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斌 崔素琰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根据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感知人物形象。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讲清楚、讲生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福州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为我国培养出了很多两院院士,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取得圆满成功。
3.浩瀚的太空,我国有“祝融号”火星探测车、“玉兔号”月球车;在深蓝的大海,“天鲲号”重型自航绞吸船正在填海造陆,神秘莫测的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正载着科学家探索未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名字吧。(出示)
祝融 玉兔 天鲲 蛟龙
4.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名字都出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中国人的浪漫,是将科技与神话对话,是把远古的神话变成现实!
(点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承载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利用神舟飞船发射的热点事件引入新课,使学生能从一个个名称中感受到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一步步实现古人的梦想,从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
二、活动一:神话故事我会理
1.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感悟了中外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会了通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2.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学生汇报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设:
起因:天地大变动。
经过:女娲修补天地。
结果:天地平静,人类新生。
(1)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比较容易概括,故事的经过“女娲修补天地”发生了很多事,能不能把故事的经过讲详细一些?
(2)默读第4自然段,圈画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发现了什么?
先 于是 接着 最后
作者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分别讲了四件事。
(3)自由读读女娲先做的事情,试着用关键词概括。
炼石补天(板书)
(4)先读课文内容,再用关键词概括,用这种方法说说女娲做的其他事情。
杀龟撑天 斩龙退兽 烧芦堵缝(板书)
4.学生借助板书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试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天地发生大变动,女娲首先炼石补天,于是杀龟撑天,接着斩龙退兽,最后烧芦堵缝,就这样天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小结:抓住关键词有条理地表达,就可以讲好故事的主要内容。
(点评: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冒老师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迁移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练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借助连接词、抓关键词的方法教会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为后续的讲故事打下基础。)
三、活动二:修补天地我来寻
1.《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快速读读课文,把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用“ ”画出来。
2.全班交流觉得最神奇的内容。
预设:
①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真是不可思议的情节。
②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常见的石头、火在神话故事中很神奇。
③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常见的动物在神话故事中很神奇。知道为什么用乌龟的腿来支撑天吗?
预设:乌龟的腿粗短有力,可以把天撑起来。
在古人看来,圆形的龟壳就好比天,龟肚好比我们脚下的地,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
④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再不敢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
虚构的动物在神话故事中很奇幻。
⑤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常见的植物在神话故事中很奇特。
(点评: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神奇,感受神奇是学生喜爱并擅长的事情,学生能快速从文本中体悟神奇,说得头头是道,但这些神奇都是随性而为吗?细品之下,并不尽然。冒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知识点,在学生的汇报中逐步提取、渗透,潜移默化中学生明白了神奇的想象不是随性而为,而是有因果关系的,如:常见的事物在神话故事中变得神奇;神话故事中动物的选择具有合理性;神话故事中有许多虚幻的动物形象、丰富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梳理使得寻找神奇之处更有抓手,落地更实。
冒老师还有很强的单元意识,设计看似完成的是本课内容,实则是为本单元习作做铺垫。本单元的习作“我和 过一天”很吸引学生的眼球,貌似容易,但却十分难写,要把充满幻想的情节建立在合理的想象之上,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对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而《女娲补天》这部分的学习为习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支架。)
四、活动三:神话故事我会讲
1.刚才同学们找了神奇的内容,敢不敢接受挑战,试着讲讲神奇的故事呢?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2.回顾课文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女娲修补天地”这个故事的。
预设:情节曲折、角色丰富、能力非凡、合乎情理(板书)
3.基于学情,教师指导,同桌两人小组内选择女娲拣一种颜色石头的过程,练习讲故事。
4.学生汇报组内创编的神话故事,师生评议。
5.选择五位同学上讲台,完整讲述女娲拣五色石的整个过程,师生评议。
(点评:基于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结合板书“情节曲折、角色丰富、能力非凡、合乎情理”这几个特点,此时再讲故事,有支架可依。
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能抓住石头的颜色进行合理想象,故事讲得越来越清楚,情节越来越生动,在历次困难中,女娲最终集齐了五种颜色的石头。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了创编神话的乐趣,也为习作教学打好了基础。)
五、活动四:鲜明形象我会赞
1.女娲就是这样克服了重重困难拣齐了五色石炼石
补天,思考女娲是一位怎样的神。
2.全班交流。
预设:无私奉献、心系百姓、善良……
3.《炎帝尝百草》《后羿射九日》等神话故事往往有神奇的想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有许多奥妙等着同学们去了解。课后请同学们去读一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走近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吧!
(点评:学生对《女娲补天》故事的补白,正是通过不断地添加细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从而感受女娲的人物形象。此时再问“你觉得女娲是一位怎样的神”,学生在有感而发的言语中深化认识女娲的形象。此时,教师趁热打铁,推荐中国神话故事,激发学生读神话、爱神话的情感。)
六、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一项或两项活动:
1.把女娲从各地拣五种颜色石头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请家长评议。
2.读一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制作中国神话人物图谱。
教学评析
聚焦核心目标精准,框架清晰不蔓不枝,作为一节略读课,我觉得它是成功的。冒老师能够聚焦一个核心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板块整体设计清晰,单元目标把握准确,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时间。学生在这节课上感知了神话故事的神奇,体悟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展开想象创编了神话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了神话故事。
学生为主,教师扶放,感悟神奇张弛有度。整节课没有教师特别的精讲,更多的是指向检测学生的习得。冒老师在引导学生梳理完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后,让学生交流故事中神奇的地方,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感悟着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阅读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故事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自己去想象,用自己的神奇想象去补白神话故事。
引导讲述环环相扣,语言表达训练有方。学生喜欢读神话故事,可表达能力尚浅,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把女娲拣五色石的过程讲清楚、生动,冒老师花了许多心思。
第一,借助支架完成表达。本节课冒老师共给学生搭设两次支架,第一次是梳理故事主要内容时,引导学生探寻表达密码,找到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提炼关键词,并借助板书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白讲故事要有条理。第二次是回看“女娲修补天地”这个故事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情节曲折、角色丰富、能力非凡、合乎情理”这几个特点,从而为讲好神话故事做好铺垫。
第二,聚焦重点展开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补白女娲拣五彩石的环节上,让学生想象女娲拣一种颜色的石头遇到的困难,再用上之前的支架想象女娲是怎么解决困难的,然后把女娲分别拣五种颜色的石头连起来说一说,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整节课,问题引出活动,活动推进教学,总体非常不错。
但本课教学也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1.学生想象补白时设置的困难不够,课堂中的引导要如何体现,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思考非凡困难的步骤或者支架。
2.补白讲故事的目标指向不明确,到底是为了讲生动还是通过补白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金城实验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