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腾 桂运奇
【摘要】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卓越的报刊活动家。毛泽东高度重视报刊工作,《湘江评论》是毛泽东亲自创办并主编的第一份正式刊物。探讨《湘江评论》的创刊历程,不仅可以了解毛泽东的革命活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毛泽东的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报刊;历程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4-006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4.021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人文社科青年项目(WXSK202255);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21CX008);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1A0527);皖西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wxxy2021053);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工程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项目(dbs2021004)。
毛泽东从学生时代就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且逐渐萌发了创办报刊的意愿。《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办报实践的开端。在实践过程中,他吸收、借鉴前人的办报思想与办报经验,结合所学新闻理论和革命斗争实际,并通过自身努力,使《湘江评论》成为当时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
一、思想渊源:近代报刊活动家的影响
近代以来,我国涌现了一批政治家、思想家、报刊活动家,他们的办报理论对毛泽东的办报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韬,被誉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1874年,他创办《循环日报》,这是我国首份政论报纸。他提出了“日报立言,纪事载笔,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的办报思想,主张办报要“指陈时事,无所忌讳”,以求“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同时“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1]。王韬非常注重报刊文章的形式、文风,他提出必须废除文坛流行的艰涩难懂的桐城派古文,建立一种明白晓畅、人人能懂的新文体,以自由传播新知识、新思想。于是,他首创了报刊政论文体,为后世所效法。王韬撰写的政论,言简意赅,立场明确,深入浅出,言之有据,雄辩且富有感情。王韬的办报思想及他的报刊政论文体对当时及日后的新闻报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读了郑观应的报刊政论文集《盛世危言》,且“非常喜欢”。郑观应认为,中国的富强之道,在于“兴学校、讲西学、改考制、开矿业、修铁路、办报纸”等,他在《盛世危言·日报篇》一文中就提议“广设日报”,令“民情悉达,民隐悉通”。他提倡各省创办报刊,以求“民心无不惬,民志无不伸”。毛泽东从郑观应的文集中“接触、认识了‘报刊这一概念,并对报刊的作用有了一定认知”[2],可以说,郑观应给了他创办报刊这一观念的最初的朦胧启发。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极为推崇梁启超,初次读《新民丛报》,他“读了又读,乃至默记于心”[3],报刊的精彩内容与独特文体,深深吸引着毛泽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知名的办报大师,梁启超可谓是近代中国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奠基人。梁启超认为,报纸之于国家就如同“耳目喉舌”之于个人,报纸有“去塞求通”的功能,他强调报纸的政治宣传作用和教育启蒙作用,极力主张政治家办报、学者办报,提出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办报四大原则。梁启超的这些办报思想,对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的影响很大。此外,在报刊文章写作上,梁启超创造了“时务体”,这种半文半白的新文体,注重简笔自然,辞以达意, 更有感情,更富鼓动性。运用这种新文体,梁启超写出了许多“笔锋常带情感”“别有一种魔力”的政论文章。这种文章风靡一时,“学者竟效之”,为后来的白话文运动奠定了基础,也对当时及日后的报纸文风产生了很大影响。毛泽东也被梁启超的这种新文体所吸引,他有意模仿梁启超的笔法,并深得梁氏笔意,老师称其文“恰似报笔”。这种模仿为毛泽东日后的报刊文章写作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实践经验,奠定了写作基础。
