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课堂的另一种教法

2024-06-30 04:30张永飞李圣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逻辑诗歌课堂教学

张永飞?李圣宇

摘 要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是比较难教的一个单元。语言表达必须遵循逻辑思维,这是基本规律。但在文学创作中,一些看似违反逻辑的表达,有时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李圣宇老师执教的比赛课《诗在有理无理间——借用逻辑知识助力诗歌创作》,把诗歌的“无理而妙”作为突破口,借用逻辑知识来提升诗歌的表达效果,体现了“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创作理念,这是“逻辑”课堂的另一种教法。

关键词 诗歌 逻辑 课堂教学 另一种教法

2023年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审活动的教学内容选择了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这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教学课题。来自全省各地的12位选手,分别呈现了12节精彩的“逻辑”课堂,体现了“重视真实情境,强调任务驱动,追求思维含量”的课改理念。第12名参赛选手,是代表台州的临海市回浦中学李圣宇老师,她执教的课题是《诗在有理无理间——借用逻辑知识助力诗歌创作》。从教学设计看,她独辟蹊径,把诗歌的“无理而妙”作为突破口,借用逻辑知识来提升诗歌的表达效果,体现了“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创作理念,这是“逻辑”课堂的另一种教法。

一、教学依据:“无理而妙”,符合文学创作规律

逻辑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包含外交中的逻辑、文艺鉴赏中的逻辑、治国理政中的逻辑、诗词中的逻辑,等等。掌握逻辑基本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增进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深刻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逻辑的力量”单元提供了“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等三项学习任务。当然,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确实是“逻辑的力量”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能让学生更好地辨析信息的真伪,学会正确的推理,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服力。教师可从中选择某一任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但是,有些时候,文学作品又会故意在表面上违背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表面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这句诗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识,实则凝练深刻,引人深思。能有如此突出的表达效果,与诗句“违背逻辑”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1]。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会突破生活中的一般逻辑,从而形成语言的跳跃性与陌生化,达到“无理而妙”的表达效果。比如海子的诗句“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看似矛盾的语言背后有着无限张力,传达自己伤痛而悲凉的心境和那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但是诗歌的“反逻辑”也并不是说诗歌创作就可以天马行空,脱离任何“逻辑”。诗歌的“无理而妙”,从内在逻辑或者情感共鸣上说,还是要符合逻辑思维的。否则,谁也读不懂的诗歌就是好诗吗?所以,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其实,文学作品中不仅仅诗歌“故意违背逻辑”,有些小说创作也是如此。小说家毕飞宇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以《“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为题,通过对《水浒传》和《红楼梦》中两个代表性人物林冲和王熙凤的相关文本进行梳理和解读,从逻辑与反逻辑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小说鉴赏观念。他认为,小说不是逻辑,为什么小说会讲逻辑性?小说中情节有不合常理之处,小说中的语言也常常有不合情理之处。其实正是这不合情理的语言背后,体现着人物独特的情感或感受[2]。从小说情节的反逻辑处切入,也是小说鉴赏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促织》中,成名似乎把促织的生命看得高过自己的儿子,有悖于日常生活的逻辑;促织竟然“忽跃落襟袖间”,这也是“反常识的,反天理的”;促织能从鸡爪下逃脱,还让公鸡大受挫折,这更离奇,违反了常识;小说在结尾揭开了谜底,这促织是成名儿子的魂化成的,似乎给出了合乎因果逻辑的解释,但这更加违反常识、违反逻辑了。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反逻辑的情节,以“人化为虫”的“变异”方式,寄寓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文学作品中的“逻辑”不是形式逻辑,也不是数理逻辑,更不是辩证逻辑,实际上是生活中的心理逻辑、情绪发生的自然逻辑。诗歌创作的“无理而妙”,也是“逻辑的力量”单元的教学依据之一。

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遵循“逻辑”课堂

作为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审的最后一位参赛选手,如果只是局限于“逻辑的力量”中的三项学习任务,步人后尘,恐怕难以脱颖而出。但是教学设计也是需要理据的,必须遵循“逻辑”规律。根据“逻辑的力量”导语中“有些时候,文学作品又会故意在表面上违背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创作理念,李圣宇老师设计了《诗在有理无理间——借用逻辑知识助力诗歌创作》一课,在众多“逻辑”课堂中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她首先创设了“学校公众号用诗歌报道运动会”的生活情境,通过对《水问》《价值》等诗歌的修改、赏析,引导同学们感受诗歌“反常合道”的“奇趣”,并在发掘小诗表面逻辑错误与内在逻辑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后,对自己创作的小诗进行再修改、再创作,将逻辑知识巧妙融入诗歌创作。下面结合教学环节加以阐述。

