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均铨
丹丹温,缅甸女子名字,我今晚会见到丹丹温,还与她在澳门的一个自助餐厅共进晚餐。
我以一种好奇的心态走进自助餐厅,见到年过花甲的朋友善文君。在他的带领下,我见到他的妈妈 ── 丹丹温阿姨,一位年过九十的长者。
“明格拉吧,阿多。”我用缅甸话向丹丹温阿姨问好。她呆呆地望着我。
“阿姨有多少年没说缅甸话了?还会说缅甸话吗?”我继续用缅甸话问。
“五十多年了吧!”丹丹温阿姨用缅甸话回答。
我感到她的舌头因半个世纪以上没说缅甸话,讲缅甸话时转动的节奏略慢,发音也不够准。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我和善文君是因文章在网上认识,后来善文君移民到了澳门,我们成了好朋友。除文学创作外,我俩还有一个共同话题 ── 缅甸。
善文君的妈妈丹丹温阿姨也因为我是缅甸华侨,想见我。善文君利用妈妈到澳门探亲,安排了这次自助餐。
她头发还不少,讲话口齿清晰,耳有点背,不过不影响我们交谈。
我们边吃边谈,阿姨用缅甸话加普通话告诉我她前半生的故事……
她在20世纪20年代末出生于缅甸,上有哥姐下有妹妹。父亲是一名商人,原本一家人很平静很幸福地生活在缅甸,因鬼子把战火烧到缅甸而破坏,他们一家人只好逃离了。
当时缅甸的华侨华人们拖家带眷,结伴而行,一批又一批,数以十万计,往云南省方向跑。鬼子的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不少逃难的华侨华人,她的妈妈未能幸免,炸死了,永远留在了逃难的路上。
她的爸爸千辛万苦拖着几个孩子逃难,终于逃到了昆明,住入当时政府安排海外华侨临时居住的难民所,之后一家人回到在山区的家乡。没几年,父亲因生活压力,劳累过度,与世长辞了,丢下几个从缅甸带回来的子女在山区。一晃就是一甲子。
“这么多年有回去过缅甸吗?”我用缅甸语问。
阿姨摇头,脸上露出微微的无奈。
“对缅甸还有印象吗?”我这一句话仿佛开启了她脑海内一扇尘封的窗口。
“有啊!我出生在彬马那市,当时我十几岁。那城市不大,我还会唱缅甸歌。”阿姨的话这一回让我感到意外。
阿姨开始唱缅甸歌,我听明白部分歌词,也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估计是一首70年前流行的缅甸歌曲。
“缅甸现在的首都就在彬马那市附近,叫‘内比都。几年前我有去过。那里建了一座可以跟仰光市的大金塔比高度、比辉煌的金塔,香客、游客还可以进入塔的内部礼佛。”阿姨第一次听到她故乡的附近成了首都,感到惊奇。
“首都不是仰光吗?”阿姨无法明白。
“2005年之后仰光就不是首都了。您回彬马那市看看,跟70多年前完全不同了,有不少新式的建筑物、豪华的酒店。”我用缅甸话说。
“彬马那市附近有个新首都?我想回去看看。你妈妈是缅甸人吗?”阿姨转话题。
“我妈妈出生于缅甸,外婆也出生于缅甸,妈妈不是缅甸人,是华侨。”我回答。
“我妈妈是缅甸人,彬马那人。”阿姨用缅甸话对我说。
我打开手机给丹丹温阿姨看缅甸的风景名胜,仰光的妙声鸟水上餐厅,内比都的金塔,曼德勒市的皇城和护城河,现代的缅甸人服饰,她都感到新奇。因为她离开缅甸已经一甲子以上。
我想起古人因逃避战火,到了桃花源,阿姨就是一个逃回故乡山区桃花源的人物。
她因为逃离恐怖血腥的战乱,离开她妈妈的国家,逃离她出生的城市,在山区的家乡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养育的几个子女都大了,孙子也有好多个,子孙都纷纷离开山村,到城镇谋生去了,她一人留在山区。
“缅甸还有打仗吗?”阿姨讲到打仗二字,表情有点心有余悸。
“缅甸境内的战争从没停过,战事大部分发生在边境地区,大城市没有战争。”我轻描淡写地说出她的故乡还有战事,她微微地有恐惧表情。
“我怕战争。”阿姨说。
“您来澳门生活吧,这里几百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我说。
她摇摇头。
“我害怕战争,也不喜欢在城市居住。我不会讲广东话,我过几天要回家乡了,你有时间来玩,跟我讲讲缅甸话。”阿姨这一回用普通话说。她讲普通话比缅甸话好很多。
我有幸听到一首70多年前的缅甸歌,有幸跟一位92岁高寿的阿姨吃自助餐,有幸听她讲述我妈妈常常跟我说过的故事,只是版本不同,鬼子的飞机轰炸、逃难人群、无数的死亡者、可恶的鬼子,还有对鬼子的仇恨,永远不会忘记。
人们寻找桃花源千百年来从没停止过,尤其是避世落魄的文人,桃花源在哪?
阿姨不是文人,她已忘记缅文,也没学会中文……那年代,能活着已是幸运,她未必知道桃花源的故事,可她却在她的桃花源(山区家乡)生活了大半辈子。
她从桃花源 (山区家乡) 来澳门旅游,澳门没有吸引她留下的地方,她要回山区的家乡,回到她生活中的世外桃源。
我答应丹丹温阿姨,有机会到她生活的家乡探望她。她笑了,笑得很开心。
祝福阿姨在世外桃源幸福生活!
(本专辑与广东省小小说学会联办)
本辑责任编辑:练建安 马洪滔
特邀组稿:申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