员的训练深度融合,在伤病防治、体能监控、训练效益等方面给予备战主体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2.3 特殊奥运备战周期的挑战性
2020年3月24日,国际奥委会(ICO)联合东京奥组委宣布:受新型冠状肺炎影响全球蔓延影响,原定于7月24日举行的第32届夏季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举办。我国竞技体育备战训练体系是以4年一届奥运会为时间节点进行规划布局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安排,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延长至5年,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缩短至3年,使得原有“基础—提高—稳定—突破”的4年奥运备战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实践要求,特殊奥运备战周期中将出现诸多前所为有的挑战及危机。
2.3.1 备战时间紧迫 首先,3年奥运备战时间周期前所未有,我国过往备战模式及经验效力不足,既往训练及参赛安排不合适现实所需,现实情况需要备战主体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不同项目的竞技特征做出适宜的战略决策与战术决定,备战容错率大幅降低。其次,在国内外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训练质量既要考虑可能受到外界不可控因素影响,又要兼顾内部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与最佳竞技状态培养的时间节点划分及训练计划设计,备战过程控制难度大幅增加。
2.3.2 多项赛事裹挟 必要数量的高质量比赛有助于提升竞技状态和引导最佳状态的发挥[20],比赛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一方面,运动员需要参加相关竞赛迎合奥运赛制,从而获得参加奥运会的“入场券”[21];另一方面,运动员意图通过参加不同水平的竞赛来提高自身承受负荷的强度,检查自身现阶段竞技状态和目标竞技状态的差距,来调整、完善训练计划。然而,因不可抗力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延期至2023年举办、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延期至2022年举办等,2022—2023年期间也将举办不同项目的世界杯、锦标赛、挑战赛、洲际赛等多项国际赛事,在时间维度上多项赛事叠加裹挟于巴黎奥运会开赛前期,这一情况使得运动员根据赛事价值取向有选择的参赛增加难度系数。
2.3.3 成才难度加大 我国奥运会参赛任务既着承担着赛场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的使命,又承担修善及调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识别和锻炼后起之秀的培养任务。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双重任务的叠加,使3年巴黎奥运周期运动员的成才形势较比往届将更加严峻。培养一名奥运冠军选手,要遵循运动员成长规律,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竞技特征针对性精准培育。有研究表明,我国优势项目技能主导类准确性项目需331年“锻造”出冠军,而体能主导类体能项目大多需要4~5年时间培养一名冠军运动员[22]。现在现实备战的情境下,我国奥运备战需在既定时间范围内,根据运动项目的竞技要求及成才规律,分类打造不同项目的“冠军模型”难度加大,使整个备战体系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运动员成才理念同频共振的负担增重。
2.4 世界反华意识形态的冲突性
在“逆全球化”的大国博弈世界政治背景下,奥运会作为最具政治影响力的体育事件[23],不仅代表世界人民对和平、友谊、团结的美好祝愿,也夹带着政客传递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进行舆论渗透的企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利用其政治影响力施压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联合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等,为我国奥运竞赛施加阻力,已达到其在体育领域抑制我国伟大复兴、民族崛起的意图,反华意识形态的冲突性加剧。
2.4.1 地缘政治加剧 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直到1984年中国才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但是仅仅经过1/4个世纪,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获得金牌48枚,位列金牌榜第一名,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在地缘政治的论说视角中,政治与奥运会的“链接效应”在国际领域早已是不言而喻。国际格局和秩序在外界狭隘的“利己主义”“保护主义”影响下加剧动荡,世界和平与安全遭受威胁与挑战,导致社会各方面政治化[24]。在北美、西欧资本主义为首的反华势力“抬头”的舆论环境下,我国在欧洲大陆参加巴黎奥运会中的竞赛判罚、后勤保障、环境影响等遭到歧视与打压的可能性加大,届时可能出现“独木难支”的窘境。
2.4.2 竞赛设项冲突 其一,巴黎奥运会竞赛开设项目中,我国六大优势项目乒乓球、射击、举重、跳水、体操、羽毛球共计设项59项,与东京奥运会的65项相比,各小项金牌占比均有下降。首当其冲的为举重,东京奥运会中举重项目共获得7金1银的优异战绩,而巴黎奥运会中举重由原来的14个男女组别的小项缩减至10项,我国奥运优势项目被缩减。其二,我国在东京奥运会中获得38枚金牌,其中28枚来自多偏重技巧类的六个优势项目,占比达到74%,几乎达到四分之三的总设项份额;然而巴黎奥运共计327小项,其中我国体能类竞争力薄弱的小项共计147项[25],占比达到449%,我国奥运的弱势项目被增加。其三,优势项目田径男子50公里竞走和获得东京奥运会获得冠军的帆板项目被取消,体操项目的规则被修改。开设大项霹雳舞、滑板、冲浪、竞技攀岩中新增12枚金牌,12个小项中我国尚未具备冲击金牌甚至前三名的运动员,东京优势延续难度剧增。
