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创造的战场辉煌

2024-06-27 05:00:45陈辉
党史博览 2024年6期
关键词:兴海手雷反坦克

陈辉

手榴弹(俗称手雷)是一种攻守兼备的小型手掷炸弹。它既能杀伤有生目标,又能破坏坦克和装甲车辆,是步兵的常用兵器。

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缺少重武器,手榴弹生产简单,成本又低,成为步兵的主要作战兵器。朝鲜战争时期,随着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将大量坦克和装甲车投入战场,志愿军除使用普通手榴弹杀伤敌步兵外,开始使用反坦克手榴弹摧毁敌人的坦克装甲车。

有什么样的武器,就有什么样的作战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英雄。本文所讲的,是我军历史上三位步兵投弹英雄的故事。

“投弹王”蔡兴海:带领全班投弹杀伤美军400多人

蔡兴海,陕西省泾阳县人,1931年5月出生,1949年12月参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手榴弹“空爆法”,歼敌400余人,荣立特等功,获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重视发挥手榴弹的作战效能

1952年11月1日,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1团8连4班接收了志愿军第15军的上甘岭597.9高地9号阵地,为副班长蔡兴海创造手榴弹“空爆法”拉开了序幕。

当时,4班班长是沈金来,副班长是蔡兴海。他俩的第一个想法是让全班活下来,只有活着才能战斗。597.9高地是上甘岭的前沿阵地,9号阵地又是597.9高地的最突出位置。这个阵地位于向敌斜面的山脊上,是屏护主峰的前哨阵地。敌人的炮火和轰炸机每天轮番轰炸,许多连队在进入上甘岭阵地前就有将近一半的人牺牲。

11月1日,夜幕降临。志愿军12军31师接到命令,迅速接管上甘岭15军的防守阵地。第一个登上597.9高地的是91团8连。为了避免路上伤亡,蔡兴海提议将4班排成一路纵队出发,人与人之间保持50米距离,防止敌人一炮全班阵亡。班长沈金来点头同意。

蔡兴海部署完,全班9个人小步快跑,最后竟然奇迹般全员抵达了9号阵地,没有一人伤亡。

到达9号阵地,天还没亮,沈金来和蔡兴海让大家连夜突击抢修工事。

沈金来与蔡兴海商量,根据15军前沿小组作战的经验,为了避免伤亡,把全班9人分成4组,每组2人,还有1人机动,准备轮流作战。

接着,沈金来让蔡兴海制定9号阵地防守方案。由于蔡兴海作战最擅长用手榴弹,因此他制定的方案十分注重发挥手榴弹的作战效能:第一,对敌人冲锋的步兵,先打近再打远,先打密集之敌再打分散之敌。50米距离时用冲锋枪射击,30米距离时投掷普通手榴弹,25米以内投掷加重手榴弹。第二,当敌人以一个排以上兵力冲锋时,在阵地左翼使用手雷,右翼使用爆破筒。第三,当敌多路冲击时先打各自面前之敌再相互进行支援,当敌人一个方向进攻时则集中火力阻击。

这套战术后来成为志愿军在上甘岭“包饺子”战术的雏形:一群敌人冲上来,左边打一下,右边打一下,把敌人赶到中间扎堆,然后机枪扫射,手榴弹集中打击。

蔡兴海注重发挥手榴弹的作用后来证明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4班7支冲锋枪连续射击出现故障,仅有1支能连发,如果不是手榴弹发挥作用后果不堪设想。而朝鲜战场上的手榴弹也是志愿军源源供应的主要兵器。仅1950年10月至1951年,国内兵工厂向前线运送了近120万枚手榴弹。1952年,手榴弹生产达到巅峰,共向前线运送了160万枚各型手榴弹,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作战。据统计,在1951年下半年的秋季攻势中,志愿军67军每天都会消耗至少3万枚手榴弹。整个战争期间,志愿军共消耗了455万枚手榴弹。

朝鲜战争中,让美军感到最恐怖的是志愿军的“手榴弹雨”。美军第2步兵师对志愿军的作战研究中这样写道:“敌人喜欢以手榴弹投手为先头部队。我们发现,这些投手几乎只装备手榴弹。他们的手榴弹会放在腰间的一个布袋里面。他们大量使用手榴弹,在手榴弹攻击时,有一大堆冲锋枪兵夹在手榴弹兵中前进。他们在后方还喜欢布置3至4挺机枪,我军想要反击时,会被机枪压制。”

