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媒介生态格局开始发生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碎片化。为契合受众的文娱需求,推动动画行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微动画创作提升时效性的路径,梳理动画创作的新模式至关重要。方法:文章基于微动画的特点,结合我国动画发展的实际案例,分析微动画兴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微动画在时效性方面的优劣势,分析影响其时效性的因素。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动画创作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面对时间和速度上的要求,创作者偏向于用易懂、直白的方式来表达。在此背景下,故事内容和制作形式都受到了影响,创作重点发生了偏移。结论: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微动画追求时效性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媒体融合时代,运用先进技术,微动画能在保持动画艺术表达的基础上,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应谨慎把握追求时效性的度,满足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微动画;时效性;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10-00-03
1 媒体融合背景下微动画的定义和特征
微动画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节目形式,是专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10秒至3分钟的动画短片。微动画的特点是迅速、及时,制作周期短,以热点话题为基础,能有效调动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回味。在强调时效性的前提下,微动画还具有传播便捷、信息精简、内容实时三个显著的特征。
2 媒体融合背景下微动画在新时期的新尝试
我国微动画创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如1978年的大白兔奶糖广告、1980年的白猫洗衣粉广告、1983—1984年上海手表四厂的广告《吃俺老孙一棒》。在这一时期,微动画主要运用于广告行业,采用实拍与传统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制作。
20世纪末,3D技术逐渐兴起,微动画开始运用新技术进行创作尝试。例如,1999年,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的“脑白金”广告,运用3D技术创作的“爷爷奶奶”形象让全国观众迅速记住了“脑白金”,并在几年内创造了丰厚的收益。
21世纪,随着新兴媒介场域强力驱动艺术形态多样化延伸,微动画的商业价值被正视,传统动画行业开始尝试走进媒体融合赛道,如2017年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一禅小和尚》《小铃铛和阿巳》等系列微动画,发布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尝试通过微动画走进短视频赛道。在几年时间内,仅抖音平台粉丝就超过1000万,成功实现了IP转换。
微动画创作具有自由度高、门槛低的优点,大量独立动画创作者逐渐加入微动画创作行列。例如,2020年,个人创作者阿瘫创作的《阿瘫日记》在抖音上发布,其凭借个性化的角色设定与直击观众内心的创作点,收获了众多粉丝。微动画在社交媒体上的成功尝试,吸引了更多创作者先后模仿,并在题材与创作方式上进行多样化的尝试。
3 媒体融合背景下强调微动画时效性的必然性
媒体融合背景下,微动画的创作内容、制作方式、传播形式契合了创作者与受众的需要。总体上,微动画通过画面快速且准确地呈现出快节奏生活下的审美表征、幻想世界的隐喻、审美和文化表征的演绎特性[1]。
3.1 反映时代的需要
艺术中非现实和非存在的契机,并非独立于存在物[2]。微动画的创作形式与内容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反映。进入社交媒体平台,微动画通过改变动画结构,满足受众的观影需求。
以《小铃铛和阿巳》为例,这部动画是由传统动画转为微动画的初尝试,主创内容依旧偏向于传统动画叙事的解构,并进行了集数的编制。但短视频平台推送机制是以每个视频为独立的端点,分别推送给观众。大多数观众所看到的第一条微动画并非第一集,因此无法迅速了解故事背景,联系前后故事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往往只能持续几秒钟,因此需要用一种能够快速引发共鸣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关注。《小铃铛和阿巳》主创团队对内容进行了调整,不再使用上下关联的章节式剧情设定,而是紧抓每个故事小点,让每一集动画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内容简洁明了,节奏较快,通过简单的剧情和形象展示核心信息,使观众能迅速接收和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建立情感联系,激发分享意愿。
这种调整的可行性主要依赖微动画本身强调单元故事的完整性。快速制作、及时更改是微动画与时代贴合的一种体现。
3.2 与当下热点融合发展
马克斯·霍克海默认为,“原始艺术的表达形式所寻求的,询唤理性主义是通过对象化来缓解劳作之苦或对死亡的恐惧,所有后来的艺术也都包含着人们对社会现实带来的束缚所做出的反应”[3]。在微动画创作发展中,新媒介方式影响创作者的制作思路和构想。社交媒体在内容上强调实时性,因此,以抖音等社交媒体为传播载体的创作者,开始选择热点内容进行再创作。
以微动画创作者米尼麦泥轰为例,其创作了二维角色形象“轰轰”,以“轰轰”的视角解读社会热点,通过轻松诙谐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在微动画中进行碎片化再创作。比如五四青年节的主题动画,“轰轰”以普通人的视角,亲身体验五四运动,并描述其来历与意义。采用这种创作模式,一方面能减轻创作压力,使输出更加稳定;另一方面能完美切合受众看点,并保证推送量。对于创作者和受众来说,这种内容制作模式都是值得肯定的。
3.3 微动画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效果
在媒体融合时代,社交平台的点赞、转发、收藏等互动功能,将创作者和受众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为获得受众的青睐,创作者更倾向于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
