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中猪腹泻病诊断及防控管理的科学分析

2024-06-28 19:45薛惠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8期
关键词:猪只猪舍病猪

薛惠玲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18.034

生猪养殖中猪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感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对猪的生长损害相对较大。当前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的不断向前推进,养殖规模扩大背景之下腹泻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逐年升高,由于基层地区的很多养殖户对腹泻疾病认知不足,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就随意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诊断,导致防治方案缺乏针对性,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延误了最佳的防控时机,导致腹泻病的发生流行率逐年升高,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不断进行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明确腹泻性疾病的诊断措施,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案,确保防治的针对科学。

一、猪生态养殖技术和发展趋势

1、猪生态养殖技术

①猪舍建设

猪舍应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同时,要避免位于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猪舍内部布局要合理,分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要严格遵循防疫要求,确保猪舍正常运营。根据养殖者的经济条件和管理能力来确定。例如,200头以下母猪可以设置一个圈舍,500m2的圈舍可以混养200头母猪,也可以分成每125m2一个单圈,每个圈舍使用一台饲喂器。产房应单独另建。母猪猪舍的设计应考虑母猪的繁殖力、行为、生理等方面,舍内地面应平整、不积水、不打滑,墙壁光滑易于清洗消毒,屋顶应有保温层,保证冬暖夏凉,易于环境控制。猪舍内部应该配置好发酵床,通常设置80-100cm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或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实现粪污零排放。发酵床猪舍应保证猪只能正常越冬,并充分考虑垫料的清理周期。在猪舍设计期间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气流、风向等免费自然元素,减少现代能源或物质的消耗。同时,采用生物性和物理性转化,降低化学性转化的使用。

②饲料来源

生态猪饲料应该坚持以生态、环保、安全为原则,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原料和方法生产的猪饲料,养殖期间常用的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粮食(如玉米、大豆、小麦等)、农副产品(如豆粕、鱼粉、肉骨粉等)、微生物发酵产物、绿色植物提取物、有机废弃物等,这些原料应尽量来源于无污染、绿色、有机的生产基地,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同时在饲料选购过程中也需要加强质量把控,保证所选择的饲料能够满足猪只生长、繁殖、免疫等生理需求、有毒有害物质、抗生素、激素、重金属等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③科学配比饲料

生态猪饲料配比方案需要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目标进行调整。例如,生长期的仔猪(1-3个月)饲料配方为玉米45%,大豆粕25%,麦麸15%,豆油5%,鱼粉3%,预混料2%,微生物制剂1%,酶制剂0.5%,氨基酸0.5%,磷酸氢钙1%,食盐0.3%。育肥期(3-6个月)的饲料配方为玉米60%,大豆粕15%,麦麸10%,豆油5%,鱼粉3%,预混料2%,微生物制剂1%,酶制剂0.5%,氨基酸0.5%,磷酸氢钙1%,食盐0.3%。饲料中可消化能含量不应低于14.23兆焦/kg,粗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20%。另外,在饲料配比过程中,还需注意饲料的适口性、消化率、氨基酸平衡等问题。

④环境调控

在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养殖密度的科学调控,要结合猪群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合理调控养殖环境。一般后备母猪、种公猪每头猪占地面积约为2-3m2,仔猪占地面积约为0.5-1m2,生长猪占地面积约为1-2m2,育肥猪(6-10个月)占地面积约为2-3m2。

⑤饮用水质量要求

生态猪养殖模式下,对饮用水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猪舍在规划建造过程中,一定要保障饮水系统的科学建设。通常情况下应该确保养殖场有稳定的水源,如地下水、自来水或自备水源等,并根据养殖规模和猪舍布局,合理设置饮水器的位置和数量,饮水器应分布均匀,避免猪只过度拥挤,确保每头猪都能方便地获取饮水。设计合理的饮水管路,保证水质清洁,避免水流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猪只饮水,考虑饮水系统的维护和清洁,设置相应的设施和操作流程。在猪舍内部应该选择适合猪只的饮水器类型,如鸭嘴式、乳头式、碗式等,并要确保饮水机质量可靠,耐用、无毒、易清洗、不漏水等性能。