本节课的主任务——余杭一中(比赛学校名称)公众号推送余一君子们在运动项目中的风采照,并且配了一首首小诗。受此启发,邀请同学们以运动会为话题,创作诗歌,择优收入班级诗歌集。

环节一:“逻辑”的第一个层次——“偶趣”

任务一:开展全班拼贴写诗活动

同学们两人一小组,左边的同学写①,右边的同学写②。互相不交流。写好之后邀请部分同学张贴在黑板的相应位置。

每当(  ①   ),就会(  ②  )

请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不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一课堂环节,主要目的是激趣。括号里可以是任何天马行空的词句,一个逻辑的条件、推理形式也可以是一首诗。这种诗歌写作是无意识的,偶有妙句,但多数毫不相干,甚至语句不通。无厘头地创作诗歌,只能得到“偶趣”。

环节二:“逻辑”的第二个层次——“理趣”

任务二:请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下面两个任务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完成。

A.将《水问》一诗的“三段论”推理形式补充完整,并且说明此诗采用三段论的省略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水问|刁永泉

海:你为什么这样浑浊? 我在人间走了很久

河:因为我在人间走了很久。 我很浑浊

B.判断《价值》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推理形式?并且说明修改前后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价值|回浦中学 吴爱静 价值(改后)

一支笔/若不去写/就不会有价值。一个人,

一个水杯/若不去盛水/也只是一个摆设。若不去奋斗,

一个人/若不去奋斗/就只是历史中的尘埃。就只是历史中的尘埃。

这一课堂环节,是形式逻辑的训练。有些诗歌,特别是一些哲理诗,明显地遵循着逻辑思维,内含逻辑推理,呈现出有“理”之理趣。通过《水问》 《价值》这两首诗歌的内在逻辑分析,让学生了解“三段论”“类比推理”在诗歌中的运用,并在逻辑思维的助力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比如,《水问》的一问一答,其实是在透露字面上没有明示的内容:人间是浑浊的,而远离人间的大海是清澈的。诗人是故意运用一种不完整“三段论”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浑浊的批判。《价值》则运用了“类比推理”的逻辑思维,“笔”“水杯”“人”都内含价值,因此,从“笔”“水杯”的“不使用就不会有价值”,推出“人若不去奋斗,就不会有价值”。倘若修改后就仅仅是一个断言,没有推理过程,显得意蕴单薄。可见“类比推理”放到诗歌里面,能丰富诗歌的说理内涵,增添诗意。当然诗歌中的逻辑推理不仅仅限于“三段论”“类比推理”这两种思维方式。

环节三:“逻辑”的第三个层次——“妙趣”

任务三:阅读《有的人》,请指出小诗表面上的逻辑错误,并以图示的方式展示其内在的逻辑合理性,解读诗歌内涵。(以4人为一小组,1人负责画图、阐释图示内容,1人负责解释诗歌深层的逻辑合理性并解读诗歌内涵)

有的人

——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节选)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这首诗歌,似乎违反了“矛盾律”,实际上,诗人借助了诗歌多义性的特点,“人”这一对象在诗歌中可以分别指“精神”和“肉体”两个不同的方面,因此,这首诗的深层逻辑是:有的人肉体“死”了,精神“活”着;有的人肉体“活着”,精神“死”了,这是符合逻辑的。

任务四:请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下面两首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首完成。

