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笑
摘要:网上教学是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网上教学存在课程参与度较低、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学习资源的整体使用率较低的问题。以《学前卫生学基础》课程为例,了解学习者的切实需求,探索“四阶-四学”的网上教学模式,提出优化网上教学设计、创设网络职业情境、整合网络学习资源、重组网上教学内容的改革路径,并提出案例导学、在线助学、团队促学、生生互学的网上学习策略。
关键词:学习者需求;网上教学模式;学前卫生学基础
引言
网上教学是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巩固远程教育建设的必然要求[1]。随着开放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远程教育的认知逐步加深,网上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然而,在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远程环境中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构建符合学习者心理的网上学习资源,提升网上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是保障学习者有效进行网上学习的重要前提[2]。本文以《学前卫生学基础》课程为例,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为中心[3],探索和构建新形势下开放教育的网上教学模式。
一、网上教学现状
(一)网络教学课程的参与度较低
从网络学习平台的访问情况来看,在学期中,学员的学习平台访问率较低,而访问高峰出现在两个时段,分别为学期初的前几周和接近期末终考前半个月。在学期初的前几周,学员主要通过登录学习平台了解课程简介、考核要求等;到了期末前,访问频率增高则是为了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以及下载获取中考复习资料[4]。同时,在线上直播课过程中,学员的到课率较低。即使学员在线听讲,在网络课堂中与授课教师的互动频率较少。由此可见,学习者的网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
(二)网上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
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学前卫生学基础》为例,除了要掌握幼儿卫生保育的理论知识外,学习者还需要通过幼儿健康检查、幼儿饮食喂养、幼儿疾病的护理、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等实训操作来逐步提升幼儿保教技能。而在实际的网络教学中,受远程教育的空间限制,多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
(三)网络学习资源的整体使用率较低
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资源,主要以文本资源、教学系统讲授及微课等为主。但笔者发现,学习者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使用率并不高,并且文本学习资源的点击率要高于视频学习资源的点击率,可能主要存在以下两个原因:第一,相较于视频学习资源,文本学习资源更便于学员下载和浏览,同时有利于学员快速查找知识点以便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第二,教师在视频学习资源的使用上,缺乏对学员进行有效引导。如果网络学习平台仅向学员提供视频学习资源,而没有告诉学员如何利用视频资源进行学习和思考,就会使部分学员不够重视视频资源,或因为观看时间太长而放弃学习。
二、 学习者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满足个人发展、生活、生产等需要,受到学习动机驱使,期望在知识、技能、价值观等面向达成学习目标的求知状态[5]。在课程教学设计与网上教学实施过程中,关注和尊重学习者的需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针对当前的网络教学现状,笔者对尚未修读过《学前卫生学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需求调查,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改变原有的网络教学模式。
(一)学习背景
报读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大多为幼儿教育机构、早期教育机构的从业者,还有少数为除教育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中的在职从业人员。这些学习者的特点有:一是具有在校学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但又要同时要工作和学习[6];二是从业年限较短,没有非常丰富的学前教育工作经验,对学前儿童卫生习惯的建立与健康护理的实践经验也相对欠缺。
(二)学习基础
从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实施的以往经验来看,学生学习条件、学习经历和文化基础都存在明显差异。《学前卫生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生理卫生知识,身心健康分析,属于理科性质的知识范畴。而从学员知识储备的角度看,修读该课程的学员普遍具备文科背景,极少数学员具有较扎实的理科知识储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员生理卫生学基础薄弱的现象。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兼顾各类学员的学习基础,尤其是在卫生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情况。
(三)学习态度
学习者社会角色较复杂,由于事务繁忙,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学习时间不固定,缺乏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且没有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学习生活观念也多样化。但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在线学习能力,尤其是擅长运用手机等设备代替纸媒阅读。
(四)学习需求
1.提升学历和考取资格证的需求
从学习成效的角度来看,学习者选择开放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学历提升[7]。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较为匮乏,理论知识储备较少,学员普遍希望通过专业学习,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通过各类课程的考试从而提升学历。同时在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保育员资格证书或育婴员资格证书。
2.夯实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的需求
从学习内容的角度来看,多数学习者渴望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儿童观,具有科学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他们又十分注重课程的实操性,愿意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卫生保健专业技能。因此,教师应调整新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引导,将理论讲授和技能培养进行有效结合。
3.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从学习运用的角度来看,本课程学习者的目标较为明确,即以提高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以满足日常工作所需。在调查过程中,有学员提出希望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的实际案例及解决对策,也有学员希望课程中多分析一些当下社会关注的儿童热点问题。这就对辅导教师在学习资源的更新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获得情感支持的需求
从学习体验的角度来看,学习者更期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情感帮助和支持。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学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抽时间进行课程学习,需要保持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
三、网络教学模式改革路径——以《学前卫生学基础》课程为例
(一)教学模式总体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四阶—四学”的网络教学模式,做到“四阶递进”教学模式与“四学结合”学习模式相互融合。“四阶递进”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优化网上教学设计、创设网络职业情境、整合网络学习资源、重组网上教学内容四个阶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四学结合”学习模式主要包括案例导学、在线助学、团队促学、生生互学四个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促成学员的有效学习。
(二)“四阶递进”教学策略
1.优化网上教学设计