在第二次战役当中,美骑兵1师步兵回忆:“和中国军队一夜的战斗当中,仅仅扔进我的战壕里的手榴弹多达63枚。许多人被手榴弹的破片炸伤,防线被中国人的冲锋枪和手榴弹突破,我们被打得猝不及防。”

志愿军的手榴弹给美军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蔡兴海

发明手榴弹“空爆法”

蔡兴海清楚,要固守9号阵地,主要靠手榴弹,由于缺少炮兵火力支援,因此他提前准备了大量手榴弹。

11月2日,南朝鲜军在美军地面炮火和空中打击的支援下发起对9号阵地的进攻。在距离9号阵地200米开外,有上百个敌人按兵不动,只有几个人举着小旗子左右摆动。沈金来知道敌人炮火攻击要开始了,命令大家马上进入坑道隐蔽,仅留一名观察哨。突然,天空出现几架敌机,呼啸着开始向阵地轮番俯冲轰炸。与此同时,敌人的火炮也展开了疯狂炮击。瞬间,阵地烟柱冲天,震耳欲聋。

“敌人上来了!”观察哨报告。

沈金来招呼大家迅速跑出防炮洞,进入射击位置。冲锋枪喷着火舌射向敌人,但成群的敌人还在拥向9号阵地。刚进入30米距离,蔡兴海就带头投掷手榴弹。全班的手榴弹像弹雨一般在敌群中开花,敌人的进攻被打退了。此时,沈金来不幸负伤,蔡兴海代替他指挥战斗。

不到半小时,敌人的进攻又开始了。敌人接近9号阵地时又遭到手榴弹的集中打击,死伤惨重,纷纷掉头逃窜。

后来,敌人又发起一次进攻。其间,班里的几支冲锋枪发生故障,不能连发,只能点射,这样弱的火力根本无法阻止敌人的进攻,只能靠手榴弹了。

蔡兴海让全班战士利用战斗间隙,在阵地上放了几十箱手榴弹,都把盖打开,一拉弦就能投了。

敌人的第四次进攻开始了。这次敌人改变了战术,在9号阵地手榴弹有效投掷的距离内全都躲进弹坑内快速卧倒,让手榴弹的杀伤力大打折扣,与4班形成了对峙。

蔡兴海琢磨着如何打破这种僵局:手榴弹爆炸的时候,能够对人体造成杀伤力,但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弹坑,趴下卧倒,大概率可以避免伤害。蔡兴海突然想到,如果能让手榴弹在抵达敌人头顶时发生爆炸,那么弹片可以瞬间向下飞溅,很可能击中敌人的头部,让敌人无处可躲。

蔡兴海根据实战在脑海中盘算,如果敌人在15米以内,那就把手榴弹拉响后停两秒扔出去;如果距离是30米,拉响后立即扔出。

对这种手榴弹打法,新战士往往紧张,无法准确估计时间。蔡兴海又找到了一个窍门,就是让新战士拉响手榴弹后,在头上转一圈,基本就是两秒钟,然后再扔。

蔡兴海后来回忆:“那个手榴弹拉了后要爆炸,时机必须掌握好,早了敌人还可能把手榴弹扔回来,晚了可能炸到自己。拉弦后在头上转一下马上投出正好。”

蔡兴海把想法告诉大家,战士们都觉得是个好办法,但又觉得太冒险:万一掌握不好炸到自己怎么办?蔡兴海看到大家犹豫,便提出自己有经验,先试验给大家看看。

说着,蔡兴海仔细观察后,选择了一个在距离20米坑中的敌人,手榴弹拉弦后,停顿了大约两秒扔了出去。轰的一声,在弹坑顶部爆炸,坑内的敌人半个身子被炸出坑外。接着,他又选择了一个潜伏在30米左右弹坑里的敌人,手榴弹拉弦后立即投出,也在敌人头顶爆炸。之后,蔡兴海又投出几颗手榴弹,全部在隐藏在弹坑中的敌人头顶爆炸。成功了,战士们激动地在坑道里欢呼着,还幽默地说是“天女散花”。大家纷纷用这种方法将手榴弹投出,双方僵持的局面被打破,敌人的进攻又被打退。