微动画往往与受众展开隐喻互动,通过内容来满足受众的审美诉求等。国外往往用微动画进行企业文化宣发,如丹麦导演 Mads Broni为连锁餐厅制作的90秒宣传微动画Bowl to Soul、爱马仕推出的60秒微动画《筑梦之礼》,其艺术价值高,表达形式丰富,通过生动的场景设计和色彩设计、简约的视听影像抓住观众视线,发布时间与实事紧密结合,使受众更乐意关注其内容,同时裂变式分享给其他人,成功做到了高效宣传,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商业价值。
在广告与宣发方面,我国也逐步开始类似尝试,如蒙牛的宣传微动画与《哪吒》联手,同时利用自身与动画IP的流量,在社交平台上传播,达到“1+1>2”的效果,在给人们带来消遣娱乐的同时,不忘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使命担当,也推动了人们社交方式的升级。
4 过于强调微动画时效性带来的弊端
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传播模式决定了微动画面临准入门槛低、内容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等诸多问题。为保证时效性,部分创作者开始放弃制作微动画的本心和原则。
4.1 忽略微动画本身的艺术表达
部分创作者为获得更多的流量曝光,开始研究抖音“去中心化”传播的漏洞[4]。
抖音“去中心化”传播模式,简而言之是借专业的生产能力,不断制作出优质内容,帮助有需求的消费者以最低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找到对其最有价值的信息。换而言之,抖音在推荐机制上构建了兴趣模型,内容点击量越高,则判定受众喜爱度越高,其作品分配的流量就越高。
因此,部分微动画创作者开始过分追求时效性,在设计上多次重复使用素材,在视听上使用AI自动生成。例如,一些创作者使用粗制滥造的熊猫头表情包作为主体,结合热门话题创作故事内容,将大量低质动画发布在新媒体平台。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这种UGC模式得不到有效监管。微动画的时长较短,只要点击量够多,其账号的权重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超越同类账号。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不少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快速产出,忽视了动画的艺术表达。
4.2 媒介依赖导致创作重点偏移
媒介依赖是指创作者对特定媒介的依赖和适应。微动画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因此创作者更注重在短时间内触及受众的情感点,更倾向于制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微动画。这强化了卷入行为,卷入行为的形成机制也被理解为短视频的“双螺旋沉浸互动机制”[5]。
为有效吸引受众关注内容,一些微动画创作者会有意无意地“造梗”[6]。有研究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人们在刷短视频时的大脑成像,发现刷短视频会激活大脑的特定区域,降低人们的自控力,使人沉浸其中。推送机制对受众看过的内容进行标记,大数据会把微动画与用“梗”再创作的视频不间断地推送给感兴趣的受众。这种“造梗”形式的出现,让受众被迫加入流量的狂欢。微动画叙事表达的创作重点由整体协调性转为寻找部分吸睛亮点,导致创作重心偏移。
4.3 “信息茧房”裹挟制约其发展创新
部分微动画以狭义的视角进一步细分目标人群,创作题材同质化,故事内容以满足部分年轻受众的情感情绪、认知需求为目的,容易忽视其他年龄段受众的需要。微动画的本位还是作为文化属性对社会的解释与建构[7]。低质量、同质化的产出并不能引导微动画的探索发展。
社交媒体平台的标签机制容易让创作者陷入“信息茧房”。在同一类型的微动画中,标签越明显,推送就越好越快。从创作者的视角来看,受众更偏好类型化、标签化明显的作品。在数据的反馈下,为保证账号流量,创作者对发展创新保持观望态度。
创作者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创作,追求流量,受众的真实想法反而会被忽略。创作者缺少时间进行冷静思考,而内容导向的数据分析并不客观,形成了困住创作者与受众的双重“信息茧房”。
5 结语
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基于社会与受众需求,微动画强调时效性是必然的,这也是微动画在快节奏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此基础上,微动画构建的内容叙事主体、生产方式、传播模式,让其在新时期的发展尝试中进行多项技术融合与跨界内容生产。但过于强调时效性,追求商业化,一味追求快速产出与热点制作,会弱化微动画本身的艺术表达,使得传媒的文化责任与社会责任被忽视,造成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因此,微动画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在坚持时效性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技术优势,坚持创作本心。而如何达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使微动画与大众文化融合发展,并获得大众的认同,引导人们提升艺术素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创作者应持续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阿多诺.美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609.
[2] 宗伟刚,段晓昀.数字交互和媒介参与:微动画的技术进阶与文化表征[J].中国电视,2021(4):78-81.
[3]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232.
[4] 韩阳.受众视角下微动画发展业态探析[J].动漫研究,2022(0):120-129.
[5] 晏青,陈柯伶.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短视频成瘾的媒介可供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90-101,171-172.
[6] 魏宝涛,曲奕同.刷梗的隐喻:玩梗青年的社交货币与情感载体[J].青年记者,2024(2):98-102.
[7] 耿蕊,刘静.微传播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现与重塑[J].当代传播,2021(6):94-96.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新时期背景下中国微动画的时效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CX23_2401
作者简介:谭雯铭 (1998—) ,女,研究方向:动画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