网上教学设计以学员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为理念,以职业能力标准为起点,以培养幼儿为本,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幼儿园教师为主要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线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设计。《学前卫生学基础》网上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四方面展开,分别为任务驱动、展示新知、专题活动和应用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既发挥资源的功效也注重师生的交互,并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
2.创设网络职业情境
首先,利用钉钉群、教育学习网、虚拟仿真平台等媒介构建网络学习社区,通过获取、产生、分析与合作来建构知识,创设能够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共享便捷等优势。在学期初,教师首先在网络平台创设幼儿园职业情境,让学员以幼儿教师身份进入网上教学活动,然后公布本学期网上教学的整体方案,让学员了解网上教学基本流程与基本内容,有所准备。教师不断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在线学习社区的活动,营造民主、开放、平等的探究社区氛围,有利于有效地促进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
3.整合网络学习资源
针对网络教学资源整体利用率低的问题,必须考虑资源的筛选和更新,既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要解决因时空分离所造成的教学难度。因此,整合网络学习资源时,需要在文字教材、视频资源和基于网络的辅导资源上高度统一、方式上互为补充,进行一体化设计。笔者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审查,对内容重复的文本和视频资源进行重组,并适当增加以学前卫生热点问题为主题的数字化资源,以音视频微课满足学习者移动学习类型需求[8],推进网络学习碎片化,实现了优质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
4.重组网上教学内容
首先,以实践性取向重新梳理课程内容,按照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思路,编写贴合幼儿教师职业化、并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讲义,强化突出网上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其次,依据学员所聚焦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在章节学习目标的框架下,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活动,与学员开展有效互动,逐一达成各类教学目标。第三,将知识点以问题和案例的形式呈现,使学员能够联系旧知,展开新知论证,形成知识结构和任务序列。教学内容的重组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把知识点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四学结合”学习策略
1.案例导学,紧跟时事热点
作为学生获取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载体,案例的设计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课程导学,有利于引导学员关注课程内容。在案例选取上,以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紧跟时事,鼓励学员结合本课程做延伸性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例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膳食营养和卫生”前,引导学生自主研习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平衡膳食指南(2022)》,以此探究膳食平衡及健康保健知识;在学习“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卫生”前,鼓励学生分享幼儿园消毒措施及开展的健康保健活动,提升科学的卫生保健实践能力。
2.在线助学,双向协作交流
首先,对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出现消极情绪的状况,教师及时在线助学,应注重情感支持。其次,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师生的网络环境下双向协作式交流,主要开展网上实时教学和非实时教学。实时教学主要通过直播课中学生通过连麦进行互动,以及通过社交群组开展专题讨论进行实时交流。非实时教学包括平台留言、课后私信和答疑,在网上教学活动中不仅实现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也包括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媒体资源之间的互动。
3.团队促学,形成学习联动
课程教学团队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础与保证。由省开大责任教师与各市点辅导教师形成网络教学团队,以问题聚焦、案例分析为促学,引导学员在学习社区中联系实践,积极思考,促成学员的学习联动。通过设置阶段性的测试或练习、专题讨论等内容,考察学员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通过反馈不仅使学员对自身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产生自我督促的效应。
4.生生互学,开展合作学习
首先,鼓励学员开展合作学习,以网络小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互动性。其次,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在主持讨论时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和自我展示,学员在自由的氛围中相互分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互学,学员也可以自由上传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并可以极大地丰富学习资源,为学员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保障。
结语
远程学习者需求的角度设计网上教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前教育专业网上教学资源,构建新型的“四阶-四学”网上教学模式,是参与远程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助于促进学习者更加便捷、自主地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本文系1.浙江开放大学2021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学习者需求的网上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KG202102);2.浙江开放大学2022年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学前卫生学基础”(项目编号:XYLKC202211);3.浙江开放大学2022年重点、优势、特色专业项目“学前教育”(编号:JW202200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肖永红.有效开展开放教育网上教学的几点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38-40.
[2]饶冠俊.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范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6,(06):70-75.
[3]荆德刚.开放大学改革:使命、发展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4):4-11.
[4]彭海蕾,韩世梅.学习分析视角下在线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以北京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5):53-59.
[5]孙福,孙佳怡,贾帅.基于学习需求分析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20,(10):43-47.
[6]徐萌.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与应对[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0):143-144.
[7]李霞,王菲,黄慧泽.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以山东开放大学为例[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2,(03):19-25.
[8]刘婷,王慧,杨慧.开放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意愿及需求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1,(11):24-28.
(作者单位:浙江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