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保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18.002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向前推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现代化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栽培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依托现代化种植技术,切实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性作物,在南北方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种植,为更好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就需要将关注重点放置在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面,通过科学选择品种、合理育苗、科学移栽和后期阶段的大田管理,营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环境,以此来发挥优质品种的生产潜力,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水稻种植技术与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希望对更好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帮助。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直接影响到大众的生活质量。尽管当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但基层地区的很多种植户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一直坚持传统的栽培管理方式,种植管理环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普遍表现为品种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品种适应能力较差,生产潜力不足,大田管理不科学,病虫害严重发生,药物使用不规范。由于种植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水稻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减产或者绝产的现象,品种生产性能不能够全面发挥出来,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今后水稻种植过程中,应该从完善种植技术方案入手,明确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和技术规范,引导种植户加强中后期的大田管理,构建完善且合理的种植体系,更好地推动水稻种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水稻科学育苗技术
1、水稻品种选择
安徽省东至县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生长周期适中、市场前景较好的水稻品种,以降低销售风险,提高种植收益。目前在当地推广应用较好的优质高产水稻杂交稻品种有:玮两优8612、和两优1177、深两优9616、韵两优丝苗、隆两优1307、野香优海丝、荃两优851等;常规水稻品种有:玉珍香(中单晚品种)、黄花占(中单晚品种)、中早39(早稻)、金早09(早稻)、金早47(早稻)等;再生稻品种有:深两优867、新两优223、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等。
2、水稻种子精选与消毒催芽
①种子精选
水稻种子在播种前的晒种和种子精选是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健康生长的重要步骤。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晒种,然后选择开阔、平坦的场地,如晒垫、晒网等,确保种子能够均匀摊开。将种子均匀地摊开在晒垫上,厚度应适中,太薄可能晒太干,太厚则可能导致内部种子不易干燥。在晒种过程中要勤翻动种子,确保所有种子都能得到均匀的干燥,一般晒1-2天,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和种子含水量调整。晒种结束之后,要做好种子精选工作,选择前观察种子颜色、形状和大小,剔除发霉、破损、变色的种子,去除杂草种子、杂质和其他非水稻种子。然后用清水淘洗,并除去病、秕谷,以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整齐度。
②消毒催芽
种子精选完成之后,在播种前还需要做好消毒催芽工作,使用强氯精浸种时,常规水稻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杂交水稻用清水浸种6小时,起水晾干2-3小时,再用强氯精10克兑水5-8公斤浸种5-8公斤,浸种的时间根据浸种时的日平均温度确定,早春总浸种时间一般为24-30小时,夏季一般总浸种时间不超过12小时;使用咪鲜胺浸种时种子精选后直接用25%咪鲜胺乳油5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8公斤,浸种时间不宜过长,早春24小时,夏季12小时以内,常规水稻恶苗病重的品种最好用25%氰烯菌酯乳油浸种。种子浸好洗净后放入40-45℃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捞出置入沥水带中包好,早春还应保暖覆盖,夏季可直接放入湿润的环境中,以促进种子发芽,每天按时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种子破胸前要保温,破胸后要注意调整湿度和温度,如有发霉、腐烂的种子,应立即清除,避免影响其他种子,当有70-80%的种子萌发露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3、水稻育苗床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结构良好、透气性强、pH值5.5-6.5、光照充足的地方建设苗床。育苗前使用整地机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15-20厘米左右,深翻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在整地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农家肥、堆肥等,床面宽度在1.2-1.5米左右,床高在15-20厘米左右,苗床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苗床制作后,及时进行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要注意防止积水,避免影响根系生长。