孙中山被毛泽东尊为“革命的先行者”。辛亥前后,新刊物、新思想层出不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报刊为阵地,大力进行革命宣传。当毛泽东初次接触《民立报》,其“激烈锋利”的革命言语和“激动人心的材料”[4]便给他带来极大震撼,他“读了以后,极为感动”[5]。此后毛泽东开始关注孙中山,他拜读孙中山创办的刊物,切身感受到了报刊在革命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孙中山指出,为了配合武装斗争和革命实践,必须创立“机关报”,而孙中山指导创办的革命报刊确实成了其革命斗争的重要工具和锐利武器。对于报刊的舆论作用,孙中山予以高度重视,“他把发挥‘党的喉舌作用作为办报的主要目的”[6],强调报刊语言应通俗易懂。孙中山的这些办报理论对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的报刊实践活动给予了指导作用。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毛泽东被这份宣扬“民主”“科学”的杂志吸引,之后还在该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这是毛泽东首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从读到写,毛泽东与报刊的关系更近了一步。《青年杂志》(《新青年》)“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文言文”,刊中文章采取新式标点,且多为白话文,报纸的通俗化、大众化特征得到彰显,也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报坛文风。这一变化也对《湘江评论》的报刊文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毛泽东特别爱好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文章,曾多次阅读,还会摘抄一些精彩段落,这对他日后的新闻写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社会急剧动荡、国家面临生死危亡的近代中国,先进政论家们创办报刊、以报论政、言论救国的优良传统给了梦想远大、关心时事的青年毛泽东很大的积极影响。他不仅养成了经常读报的习惯,从刊物中持续吸收新思想来充实自己,同时结合切身感受,慢慢了解了报刊对唤醒民众觉悟的重要作用,对新闻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有了办报的想法,表示要“一面办报,一面入学”。此外,潜移默化中,毛泽东汲取了近代报刊活动家的办报主张及办报思想,这对他后来《湘江评论》的办报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理论基础:新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
1918年9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报刊,职务是助理员。当时北大校园内各种学会、社团迭次涌现,新学说、新思想亦是万分活跃。出于对新闻工作的兴趣和爱好,毛泽东积极参加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发起组织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以系统学习新闻学知识。
作为我国首个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组织,该会被誉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它的目标是“增长新闻经验,研究新闻学理,谋新闻之发展”[7],研究内容有新闻造题、采集、编辑及评论、广告术、实验新闻学等。研究会特聘国内新闻学教育先驱、北大教授徐宝璜担任专职导师,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知识。受过专业系统新闻学教育的徐宝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倾囊相授,如“新闻的采访、编辑,报纸的社论、发行、广告”[8]等等,他都进行了全面讲述,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根据研究会讲稿整理出版的《新闻学》一书中,徐宝璜指出,报刊应为国民发出请求、建议,“言其所欲言而不善言者、不敢言者”,并保持自身自主社会地位,发挥报刊在启迪民智、提倡道德方面的紧要职责与作用。这些理论使毛泽东受到了很大启发,为毛泽东进一步认识报刊的性质、作用及其日后的报刊实践奠定了基础。徐宝璜在授课中特别概述了报刊的功能,即“供给新闻,灌输知识,代表舆论,创造舆论,提倡道德,振兴商业”[9],其中让毛泽东尤为难忘的是报刊舆论功能中的“善用为福”“滥用为祸”,这也成为后来毛泽东舆论宣传过程中的重要原则。
受聘担任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导师的,还有《京报》社长邵飘萍。邵飘萍具有丰富的办报经验,他主要为学生解答新闻实际中的繁难问题,以及多年来他丰富的新闻经验、体会,并重点讲述了新闻采编业务,对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作了详细系统的论述。毛泽东同邵飘萍很接近,除听课外,他还多次拜访邵飘萍,当面向老师求教,得到邵飘萍的很多帮助。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毛泽东高度评价邵飘萍,说他是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对其“帮助很大”[10]。鉴于邵飘萍的引导与勉励,毛泽东曾数次提及办报的想法,他想要创办一种报刊,把革命青年与社会有志之士联合起来,并肩协作,共同奋斗。
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里,毛泽东了系统学习了新闻学知识,这让他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日后创办报刊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现实需求:革命宣传的需要
“五四”前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出现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高潮,各种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一年之内,全国各地新创刊的报纸、杂志多达400余种,它们多为各地学生自发组织、创立。经湖南学联的促使和帮助,长沙多校也创设、刊行了数十种报纸,像《新湖南》《女界钟》《明德周刊》《长郡周刊》等。此等刊物大都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主旨,在批判封建思想,指引民众接受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必须注意,这些刊物亦存在不少问题,如观点缺少见解,内容重复累赘,乃至全盘照抄西方思想等,故而这些刊物的影响都不是很大。