2.4.3 反兴奋剂权力误用 2020年12月14日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宣布撤销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SA)宣布撤销 CAS 对中国运动员孙杨的禁赛处罚,原因是 CAS 仲裁小组中的一名仲裁员存在文化偏见与民族歧视[26]。国际兴奋剂危机从来不是单纯的体育危机,而是价值取向、经济利益、大国地位、竞技优势杂糅的中国与外国博弈的体育政治危机。据俄罗斯黑客披露[27],兴奋剂豁免制度存在漏洞,53 名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英国运动员利用兴奋剂豁免权服用被允许的药物。在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观偏见的影响下,欧美国家主导下的国际反兴奋剂检测组织会对中国运动员产生负面认知,以此来增加参赛条件与提高参赛要求来“长臂管辖”中国运动员顺利参赛与完赛。
3 “以往鉴来”导向下巴黎奥运会制胜的纾困路径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的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内外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全球体育秩序与体育赛事受到严重影响。而2024年恰恰作为夯实体育强国“四梁八柱”的重要时间节点,竞技体育事业责任重大。为此,我国备战主体应积极主动出击、主动作为,以巴黎奥运会为聚力导向,明晰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明晰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总结经验,整合资源,化“危机”为“转机”,以求巴黎制胜。
3.1 战略布局:研判形势,守正创新
研究现今巴黎奥运会竞技格局,判断国际竞技体育发展态势。东京奥运会竞赛场反映各国的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已有竞技格局“重新洗牌”的信号,恰如其时,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发布了《奥林匹克2020+5议程》,而巴黎奥运会作为该议程发布的第一届奥运会,时局瞬息万变,其政策精神指引必然影响着旧有竞技格局向新生竞技格局的转变。备战主体及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东京奥运会中规则解析、情报收集、环境适应、时间安排的制胜经验,领会贯彻“走出去 引进来”的奥运战略、科学训练理念、集成创新理论、“赢”的思想指引,科学判断巴黎奥运会各国竞争态势和水平、项目导向下主要竞争对手、备战的优/劣势及侧重点,切实做到既“埋头实活”,又“抬头看路”。
坚守历届备战优良传统,创新带来竞技实力突破。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备战过程中教育运动员牢牢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及实现自我突破的信念。第二,坚定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备战自信,强化政府主导下备战资源的调配与市场机制相匹配,进一步释放举国体制的效能,同时积极调动省(市)、高校、企业、社会、各人参与奥运备战工作中去,整合奥运备战资源以最大可能实现“靶向供给”;第三,以“新增项目”(霹雳舞、滑板、竞技攀岩、冲凉)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引援机制,迎合青少年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人才厚度;深挖我国优势项目的制胜规律,科学探求世界各国奥运会冠军成才规律,以此为范例进行成功经验迁移下的精准培育。
3.2 体制赋能:政策整合,机制协调
提升政策协同,整合备战主体联动互助。首先,备战相关单位、个人深刻学习《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国家体育总局奥运备战等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领会政策精神内涵,明确备战谋划布局。其次,备战主体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清楚“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去为谁做?”,明确备战目标,分解备战任务,解决备战问题,提高备战效率,提升政策协同聚向效力,整合备战主体联动互助,实现各备战主体目标诉求统一,达到备战“1+1>2”的效益目标。最后,纵向梳理我国竞技体育政策演变,横向学习比较竞技体育强国政策优劣势,以我国特色奥运会备战竞技体育机制为基点,在宏观备战政策指引下,使奥运备战事业“促改革”“提效益”。
提高机制效率,协调运行机制上下统一。第一,“明渠纵横”,探查过往奥运会备战流程中相关主体的运行机制及流程所存在问题,分析既有问题的行政责权、归属范围,提出奥运会备战效率提升的改革方案,贯彻落实方案要求并提高备战管理水平及执行力,进行公正选拔组队,保证最佳竞技状态的运动员参赛。第二,“引水入渠”,吸收社会、高校、企业等的社会资源,“嵌入式”融入奥运备战系统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体制内外共建联办,提升举国体制的运行效率,协调备战统筹运行机制,实现奥运备战“宏观设计”“中观政策”“微观个体”的上下统一[28]。第三,“水到渠成”,能否协调多方备战平台运行是提高运动员系统完备训练的关键所在,在风云变幻的竞技赛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办队模式,来持续保持奥运备战体制、机制的活力,全面推进扁平管理模式。
3.3 技术驱动:科学训练,科技引领
科学思想引导中质性认识与量化分析结合运用,提高为不同目的服务的训练质量与效率。第一,在竞技能力方面,通过质性认识总结我国优势项目训练规律与制胜规律的研究,运用量化分析将已有备战成功经验与理论成果转化为可精确操作的训练手段,提高训练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竞技能力。第二,在比赛能力方面,比赛能力是竞技能力的“上层建筑”,竞技能力是“本”,比赛能力是“击”,以实战的标准、环境、强度要求训练的标准、环境、强度,科学客观判断比赛中的形势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在动态复杂环境下发挥的稳定性。第三,在竞技状态方面,以“运动员为中心”科学化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专项化、个性化训练,以比赛目标时间节点,遵守能量代谢特征、人体适应规律等来进行“填充倒叙式”安排训练计划并监控竞技状态变化。