4、育秧盘的选择
水稻育秧盘是水稻种植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培育水稻秧苗,常见的育苗盘规格有561孔、438孔等类型。孔隙越小,秧苗生长空间越小,但能够保证秧苗的整齐度;孔隙越大,秧苗生长空间越大,但可能会影响秧苗的整齐度。尺寸大小通常有有30厘米×60厘米、60厘米×30厘米等尺寸。在选择水稻育秧盘时,需要考虑不同品种的水稻对育秧盘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品种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每亩地需要使用的育秧盘数量在40-60片之间,具体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使用561孔的秧盘,每亩大约需要45片,使用438孔的秧盘,每亩大约需要55片。
5、水稻播种育苗
安徽省东至县水稻育苗播种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前准备好育秧盘,使用专门的穴盘,将经过处理的水稻种子按照一定的密度播种到穴盘中,通常每穴播种1-2粒种子。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提前准备好的苗床上,灌溉透水,上方覆盖地膜苗床,上方加盖小拱棚,促进种子萌发。机插秧育秧要建适应的育秧棚,秧棚地块可选择旱地、水田或者已经硬化的地块,秧棚中间高度3-3.5米,宽度5-6米,边高2米,透明农膜覆盖,早春可保温,夏季防雨,棚内可安装自动喷水装置。机插秧每亩用种杂交稻4斤左右,秧盘25-30张,机械播种,暗化出苗露白即可置入育秧棚中,前7天要保持秧盘湿润,中后期干湿交替,移栽前秧盘湿度不宜过大,注意防治立枯病和其它苗期病害。常规稻亩用种量6-7公斤,秧龄18-22天左右。选择晴好天气及时移栽。
6、育苗期苗床管理
育苗阶段要注重做好大田水分管理,温度管理,肥料管理。秧苗阶段保持适宜的湿度是水稻幼苗生长的关键。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幼苗的健康,一般确保土壤湿度控制在65%-70%。在出苗期至插秧前应通过调节拱棚内的覆盖物(如地膜、小拱棚等)和通风来控制温度,1-2叶期的适宜温度为22-25℃,2叶期为22-24℃,3叶期为20-22℃。同时,穴盘育苗需要适时供应营养,以支持水稻幼苗的生长,应根据水稻幼苗的生长阶段,适量施用水溶性肥料,确保营养均衡。在水稻2-3叶期可以按照每亩使用1-1.5公斤的尿素进行将其配制成0.1%的溶液苗床泼洒,泼洒之后要及时灌溉清水,避免出现肥害。在插秧前1周,应通过昼夜通风炼苗,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提高其抗逆性。
二、水稻移栽技术
1、大田整理
移栽之前要做到科学整地,创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的土壤环境,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做到上实下虚,保障整地后土壤松软,利于根系生长。同时,田块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以利于均匀灌水,另外在移栽前一天整地时,每亩追施饼肥30-50公斤,配方肥25-30公斤。要求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活棵。
2、科学移栽
东至县位于长江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稻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移栽时间通常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和栽培模式来确定。一般而言,东至县早稻的移栽时间一般在4月底到5月中旬,中稻的移栽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到6月初,晚稻的移栽时间一般在7月底到8月初,机插秧移栽时秧龄一般在20天左右,人工移栽的30-35天左右,叶龄在3至5叶期,秧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叶色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水稻移栽期间推荐采用机械化插秧方式,选择使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机开展作业。一般情况下,水稻插秧株距控制在13-17厘米,行距设置在25-30厘米,插秧深度在1.5-2.5厘米之间,行进速度通常设置在每小时插秧3-4亩地。插秧后要检查秧苗的直立度、间距均匀度、漏插率、漂苗率等,高质量的插秧应确保每株秧苗都能直立生长,秧苗间距适中,无漏插和漂苗现象。通常情况下,机械化插秧之后大田的漏插率低于5%、漂苗率低于5%、均匀合格率应达到85%以上。
三、水稻大田中后期管理
1、水层管理
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水层管理的要求不同。插秧后,保持田面水层3厘米左右,以利于秧苗生根和成活,避免水层过深,防止秧苗窒息。插秧后10-15天秧苗返青,此时需要适当降低水层,保持田面水层1-2厘米,以促进秧苗生长。分蘖前期,保持田面水层2-3厘米,以利秧苗分蘖。拔节期是水稻生长的重要阶段,此时需要保持田面水层3-5厘米,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抽穗期要保持田面水层5-8厘米,以促进花穗发育和籽粒形成。同时,扬花期是水稻花粉散布的时期需要保持田面水层3-5厘米,以利花粉传播。灌浆到成熟期应当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这样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结石率,增加利众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应该注重做好大田的排灌工作,收获前5-7天要及时进行断水,方便机械化收获。