“五四”运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在领导湖南学生运动期间,毛泽东深切领悟到,为了顺应思想宣传及政治鼓动的迫切需要,务必要创立一份革命刊物,以进一步带动群众的革命热情,升华其政治觉悟,以强劲有力促进“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正如他所说,只有创办一个“高度政治思想性的刊物”,才能够“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巩固其革命热情”[11],才能够推动革命事业不断深入发展。随后,1919年7月,毛泽东提议以湖南学生联合会的名义创办一种政治评论性定期刊物,作为反帝反封建和宣传革命思想的工具和阵地。学联一致同意了毛泽东的建议,决意创办《湘江评论》,并推选毛泽东为主编。紧张筹备十多天后,《湘江评论》于1919年7月14日创刊问世,此时毛泽东也终归得以达成了他早前创办刊物的夙愿。
四、效仿典范:《每周评论》周刊
近代中国的一些著名进步刊物,在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的过程中给予其很大启发,如时事政治性较强的周刊《每周评论》。
在北京期间,时任北大图书馆报刊管理员的毛泽东读了许多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的书刊,如“《每周评论》《新生活》《新潮》《改造》《劳动界》《时事新报》”[12]等。《每周评论》由陈独秀、李大钊创办于1918年12月,集结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它以进行时事、政治评论为主,与《新青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将思想文化斗争与现实政治斗争相结合,影响力巨大。毛泽东关心时事,崇拜陈独秀、李大钊,是《每周评论》的热心读者。在《湘江评论》的办报实践中,他把《每周评论》作为效仿典范,从报刊的刊名、编排形式与专栏设置、言论等方面,都对《每周评论》予以了效仿,也如胡适所言,两种报刊在精神与形式上“最接近”,是“好兄弟”。
首先,从刊名分析,毛泽东参照《每周评论》,把其所办报刊命名为《湘江评论》,不言而喻,毛泽东意图创办一种犹如前者的评论时事性刊物。
其次,从专栏设置、刊物形式来看,《每周评论》是一张小型报纸,每周一期,四开一张,每期四版,每版四栏,这种报纸杂志化的现象,也成了当时报刊形式的一大特色。《每周评论》内容主要包含“新文艺、社论、通信、随感录、读者言论、国内劳动状况、国内外大事述评”等数十个栏目。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也是每周一期,四开一张,每期四版,每版四栏,借鉴了《每周评论》的小报版式和报纸杂志化形式等先进排版方式,设有“东西方、湘江大事述评、新文艺、湘江杂评、放言”等专栏。不难发现,在栏目设置上,《每周评论》的长处已被毛泽东充分吸取,同时又有自我创新,他在《湘江评论》中添加了一些具有湖南当地特色的东西,而编排方式和内容也尽显独特性,如加入了湘江大事述评、湘江杂评的地方专栏,并借鉴随感录而创新设置放言栏目。
此外,从言论内容上看,《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办报宗旨,内容偏重于时事评述,政治性很强。它紧密结合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如“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等,以进步的观点予以分析、报道,对内大力批判封建专制及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阀、官僚与政客,对外猛烈抨击以强权来侵害他国平等自由的帝国主义。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基本遵循了《每周评论》的主旨,评论时政、反帝反封反军阀亦是报刊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则是热情讴歌,极力宣传,言论内容上二者十分相像。语言风格方面,《每周评论》也深刻影响着《湘江评论》,前者所使用的夹叙夹议方式,叙述评论体裁,后者也极为模仿,对国内外时事进行报道分析,继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湘江评论》《每周评论》关系上可谓一脉相承,如同后者,《湘江评论》发出了蕴藏在国人心中的怒吼,传达着新时代的最强音,反映了最广大民众的利益。
“五四”运动中,《湘江评论》应时而生,作为一份政治性报刊,它是毛泽东进行政治斗争、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毛泽东注重报刊的政治性,力图以报刊为阵地进行革命宣传,以唤醒民众觉悟,增强革命力量。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32.
[2]桂运奇.毛泽东早期新闻思想探源[J].武陵学刊,
2018,43(05):54.
[3]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1.
[4]窦其文.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5.
[5](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M].汪衡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40.
[6]桂运奇.毛泽东早期新闻思想探源[J].武陵学刊,
2018,43(05):55.
[7]新闻研究会之改组纪事[N].北京大学日刊,1919-2-20.
[8]桂运奇.毛泽东早期新闻思想探源[J].武陵学刊,
2018,43(05):56.
[9]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32.
[10](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27.
[11]李锐.五四运动中的青年毛泽东[J].历史研究,
1979,(05):23.
[12]陈晋.毛泽东阅读史略(一)[J].中共党史研究,
2013,(06):9.
作者简介:
王鲁腾,女,山东菏泽人,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桂运奇,男,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大别山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