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三江源生态移民村为背景,以种青稞为线索,生动地讲述了藏族少年边巴、普布兄弟充满青春活力而又起伏跌宕的成长过程,在一件件平凡而感人的琐事中,新时代生态移民的生活百态似画卷般徐徐展开,让读者看到世居高原的人民守护精神家园、共建美丽中国的生动面貌。
《青稞谣》
唐明 著/海燕出版社/2024.1/28.00元
唐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格尔木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现任《格尔木》文学杂志执行主编。出版有长篇小说《德吉的种子》《河源清澈》《冬格措拉的孩子》等。曾获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作品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桂冠童书百强书单等。
想写一本跟青稞有关的书,是因为我那年去门源的经历。
我去的时候正是油菜花和青稞在门源大地上交相辉映的季节,大片的金黄和大片的碧绿在天地和群山原野之间起伏交错,那种赏心悦目的美丽,那种蓬勃蒸腾的力量,着实震撼了我的心。
灵感虽然就像阿尔卑斯山巅的薄云草那般珍稀,但可以肯定,跟青稞的美好遇见就是我采撷到的一棵小小的薄云草。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关注青稞了。
青稞,我是从神话故事里认识的。它带着雪域儿女的美好想象和传奇演绎,在很多版本的藏族神话故事里,青稞有着不同版本的传奇身世,深深地吸引着世人的眼睛。
了解青稞,我是从酒开始的。那酒闻起来又香又烈,像高原的太阳,令人一次次地被引诱、被蛊惑,沉迷其中。
我爱上青稞,是因为糌粑。
糌粑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食物,尤其对于牧区的藏族同胞而言,糌粑算是他们的主食,几乎无一日不食。
成熟的青稞收割之后,晾晒、脱皮、储存、炒熟、磨碎,加曲拉和水,用手在碗中拌匀捏实,席地而坐,佐以一碗酥油茶,这就是多数牧人的一餐。现在条件好些,炒面里会加糖、奶和其他配料,但终归还是至纯至简的食物,跟内地铺张的桌席可谓天差地别。
我吃过四川康定的糌粑、西藏拉萨的糌粑,也吃过门源、互助、湟中、天峻等青海各地的糌粑,会有些差别,但都是青稞的味道,没有经过复杂的烹饪过程,也没有被各种调料沾染。它就是青稞自然的味道,细细咀嚼,你甚至会感受到它们从冰雪中发芽、在风雨中分蘖,在阳光下抽穗、灌浆、结籽的味道。
所以,在高原,青稞不仅是粮食、是酒,还是雪域的精灵,是高原的孩子。
所以,以青稞为食的人,都是青稞的后裔。
《青稞谣》讲述的就是新时代的青稞后裔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9岁的藏族男孩——普布,他生活在从三江源搬迁到城市的生态移民村。普布因目睹了突发心脏病的母亲倒在了青稞地、永远离开世界的一幕而“失语”,度母一样善良美丽的德宗舅妈一直照顾着普布和他的阿哥边巴。有一天,德宗舅妈无意间感叹普布的声音丢在了那片青稞地,不知哪位神仙捡了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给他。阿哥从德宗舅妈的话里得到启发,执拗地认为种出一片青稞,就能为弟弟找回声音。他决定在荒凉的孔雀河边开垦一片土地,种出一片葱茏的青稞。
经过三年的努力,青稞终于在美丽的孔雀河边发了芽,并且长高长大,奇迹也如他所愿地在这片青稞地里发生了。德宗舅妈在青稞地里漫步,一如当年阿妈在青稞地里行走的模样,梦境与现实巧遇,普布在半梦半醒之间,终于在青稞地里喊出了“阿妈啦——”。
阿哥帮普布找回声音的过程,也是普布迅速完成自我觉察、自我超越、自我成长的过程。这三年中,他虽然不能说话,不能用声音去表达看法和感情,但是一直在用双眼观察这个世界,用纯净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他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友谊,感受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也感受到了生命中的那些疼痛……一切的感受促成了他的成长,使他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少年。
《青稞谣》里的每一个人我都喜欢,因为他们都善良。善良是青稞后裔最美好的品质,这种品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像花草一般葳蕤茂盛。
在书里,德宗舅妈是最美的代表,她像度母一样美丽善良,愿意也能够给予她身边所有人纯洁的爱和善意。她的慷慨、她的温柔、她的智慧、她的博爱、她的勤劳纯朴、她的健康明亮,无一不令人深爱。试想,如果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那该是多么大的福气啊!
我能遇见青稞,是我的福气,而我的福气还不仅于此,因为我还跟青稞的后裔成了朋友甚至亲人,我就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生活的小城南郊有两个藏族生态移民村,一个来自长江源头,一个来自黄河源头,我常常到这两个村子里去。
我每一次去,热情又真挚的朋友们都会用酥油茶和糌粑款待我,那味道纯朴的糌粑就是我与青稞的一次又一次重逢,这让我更加热爱这两个村庄,也更热爱这两个村庄的人,因而去得更勤。
近年来,我一直在现实题材和本土文化的框架下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目光基本聚焦在本地生态移民村里的藏族孩子们身上。
我永远也忘不掉第一次去村里时见到的那些欢快地奔跑着的孩子们的样子,他们就像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虽然已经从牧区来到城市很多年,但他们无拘无束、自在天然的样子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暗暗地祈愿,我愿他们永远这样快乐,那根植在他们灵魂里的善良和虔诚永远都不要消失。这是上天赐予这些孩子甚至这个民族的珍宝,这些格萨尔王的子民,这些青稞的后裔,要永远保持自己灵魂的纯洁。
但世界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的生活也在变化着。他们已经从山里来到了城市,在现代文明不动声色的影响之下,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正在悄然淡化,这是一个令人神伤和惋惜的变化。所以,我希望在写作中不仅要表现这个民族的孩子的纯真和善良,我还希望能够通过小说来强调这种民族身份的归属感,语言、文字、传统、习俗……哪一样都不能丢弃。《青稞谣》虽然故事和人物都很简单,但主题承载了我的态度和思考。
最后,我希望,青稞这神奇的高原植物能够跟更多的人有一个美好邂逅,演绎出比《青稞谣》更美好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