科技引领指导下训练数据的收集利用,加快科学规律与训练实践深度融合。首先,承接东京奥运会科技助力训练的成功经验,以奥运科技公关为导向,进一步构建高科技辅助训练体系,统筹安排科技设备、科技场馆等要素,加快运动科学研究成果助力训练实践的转化速率、缩短转化周期。其次,国家队层面要利用可穿戴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数字化训练仪器设备,努力实现训练和比赛信息数据集成反馈、分析、优化的“一体化”,做到训练流程的控制依据从“主观经验”到“客观数据”转变,实现层层推进、有理有据的提高训练质量。
3.4 资源供给:资金提升,条件升级
满足备战资金需求,增强待遇“软件”红利。首先,政府不仅要直接投入财政支持,在资金政策上开通绿色通道,而且要吸引更多投资主体去为奥运会备战工作做贡献,如社会资助、体育彩票、企业奖金、体育基金等,来夯实并拓宽奥运备战的资金来源。其次,基于运动员的现实生活保障诉求,切实提高奥运参赛的运动员备战训练待遇,在医疗健康、攻读学业、退役保障、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另外,充分考虑奥运会备战过程中“夺金争名次”任务困难层级,完善奥运成绩与绩效奖金相匹配的机制,激励运动员刻苦训练,调动训练备战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
升级训练条件水平,加强基础“硬件”设施。“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目前我们国家拥有12个总局直属训练基地,15个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74个国家单项训练基地[29],但是为达到运动员/队的备战训练要求,最大限度满足国家队的需求,现如今需要更多以服务运动项目为导向的高品质训练中心、复合训练基地、竞技表现分析中心等。建立奥林匹克项目训练中心、异训基地、高温/高湿/高原实验室,完善现有训练基地硬件设施的条件与功能升级,推进“科研、医疗、训练、保障”的一体化训练中心,降低伤病风险,提升训练质量,提高备战硬件设施利用效率,为奥运备战工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5 团队攻关:集体聚力,体系保障
多学科成员集体攻关,共同解决备战的重难点问题。第一,进一步优化奥运备战复合型团队组织架构,细化团队成员责任,配全配齐“训练、科研、医疗、保障、管理、心理”复合型团队成员,划分责任运动员,构建其“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绩效工作评价体系。第二,完善团队成员的工作机制,打造能够长期跟踪服务、系统保障的复合型团队,针对我国复合型团队靶向聚能水平较低、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竞技状态监测水平不高的情况,完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提高团队作协水平,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第三,提升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复合型团队的重视程度,提高团队成员工作“话语权”,建立和谐融洽的复合型团队工作氛围,避免单一决策的误判,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
坚持“新型举国体制”制度自信,增强奥运备战体系的保障能力。首先,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构建高效率组织机制,形成决策权、指挥权、协调权为一体的合力优势,优化国家、社会、市场体育资源分配,协调多方备战主体的安排,分层实现奥运政策落到实处,逐步培优培强。其次,针对强势项目、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提前进行竞技体育战略性布局,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统筹安排和精准施控的制度优势,对“争金点”“夺牌项”的项目及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保障,切实满足其具体所需。最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卫生防疫、训练保障、奖金待遇、伤病退役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保障,人性化的服务。
4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体育事业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之中去谋划”,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在备战第33届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队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我国竞技体育界及相关行政部门应立足“客观实然之困”,采取“主观应然之举”,在国际标志性的奥运体育赛事中,以切实提升奥运成绩为目标,坚定新时代竞技体育文化自信,严密设计奥运备战计划,处理好训练竞赛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发挥我国竞技体育制度优势,全力以赴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大国博弈竞争日益竞争激烈格局中,再塑“中国辉煌”。
参考文献:
[1] 杨国庆, 叶小瑜, 彭国强, 等. 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战略思路与体系构建——基于中外奥运备战经验[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9, 43(1): 57-64.