2、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①生态养殖模式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猪生态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以满足市场对绿色、健康猪肉的需求。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发酵床养殖是将猪只饲养在铺有发酵剂的床面上,通过发酵剂分解猪粪尿,实现养殖环境的净化。这种养殖方式具有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猪肉品质等优点。

②智能化养殖技术

智能化养殖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对猪场环境、猪只生长状况、饲料摄入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智能化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例如,通过安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确保猪只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同时,智能化养殖技术还可以通过对猪只生长数据进行分析,为饲料配方、疫苗接种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智能养殖技术也可以利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关注猪喂料、饮水以及活动时间,实时有效的关注到猪的各指标。

③优化疫病防控技术

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严重影响猪只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为了保障猪只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优化疫病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疫病监测,建立完善的疫病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其次,要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提高猪只免疫力。此外,还要加强猪舍卫生管理,降低病原菌传播风险。最后,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中兽医等手段,为猪只提供绿色、安全的疫病防治措施,健全预防措施,在疫病的根源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降低猪养殖中疫病发生的死亡性和规模性传播情况的发生,提升猪养殖质量。

二、猪常见腹泻病的诊断

1、猪细菌性腹泻

猪细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猪疾病,主要由多种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产气夹膜梭菌、猪痢疾短螺旋体、胞内劳森氏菌等。从流行特点来看细菌性腹泻在猪场中普遍存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仔猪较易感染,如新生仔猪容易受到大肠杆菌感染引发仔猪黄白痢,病原主要通过饮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该类疾病病程较短,症状较重,短时间内出现水样腹泻,粪便呈灰色、黄色或浅绿色,恶臭,体重迅速下降,脱水明显。病程较长的症状较轻,猪粪便呈糊状,颜色较淡,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通过解剖观察能够发现病死猪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脱落,严重时可见肠道出血,猪机体严重脱水,体液减少,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2、猪病毒性腹泻

猪常见病毒性腹泻主要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等引起。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引起哺乳仔猪发病,病毒传播迅速,可通过空气、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毒在猪群中无免疫原性,易感猪的比例较高。猪流行性腹泻的典型症状为急性腹泻,排水样或糊状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食欲不振,脱水严重,消瘦。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和变性、坏死,肠绒毛缩短、脱落,隐窝细胞扩张、变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十分相似,病毒传播迅速,可通过空气、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传播,在猪群中无免疫原性,易感猪的比例同样较高。发病之后典型症状为急性腹泻,病猪排水样或糊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病猪食欲不振,脱水严重,消瘦。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和变性、坏死,肠绒毛缩短、脱落,隐窝细胞扩张、变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猪轮状病毒病是由引起猪轮状病病毒感染所致,病毒传播迅速,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传播,猪轮状病毒在猪群中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该类疾病的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病猪排出糊状或水样粪便,呈黄色或灰色,病猪食欲不振,消瘦,生长缓慢。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和变性、坏死,肠绒毛缩短、脱落,隐窝细胞扩张、变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3、猪寄生虫性腹泻