2、科学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第一次追肥在水稻返青期,通常在移栽后的5-7天,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氯化钾5公斤。第2次追肥在水稻分蘖末期烤田后复水前,通常每亩追施高塔复合肥5公斤左右。当水稻进入到抽穗期之后,应该结合秧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追施穗肥,如果叶色暗淡退黄则则表明氮肥缺失,要及时看田块、看苗追施少量氮肥。如果秧苗生长相对较为旺盛,通常不需要追肥。
3、病虫害防治
①杀虫灯防治
杀虫灯是一种利用光源诱捕害虫的物理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选择合适的水稻杀虫灯例如紫外线杀虫灯、蓝光杀虫灯等,然后将杀虫灯安装在稻田中,通常沿田埂设置,每30-50米设置1个杀虫灯,通常每公顷设置1-2盏,杀虫灯的高度要略高于水稻植株,以便于诱捕飞行的害虫。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设定杀虫灯的光源类型、亮度和使用时间,一般杀虫灯在晚上开启,可设置为每晚8-10小时。使用期间应该定期检查杀虫灯的工作状态,清洁和更换光源,确保杀虫灯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定期收集和处理诱捕到的害虫,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②色板防治
色板防治水稻虫害的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色性,将害虫诱集到集色板上,从而达到减少害虫数量的目的,害虫在寻找配偶、觅食和避敌时,常常会受到颜色的吸引,通过大田当中设置色板,可以有效地诱捕害虫,降低害虫数量,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色板防治水稻虫害主要适用于稻众卷叶螟和稻飞虱等,色板防治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运用细节需要根据所要防治虫害种类选择相应的色板。例如,对于稻纵卷叶螟,应选择黄色色板,对于稻飞虱,应选用蓝色色板,将色板放置在水稻田间,距离地面10-15厘米,色板面积应根据田间面积和害虫密度来确定,通常每亩设置20-30个色板,色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沾然灰尘或吸引到其它昆虫,影响诱捕效果,因此需要间隔2-3周更换1次。
③性诱剂防治
性引诱剂防治水稻虫害的原理是利用性引诱芯诱捕雄性二化螟成虫,将害虫诱集到诱捕器里,从而达到减少二化螟雌蛾孵化害虫数量的目的。虽然性引诱剂是一种化学物质,但正常情况下是由害虫自身分泌的,人工释放是干扰它们的正常繁殖,使正常的雌雄比例受到破坏,继而使幼虫的出生率下降,诱捕器安装诱芯后插入田间,每亩一个即可,高度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适当调节。
④害虫天敌防治
害虫天敌是指一类能够捕食或寄生害虫的生物,它们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常见的害虫天体主要包括了寄生蜂,如稻螟寄生蜂、纵卷叶螟寄生蜂等。同时还有捕食性昆虫如螳螂、蜻蜓、食蚜蝇等。另外,一些鸟类也是害虫的天敌如燕子、喜鹊、猫头鹰等。在稻田周围种植树木或设置鸟巢,可以为鸟类提供栖息和觅食的条件,帮助防治害虫。此外,某些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可以寄生在害虫体内,导致害虫死亡。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喷施微生物制剂,防治螟虫、稻瘟病等病虫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释放害虫天敌、喷施微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适行防治。例如寄生性害虫天敌可以在害虫危害高峰期到来之前及时释放每亩释放量控制在2-3万只,每间隔7-10天使用1次,连续释放两次,能够有效防范多种害虫的繁殖生长。但要注意,在利用害虫天敌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害虫天敌的保护,如避免使用对害虫天敌有杀伤作用的农药,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等。
⑤化学防治
以绿色防控为核心,在高效栽培的基础上,推行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综合防治。水稻整个生育期用药次数控制在2-3次以内,第一次在水稻分蘖盛期,主要预防稻蓟马和二化螟,防治二化螟的药剂可用800倍1%甲维盐或者用1000倍5%氯虫苯甲酰胺兑水喷雾,稻蓟马可用800倍50%吡蚜酮兑水喷雾。第二次在孕穗前期,主要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二化螟和稻飞虱,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可用24%噻氟酰胺悬乳剂6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二化螟可用800倍1%甲维盐或者800倍5%氯虫苯甲酰胺兑水喷雾,防治稻飞虱可用600倍50%吡蚜酮兑水喷雾。第三次用药在水稻破口期,主要防治稻瘟病、稻飞虱,防治稻瘟病可用500倍30%三环唑悬乳剂兑水喷雾,防治稻飞虱选用药剂和使用方法同上。
综上所述,水稻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该从科学选择品种、合理育苗、科学移栽以及大田管理等几方面入手,营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种植环境,满足水稻根系和植株的生长需求,保证养分、水分供给充足,同时要将关注重点放置在水稻病虫害的针对性防范方面,构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小程度,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作者单位:247230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