[2] 杨国庆. “十四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创新路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1, 55(1): 5-12.
[3] 付求勇. 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体育学刊, 2022, 29(4): 1-7.
[4] 郝姝媛,张宏宇,张贵海.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动因、演进规律与未来趋势——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1 (4): 51-57.
[5] 任海. 论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 2006(1): 4-6.
[6] 苗向军. 我国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7.
[7] 杨国庆.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困囿与纾解方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6(1): 1-9.
[8] 周晓琴.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培养路径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6): 74-77.
[9] 李旺林,王润斌. 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意蕴、价值导向与践行路径[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1 (1): 52-60.
[10] 王智慧, 杨冠强, 吴欣蓉. 奥运金牌“生产”的社会逻辑——浸染、幻象与备战中的运动员身体参与过程[J]. 体育与科学, 2021, 42(5): 8-19.
[11] 张志华,李松梅. 世界田坛竞争格局与中国田径竞技表现分析——以东京奥运会田径成绩为例[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1, 39 (6): 86-90,96.
[12] 彭国强. “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形势分析、现实困境与创新方略[J]. 体育科学, 2023, 43(4): 3-13.
[13] 余福海. 疫情背景下的东京奥运会备战不确定性管理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0, 54(7): 29-34,40.
[14] 马海峰, 吴瑛. 基于“竞技状态”的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6(3): 39-49.
[15] 魏博. 整合分期理论视域下赛前竞技状态调控新路径的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八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汇编(专题报告). 成都体育学院,2022: 2. DOI:10.26914/c.cnkihy.2022.06989.
[16] 顾季青,田麦久. 从备战多哈亚运、北京奥运的实战出发谈统筹调控我国优秀运动员峰前状态的训练学关系[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 122-124.
[17] 刘威, 谢慧松. 美英俄日竞技体育发展经验及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 2020(12): 44-50.
[18] 刘文昊,冯鑫,胡海旭. 东京奥运会延期下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应变举措及对我国奥运备战的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0, 37 (6): 641-647. DOI: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20.06.001.
[19] 赵吉峰, 邵桂华.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模拟仿真[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6(3): 50-61.
[20] 邓万金. “以赛代练”与“以赛带练”的哲学思辨及应用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8 (3): 107-112. DOI:10.15942/j.jcsu.2022.03.017.
[21] 魏博. 从29~32届奥运会参赛标准看我国田径的发展与世界的差距[J]. 福建体育科技, 2021, 40 (3): 55-58.
[22] 胡海旭, 杨国庆. 中国奥运冠军成才的时序特征[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5(3): 8-18.
[23] GRIX J. Sport Politics and the Olympics[J].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2013, 11(1): 15-25.
[24] 金文瑞,陶于. 后疫情时代奥林匹克运动改革趋向与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 2022(5): 22-28.
[25] 杨国庆. 中国备战参赛东京奥运会的制胜优势与经验启示——兼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备战形势与基本方略[J]. 体育科学, 2021, 41(12): 18-29.
[26] 杨茜,郭晴. 框架中的对弈:中美孙杨仲裁案报道的修辞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育新闻传播分会). 成都体育学院,武汉商学院,2022: 3. DOI:10.26914/c.cnkihy.2022.003849.
[27] 张曙光. 新时代国际战略环境下我国备战奥运会策略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育信息分会).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2022: 3. DOI:10.26914/c.cnkihy.2022.009723.
[28] 吕和武, 吴贻刚, 辜德宏. 国际竞技体育政策分析及中国发展路径研究[J]. 体育科学, 2019, 39(8): 12-21.
[29]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公布国家体育训练基地考核结果的通知[EB/OL].[2017-08-26]. http://www.sport.gov.cn/.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编号:22XTY012)。
作者简介:魏博(1997-),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通信作者:邱建钢(1965-),男,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