猪球虫病、弓形虫病、蛔虫病和类圆线虫病是造成猪寄生虫腹泻的重要病原。其中球虫病是由猪球虫寄生于猪肠道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发生于仔猪,多呈良性经过,临床上以小肠卡他性炎为特征,成年猪为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播源。发病多为急性型,其病程通常为10-15d,病初食欲不佳,精神沉郁,被毛松乱,身体消瘦,体温略高或正常,下痢与便秘交替发作(粪中不带血),一般能自行耐过,逐渐恢复;但下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解剖之后能够发现小肠有出血性炎症,淋巴滤泡肿大突出,有白色和灰色的小病灶,同时这些部位常出现直径4-15mm的溃疡,其表面覆有凝乳样薄膜。肠内容物呈现褐色,带恶臭,有纤维性薄膜和黏膜碎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于动物的有核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原生动物病,感染弓形虫后,病原虫主要寄生在肺、淋巴结和肝等组织器官内。急性病例表现为高热、稽留热,呼吸困难,鼻流黏液,眼、鼻分泌物中含有血液,便秘或腹泻,皮肤出现紫斑。慢性型症状较轻,病程较长,表现为消瘦、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等。解剖之后能够看到肺充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肺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膜粘连,肝、脾、淋巴结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猪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线形动物病,该类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对猪的危害较大,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发病之后病猪表现为消瘦、生长缓慢、被毛粗乱、食欲不振等,严重感染时,病猪出现腹痛、腹泻、便中带血等症状。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肠壁出血、溃疡、炎症等病变,虫体死亡后,虫体残骸和虫卵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等并发症。类圆线虫病是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线形动物病,本病主要感染仔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蛔虫病相似。病猪表现为消瘦、生长缓慢、被毛粗乱、食欲不振等,病情加重后病猪出现腹痛、腹泻、便中带血等症状。由于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引起肠壁出血、溃疡、炎症等病变等情况,尤其多发生在仔猪中,因此在防控中,重点放在仔猪的观察中。

4、猪营养性腹泻

猪营养性腹泻是指由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不良或吸收障碍导致的一种腹泻症状,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饲料中的某些成分难以消化、饲料中某些成分过量、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平衡,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或比例失衡,导致猪消化功能紊乱。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某些饲料成分(如豆粕、蛋白质等)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导致猪消化不良。发病后出现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病猪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表现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和变性、坏死,肠绒毛缩短、脱落,隐窝细胞扩张、变性。

三、防控管理

1、治疗措施

①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协同治疗措施

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应该构建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治疗全面,如此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为了预防病毒防治或者患病毒可以肌肉注射干扰素,每头猪使用1mL,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d,并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或者头孢噻呋钠,使用剂量分别为2000IU/kg·bw和30mg/kg·bw每天2次,连续使用3-5d。为了预防腹泻症状,吸收肠道内容物,可以让患病猪口服药用炭,每头猪每次服用3-10g,一次剂量。强化补液推荐使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0-300mL并搭配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是40mL,20%的安钠咖注射液10-20mL,混合之后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5d,按照上述方案连续防控5-7d,养殖场的病情可以得到很好控制。

②寄生虫腹泻的治疗措施

针对猪球虫病、弓形虫病、蛔虫病和类圆线虫病引发的腹泻疾病应该注重科学选择驱虫药物,保证用药的针对合理。对于猪球虫病推荐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氯吡嗪)、氨丙啉、癸氧喹酯等。其中磺胺类药物一般按70-100mg/kg·bw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3次,氨丙啉按50-70mg/kg·bw口服,每日2次,癸氧喹酯按10-20mg/kg·bw口服,每日1次,上述药物连续使用3-5d。弓形虫病推荐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按70-100mg/kg·bw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3次。蛔虫病推荐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上述几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分别为5-10mg/kg·bw、0.2-0.3mg/kg·bw、10-20mg/kg·bw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一次剂量,必要时间隔7-10d,用药2-3次。类圆线虫病常用药物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上述几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分别为5-10mg/kg·bw、0.2-0.3mg/kg·bw,一次用药,间隔7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

③营养性腹泻的治疗措施

猪营养性腹泻的治疗主要在于平衡饲料营养、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和预防继发感染,临床上可以采用抗菌治疗和中成药治疗相结合的手段,增强猪群身体抵抗能力,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为预防细菌感染,可以让患病猪口服盐酸土霉素使用剂量为30mg/kg·bw每天2次,连续使用3d。

综上所述,在开展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控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养殖模式,转变传统养殖理念,提高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同时也需要养殖管理人员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以及不断的提升养殖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养殖培训和试验示范地的公开学习,在出现腹泻性疾病之后,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避免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

(作者单位:122318 辽宁省喀左县六官营子动物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猪只猪舍病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