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源流》推出了全省首个广东原中央苏区县系列报道,展示了各个原中央苏区县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
《源流》的记者先后深入到13个原中央苏区县进行实地采访,从红色革命历史到现今的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的专题报道,旨在为争取扶持政策及推动政策落实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发布后,《源流》持续跟踪报道,不断刊发相关政策动态和相关人士的意见与建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央苏区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我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功创建的赣闽粤三省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中辐射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是当时的苏维埃中央政权和我党开展无产阶级革命的指挥中心。2009年1月8日,大埔县经中央党史研究室审定批准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范围(中央苏区县),目前,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我省有11个原中央苏区县,其中梅州8个县(市、区)全域被确认为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视察原中央苏区,就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等支持苏区、老区建设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部署实施了一大批支持措施和重大项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原中央苏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苏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苏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成为现实,为助力苏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发挥特色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市在党和国家重视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的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进步,实现量的跨跃式增长和质的巨大飞跃。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GDP从1994年的110.59亿元发展到2023年1408.43亿元,同比增长12.73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0%以上。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增速居全省第二、山区市第一,增速省排名创2000年以来最好成绩。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蓬勃发展。从1994年我省启动广梅汕铁路建设以及梅州至河源、梅州至揭阳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来,我市一大批公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桥梁、铁路(含高速铁路)、机场、能源、水利、应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列入国家、省相关规划建设,机场从单一航线发展到通航省内外10多个省会市和香港;天然气等能源实现管道输送,地处大埔县的三河坝火力发电站、高陂水利枢纽、清溪发电厂如期实现并网发电,;8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互联互通;连接闽粤老区苏区350公里时速的“双龙”高速铁路将于2024年9月开通至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水利建设得到不断巩固提升,梅州城区南堤改造工程被建设部评为“全国示范工程”,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航运及生态效益等综合利用的高陂水利枢纽最大库容4.01亿立方米,年发电量达5.85亿度,是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三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丰富的陶瓷、稀土、建筑材料、山地、红色资源等优势,在国家、省高度重视推进对口支援老区苏区政策的支持下,三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至2023年底,全市登记经营主体36.47万户。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我市高度重视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为农业产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梅州草鱼、蔬菜、茶叶、客家菜等富民产业,做大做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振兴发展优势,1995年梅县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金柚之乡”。2006年梅州金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23年柚子种植面积和产量为64.47万亩、108.12万吨 ,比1994年分别增长222.5%和746%。“平远脐橙”被广东省命名为全省唯一的“广东脐橙之乡”,2006年8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等等。梅州农产品远销广州、深圳、香港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冷链物流基地和交易平台应运而生,形成集生产、贮藏、保鲜、加工、运输、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 2023年全市农产品生产总值57.39亿元,比1994年增长177.9%,富了一方水土,富了一方百姓。
二是工业化进程驶入快车道。全市积极探索建设承接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发展铜箔、电路板、电声、南药、陶瓷、新型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建设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嘉元科技已成为国内铜箔行业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锂电铜箔生产技术在行业内领先,锂电铜箔产量位居全国前三;超华科技成为国内少数拥有超万吨高精度铜箔产能、实施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威华集团生产的铜箔各项性能指标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可部分替代进口高档电解铜箔。梅州铜箔项目已列入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打造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200亿元的“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并有“中国铜箔之都”之称。丰顺电声产业从做“小喇叭”到逐渐形成了汽车音响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收放音组合机、多功能车载播放器等“大音响”产品系列。2020年9月,梅州丰顺国际声谷小镇被纳入广东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入库名单 (第三批)。目前全县有1个省级质量监督电声产品检验站,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9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创建了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电声出口共建基地、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电声之都,建设中国“电声之都”驶入快行道,正逐步成为全球知名、国内领先、产业生态完善、发展环境优渥的现代电声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47家。
三是第三产业占比GDP总量逐年提高。市委、省政府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积极实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科学保护、教育为重、守正创新的原则,把苏区精神发扬光大,用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创造苏区振兴的“金山银山”,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以孙中山纪念馆、叶剑英元帅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青溪红色交通线为重点,挖掘建设一批红色遗址、烈士故居,修缮一批革命旧址,打造一批红色村,全市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烈士纪念园各1处,全市烈士墓集中保护率达94.46%,一大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实现无缝连接,以点带面,以点连线,串珠成链,相得益彰。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4年,国务院批准梅州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2020年6月,全市3个贫困县和349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均获得享受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或护理补贴,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市农村从1994年的极少部分有“机耕路”,到现在实现全市村村通硬底化公路。饮水从零起步,到2022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村村通讯通邮通网络通公共汽车和农村医疗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9元,比1994年增长62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7元,比1994年增长769.7%。
——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建设正当其时。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广东省委、省政府也于2024年1月印发了《关于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深化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区域开放合作以及跨区域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支持梅州加速融湾,实现振兴发展。到2025年,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交通圈”“生活圈”,在产业协同发展、重大改革创新、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形成发展新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引导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老区苏区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把原中央苏区的历史品牌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不断开创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