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在心灵的花园

2024-06-29 09:39罗艳
下一代英才 2024年4期
关键词:山村里好学农活

罗艳

我是学着父母的样子来组建家庭、教育子女的,相信大多数人亦如此。

不管是从我普通的农民父母,还是从陶行知、丰子恺、陈鹤琴等教育名家身上,我感到理想的父母,至少应该具备六种素养:有爱、勤俭、善良、宽忍、理解、好学。

有爱。《道德经》有云: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父母相亲相爱这件事,在我从小到大的印记里是深刻的。这种爱并不曾挂在嘴边,只是凭一个孩子在家庭生活的点滴里感受到的。这种爱还包括对长辈之爱,亲邻之爱,世界之爱。总之,一个家庭有了爱,就像是点亮了一盏灯,既给孩子以光明,又给孩子带来温暖。

勤俭。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在我印象中,他们从来没有歇过,哪怕是大年三十也劳作着。妈妈忙家务,爸爸忙农活,分工很明确。

农忙时的夜晚,屋前屋后,父亲打着手电筒挖地翻土。我躺在床上,透过小小的玻璃窗,看夜那么静,天地那么宽,在那微光下,父亲的影子被拉得又长又大。他在我心中的样子,便是从那时候开始变得高大而深刻的。母亲也是劳动的一把好手,地里种的菜要装在背篓里去卖,那时妹妹还不满一岁。母亲前面挎着孩子,后面背着菜篓子,走几公里的盘山小路去集市上卖菜。母亲的样子就在5岁的我的心里定格下来。

在他们的影响和要求下,我和妹妹从小就参加各种劳动    烧火做饭,割草喂猪,上山采茶,下田割稻……这些家务和农活磨炼了意志,培养了责任感,也让我深刻领悟到,比起劳作的艰辛和苦累,读书的苦真算不得什么。

善良。小时候,村里有户人家光景不好,经常穷得买不起油盐。一到手头紧的时候,便到我们家来借钱。虽然我们家也不富裕,但是父母多少总是要借一点给他们,临走时,父亲还会送点西红柿、黄瓜和茄子等蔬菜。这也教会我和妹妹成为善良真诚的人,身边有人遇到困难,总想着去帮助他们。

宽忍。在童年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和人红过脸。父亲说不是什么都要争个输赢、论个对错,有那点力气和时间,还不如省下来干点实实在在有意义的事。沉默的父亲,选择了更沉默的土地。他知道只有踏踏实实耕耘,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理解。父母理解孩子的难处,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或许这是理想型父母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我从小算是学习努力的孩子,但也遇到过成绩滑坡的时候。上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第一次考试不及格,母亲很为我着急,父亲却说刚学一门外语,还没入门,慢慢就好了。这句话真是颗定心丸,我后来英语基本上就没有下过90分;初三上学期我数学难以及格,名次往后掉了好多,可是父亲同样没有责备,一直鼓励我。

正是因为父母这份理解和尊重,我有勇气去面对很多困难,也敢于自己作选择。我知道不管我选择什么、做什么,他们都相信我,也支持我。

好学。生活在重重大山包围的小山村里,20世纪70年代父亲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除做农活以外,学摄影、修鞋、理发……总之,能营生的行当都学了一遍,他最终选择了种植蔬菜。那时候西红柿品种单一,在山地种植,对种植技术要求还比较高。父亲硬是通过啃一本又一本书,成为小山村里第一个规模种植西红柿成功的人。

我的父母和天下许许多多父母一样很普通,但是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这样一些素养。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童年是完整的,也是美好的。这无异于在孩子心里种下一片花园,不论将来人生之路如何坎坷波折,他们都积极乐观,能以正直善良、勤劳好学、宽容忍让去面对,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猜你喜欢
山村里好学农活
谦虚好学的陈能宽
山村里花奶奶的幸福生活
Walking on Fire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直播卖苹果 变成“新农活”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农活托管 让农民当上“田掌柜”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牛庆花,山村里走出的“电商玫瑰”
担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