A.请指出《种子》一诗表面上的逻辑错误,并说说深层蕴含的道理。

种子|萧莲蓉

一粒种子能诞生一个春天

B.请指出《眼睛》一诗表面上的逻辑错误,并且说说深层蕴含的道理。

眼睛|陈科全 八岁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这一课堂环节,实际上是对《有的人》所产生“无理而妙”的迁移运用。《种子》《眼睛》这两首诗,表面上违背逻辑,但内中隐含着逻辑自洽,当我们看清了其内在逻辑的时候,也就读懂了诗歌中隐藏的丰厚意蕴。这种“反逻辑”的创作方法,能收到无“理”而妙的表达效果。比如,《种子》这首诗表面上违反了“充足理由律”,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逻辑谬误。但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看到一粒种子发芽了,就会想到千万粒种子同时发芽,那么,春天即将诞生;也可以理解成“蝴蝶效应”的原理:一个初始值极微小的扰动,就会造成系统巨大变化;也可以理解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水稻雄性不育植株,开创了共和国的春天,甚至是世界的春天。《眼睛》这首诗表面上违反了“矛盾律”,眼睛不可能又大又小。但实际上,“大”与“小”指的是“心灵”的眼睛和眼眶两个不同的方面。看似不合理,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一个八岁孩子既有对世界无限的好奇心,也有容易受伤、敏感脆弱的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环节四:运用逻辑知识,修改完善诗歌作品

任务五:短诗再修改、再创作,争取入选班级诗歌集。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完成。

A.运用某一逻辑知识(比如类比推理),修改短诗。

B.以任务三中的图示为思维支架,用表面上违反“充足理由律”或违反“矛盾律”的方法,修改短诗。

学生原稿:

跑道很长,

但有一个终点,

朋友,你的脚步却没有终点。

胜利往往不属于一个人,

失败亦是。

你背后是209班的千军万马,

奔腾吧,少年!

修改稿:

跑道很长,

拼尽全力方可抵达终点。

跑道很短,

区区几步便是整个青春。

一个人的飞跃便是千军万马的腾飞,

奔腾吧,少年!

这一课堂环节“修改诗歌”的任务设计回扣开头“诗作现状”的真实情境,以提升学生的诗歌表达为设计目的,使学生的诗歌创作从“无逻辑”“偶有逻辑”走向主动“运用逻辑”。同时,展示修改后的诗歌习作也是力求本节课堂的思维成果可见可测。诗歌的“逻辑”有时明显外露,有时隐约曲折。这种“有理无理间”的美学形态,使得诗歌既有“显思”之理,又有“隐妙”之趣。

三、教学评价:反常合道,“逻辑”课堂的另一种教法

专家评委曲宏伟对李圣宇老师的课堂进行精当的点评,他指出,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方法和规律,高中语文教学有必要引领学生初步学习并运用这些内容。李老师的这堂课试图在厘清“逻辑”与诗歌创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试写诗歌—把握诗歌创作逻辑—完善诗歌”这一框架下实现诗歌创作能力的提升。通过拼贴无理之诗、欣赏有理之诗、探究无“理”之诗、创作逻辑之诗,有效聚焦,逐层推进。在分析这些诗歌的过程中,师生自然顺畅地梳理出诗歌创作中有关“逻辑”与“违背逻辑”的一些知识内容,为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提供了思维支架。同时,他认为关于诗歌创作到底是“逻辑”还是“非逻辑”的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选择这样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是需要勇气的,也是有价值的。李老师选取其中一种类似于折中的观点——“诗在有理无理间”呈现给学生,体现出其教学智慧,这是“逻辑的力量”单元的另一种教法。

欧阳林老师认为,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性和背离性特点,于是产生了留白和含蓄的艺术特点,常常需要我们借助想象去填补艺术的空间,但这种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要符合情感逻辑、心理逻辑[3]。孙绍振先生认为,诗歌的形象是一种审美感知,它的表层是感觉,中层是感情,深层是智性[4]。这说明诗歌本身担负着感情和思维的任务。诗歌的反逻辑性,似乎违背生活的真实,不合常理,但它追求的是心理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正如苏轼所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逻辑的力量”单元将学习内容分成三部分:逻辑、推理、论证。这三个并列词语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的逻辑概念;而推理和论证是逻辑的运用和体现。所以,“逻辑、推理、论证”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较大的“逻辑”概念[5]。教材并未囊括完整的逻辑知识体系,而是将学习重点放在“逻辑错误”“推理”“论证”三个方面,更明确指向语言学习和逻辑思维发展的目标。当然,这并不是教材的缺陷,而是恰恰体现了教材的弹性优势——它在引导教学方向的同时,也为教学实践留下了选择与创造的空间。我们教材学习任务所选择的语料中,就有不少精彩的文学表达,这种表达在逻辑上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但是却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4.

[2][3]欧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75,193.

[4]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260.

[5]陈兴才.“逻辑的力量”测评设想[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4):86-90.

猜你喜欢
逻辑诗歌课堂教学
诗歌不除外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