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024-06-30 12:32洪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2期

本节课聚焦于高中英语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这个单元以音乐为核心主题,探讨音乐作为一种普遍语言如何跨越文化界限,连接不同背景的人。本节课考虑到高中生普遍存在的英语阅读兴趣不足和自主阅读能力有待提升的现状,旨在通过音乐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师引入多元文化的音乐元素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及内涵。

3.提升英语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音乐跨越文化界限、沟通情感的魅力;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如略读把握大意、精读分析细节、通过上下文推断生词等。

教学难点:帮助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突破词汇和语法障碍,提升其英语阅读信心和能力;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跨文化探究兴趣,提高其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理解力。

三、教学过程

(一)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

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 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大家知道音乐有什么魅力吗?

学生A:音乐能表达我们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师:非常好!音乐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穿越时空、沟通心灵的力量。今天,我们就通过两位同学Alice和Harry的亲身经历,来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独特魅力。首先,请大家翻到课本第16页,看一看这两封书信的标题和配图。Alice的信标题是Butterfly Lovers,Harry的信标题是Country music,这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学生B:从标题看,Alice可能欣赏了一场小提琴音乐会,Harry则听了一些乡村音乐。

学生C:他们听的音乐类型不同,一个是古典音乐,一个是乡村音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教师:那么,Alice和Harry分别在哪里听音乐呢?请大家再看看两封信开头的称呼和日期。

学生D:Alice的信以“Hi Lucy”开头,说明她不在Lucy身边,可能是在中国,信末的日期是2月14日。

学生E: Harry的信写给Stephen,提到“Life here in Nashville”,说明他在美国纳什维尔,信末日期是3月2日。

教师:很好!通过这些细节,我们推测Alice在中国,Harry在美国,他们聆听音乐的时空背景不同。这暗示了什么?

学生F:虽然他们身处不同国度,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但音乐的力量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成为沟通的桥梁。

教师:正如大家所说,音乐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接下来,请大家把思路聚焦到Alice和Harry所听的音乐上。从标题上,你们能进一步推测他们听了哪两首曲子吗?

学生G:Alice提到“violin concerto”,我猜测她听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具体曲名还不清楚。

学生H:Harry没有明确提到歌名,但“songs of the countryside”让我想到乡村民谣,也许是美国乡村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教师:大家的猜测很有见地!看来要找出他们听的具体曲目,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信的正文。

学生(齐声):我们已经迫不及待要探寻Alice和Harry的音乐之旅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唤起文化共鸣的需要。)

(二)自主阅读,实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标题等的观察,我们对Alice和Harry的音乐之旅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请大家安静阅读这两封信的正文,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Alice和Harry分别欣赏的音乐作品及其文化背景。

2.思考两类音乐在旋律、歌词、情感表达等方面有何异同。

3.体会两位同学在聆听音乐后的感悟。

大家可以画出关键词句,批注在旁边,以便讨论时使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提出,我会巡视课堂提供帮助。

(学生自主阅读10分钟,教师巡视并解答疑问。)

学生A:老师,我对Alice信中提到的“Chinese Yue Opera”不太了解。

教师:越剧是中国的一种地方戏曲,多演绎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了解这一背景,我们更能理解《梁祝》所表现的凄美爱情和柔美旋律的文化底蕴。

学生B:我注意到Harry信中反复提到“hardship”“heartbreak”“hope”,这对理解乡村音乐有何启发?

教师:你的观察角度很独到,这些词反映了乡村音乐所表现的普通民众的艰难生活、情感创伤,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苦中作乐、绝处逢生的乐观情怀,成就了乡村音乐朴实无华而又充满力量的特质。

(学生继续阅读5分钟,完成批注。)

教师:大家都读完了吗?让我们回到之前的三个任务,逐一进行讨论。

教师:首先,Alice和Harry分别听了什么音乐?它们反映了什么文化传统?

学生C:Alice听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讲述了中国古代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首曲子融合了中国越剧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代表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成果。

学生D:Harry领略了美国乡村音乐,这类音乐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歌曲通常以吉他伴奏,歌词质朴,旋律简单易唱,体现了美国乡村文化的特点。

教师:分析得非常到位!可以看出,《梁祝》和美国乡村歌曲虽然来自不同文化,但都深深植根于各自的民族土壤,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教师:那么,在音乐风格上,这两类作品有什么异同呢?

学生E:《梁祝》旋律优美抒情,时而柔美舒缓,时而激昂悲壮,像是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乡村音乐旋律质朴简单,容易上口,更接近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

学生F:《梁祝》歌词通过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凄美爱情,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对自由的渴望。乡村音乐歌词多描述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波澜,反映社会现实,但也充满人性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师:你们的比较分析很精彩,揭示了不同文化风格下音乐创作的特点和内在精神。

教师:最后,我们来看Alice和Harry听完音乐后有何感悟。这对他们理解不同文化有何启发?

学生G:Alice被《梁祝》所表现的跨越时空的爱情所打动,同时也意识到这部作品融合中西音乐元素的独特魅力。她由此感悟到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能够沟通不同文明。

学生H:Harry通过聆听乡村音乐,深刻体会到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他意识到音乐来源于生活,又最终回归生活,因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教师:你们的分享让我很感动。Alice和Harry通过音乐聆听,不仅领略了不同文化的风土人情,更从中获得了珍贵的人生感悟,这启示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明,用心聆听每一种文化之声,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正是音乐这一世界语言的难能可贵之处。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课堂导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通过自主阅读和互动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更在多维比较中领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小组交流,实现自主阅读的进阶

教师:同学们,通过自主阅读,相信大家对Alice和Harry的音乐体验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在,请你们结合阅读时做的批注,以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Alice和Harry通过聆听什么音乐分别获得了怎样的美学体验和文化感悟?

2.两类音乐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哪些特点?

3.作为“世界语言”,音乐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应如何看待不同文化的音乐?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互动。)

组1学生A:我来分享一下我们组的讨论成果。Alice听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被优美的旋律和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打动,她意识到这部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戏曲和西洋乐器,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教师:你们抓住了《梁祝》的文化内核,很有想法!那Harry听的乡村音乐给你们什么启示?

组1学生B:Harry通过聆听乡村音乐,深切感受到歌曲所反映的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像“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这样的歌词,朴实无华却饱含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组2学生C:我们比较了《梁祝》和乡村音乐在旋律、歌词上的异同。《梁祝》旋律委婉抒情,歌词通过梁祝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乡村音乐旋律简单易唱,歌词反映美国南部乡村的风土人情。

教师:你们的比较揭示了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这对理解两类音乐的风格特点很有帮助。

组3学生D: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对音乐作为“世界语言”的理解。Alice和Harry虽然欣赏的是不同国家的音乐,但都被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所打动,这说明音乐能跨越国界,沟通心灵。

教师:你的观点很有洞察力。音乐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语言”,在于它能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鸣。

组3学生E:这启示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在聆听中互鉴,在交流中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融合。

教师:你们的讨论让我很受启发。每个小组都从不同角度切入,提炼文章精髓,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这正是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的意义所在。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课堂讨论让我深受启迪。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交流,大家挖掘了课文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领悟了音乐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这为我们深入理解不同文明、推动民族互鉴提供了宝贵启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自主阅读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The Universal Language”为话题,探讨了音乐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课堂导入环节设置巧妙,自主阅读环节学生表现积极,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成效显著,班级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导入环节略欠互动性和趣味性;自主阅读环节部分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感到陌生;小组合作环节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今后,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教学,虚心听取学生反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力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实验高级中学)

编辑:张俐丽

作者简介:洪艳,女,江苏南京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