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9日,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前身“政务院专家工作局”正式设立。70年来,从大批苏联专家来华援建,到改革开放后的“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再到现在的“绿卡直通车”,中国人才引进与交流的步伐始终没有停下。而1984年来华的联邦德国(西德)人威尔纳·格里希,是中国改革开放引进的第一位“洋厂长”。
毛遂自荐做厂长
1949年,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回国时,200多位苏联专家随行来到北京。在周恩来提议下,1953年政务院下设专家工作组,同时,设“专家工作办公室”和“专家招待事务管理局”,作为工作组办事机构。“一五”期间,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程,对苏联专家工作的重视被提到空前高度。
邓小平“七八谈话”后,中央书记处召开专门会议,作出“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千方百计地把海外可以利用的智力资源吸引到我国四化建设中来”。1984年10月,武汉与联邦德国杜伊斯堡市结成了友好城市,武汉希望通过该市邀请一批德国技术专家来担任国企技术顾问。受德国退休专家服务局派遣,63岁的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曾担任厂长的格里希来到了武汉柴油机厂。初到中国,他写出了26万字的咨询意见,核心就是,要明确岗位责任。他还毛遂自荐,提出如果让他当厂长,可以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改变工厂面貌。聘请外国人当国企厂长没有先例,也不是没有政治风险的。武汉市委决定“摸着石头过河”,聘请格里希担任厂长,任期三个月。
11月1日,格里希走马上任。不久,新华社两位记者来厂里采访这件改革新事,写了一篇题为《洋厂长的“三斧头”》的报道,刊登在新华社内刊上。文章写道,上任20天来,格里希按照厂长负责制的权限,对工厂积弊连砍了“三斧头”。全厂生产面貌开始改观,零部件一次合格率由85%提高到92%,装机由过去每小时30台增加到50台。11月30日,胡耀邦看到这份内参后批示:“将此件印成政治局参阅文件,加发中央各部门领导同志……现在,又是改革的大好时机,我的意见,这一次,千万不能抓不住要领。”因此,格里希的聘期延长到两年。这期间,该厂柴油机年出口量达5000台,创汇超百万美元。那时全国皆知,武汉出了个洋厂长。
1986年5月,格里希被授予在华永久居留资格。11月,他任期结束,返回德国。为表彰他在中德交流中做出的贡献,联邦德国政府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此后,格里希多次访华。1987年5月,中引办联络组组长、后担任外专局联络司司长的宋多经陪同他去海南参观考察。
改革友谊使者
“格里希效应”带动了引智工作。各地陆续引进了“洋厂长”“洋顾问”,仅武汉市通过德国退休专家组织引入的德国专家就有100多位。引智工作局面打开后,开始向多个领域推进,聘请专家和出国培训也从一些小项目逐渐转向与宝钢二期等重大工程相结合,专家的聘请方式更加多样化。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外专局领导密集拜访了中央各部委,并分赴各地了解对引智工作的需求。仅上半年,外专局批准派出的培训人员就超过年计划的77%,其中大多为各级领导干部。
外专局还报请国务院同意,对一部分外国老专家和有真才实学的著名专家聘任实职,如陈省身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爱泼斯坦担任《中国建设》杂志社主编,柯鲁克和伊莎白夫妇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顾问。还有一批专家受聘为大学系主任、杂志社编委等。生前,格里希30多次受到中国领导人接见。姚依林称他为“来自西方的文明使者”,朱镕基称他为“质量先生”。中引办和国家经委在武汉大学举办了有全国56位厂长、经理参加的“格里希治厂经验研讨班”,并授予他“荣誉教授”称号。
改革开放40周年时,格里希与松下幸之助、大平正芳、李光耀、萨马兰奇等10人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格里希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位‘洋厂长”。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宋春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