蔡兴海给这种战法起名手榴弹“空爆法”。之后,4班用这种方法又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这期间连里三次要派人来增援,均被4班拒绝。手榴弹“空爆法”就是他们的援兵。

打退敌人多次进攻,4班全员无一阵亡

11月2日、3日,4班在597.9高地的9号阵地坚守了两天,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打退了南朝鲜军2师31团以一个排到两个连兵力发起的7次进攻,共毙伤敌400余人,缴获3挺轻机枪、1支步枪、1支卡宾枪,还有一批弹药和补给。全班9人,沈金来、蔡兴海、况厚胜、陶园林、高学良、李元万、韩道存、向太金、安文成,只有班长和两名战士受伤,无一阵亡。

战后,4班荣立集体一等功。蔡兴海荣立特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发明的手榴弹“空爆法”也在志愿军部队推广。

后来,从敌方传来消息,美军和南朝鲜军以为这是志愿军得到苏联援助的新式武器——“定时手榴弹”。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蔡兴海担任连长,1955年被授予中尉军衔。

1982年,已经是正团职干部的蔡兴海转业到咸阳地区木材公司任党总支书记,后任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默默奉献在工作岗位上。如今,93岁的蔡兴海经常向青年人讲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

志愿军步兵使用的手榴弹

雷宝森率一个班:用反坦克手榴弹等兵器摧毁敌11辆坦克

雷宝森,河南上蔡人,1923年出生,1946年秋参加党的地方武装——南麻区小队。1948年春天转入解放军作战部队。解放战争中,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全班用反坦克手榴弹等兵器摧毁敌11辆坦克,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寻找雷宝森

1952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第26军回国,军政委李耀文在翻阅全军英雄名单时,雷宝森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英雄是死是活至今下落不明。于是,李耀文亲自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介绍雷宝森的英雄事迹,并寻找他的下落。

26军有上万名官兵,一个普通的战士为何能引起军政委的如此关注?这要从雷宝森对26军从“走麦城”到打“翻身仗”作出的巨大贡献说起。

1950年11月,26军入朝作战。但遗憾的是,26军出国第一仗便“走麦城”——第二次战役中,在长津湖地区,他们没有完成兵团交给的围歼美军陆战1师的任务,全军因严寒和饥饿减员多,损失大。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后的总结会上,26军受到志愿军9兵团领导的严厉批评。时任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发誓要打“翻身仗”。

1951年3月,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的防御作战中,志愿军26军受命在西起龙源里东到后坪的正面宽40公里、纵深55公里的地域内进行运动防御战。在兄弟部队配合下,26军迎战美3师、25师、24师一部、空降187团及土耳其旅、英军第27旅2个营、法国营、菲律宾营,从3月下旬一直坚守到4月22日,整整坚守了38个日夜。26军消灭了“联合国军”1.5万余人,敌我伤亡比5∶2,还创造了雷宝森班击毁美军坦克11辆、汽车1辆,无一伤亡的全军纪录,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表扬。

雷宝森班的战绩与26军全军的战绩相提并论,在全志愿军也是奇迹。他为26军的“翻身仗”锦上添花。

这就是军政委李耀文千方百计寻找雷宝森的原因。那么雷宝森是如何为26军打“翻身仗”锦上添花的呢?

雷宝森布置“口袋阵”,重挫美军坦克连

第四次战役期间,26军78师被派往七峰山一带组织防御。为阻止敌军装甲部队向北推进,234团3营9连4班作为连队的尖刀班,在班长雷宝森的率领下被派往七峰山周边的299.3高地执行防御任务。上级为他们班配足了反坦克手榴弹,并将一具反坦克火箭筒交给他们。26军每个营平均也就3具火箭筒,可见上级对299.3高地的重视程度。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雷宝森

1951年3月24日,雷宝森带领全班9名战士来到299.3高地布置防御阵地。经过实地勘察,雷宝森发现299.3高地一旁的公路蜿蜒盘旋,一端连接着不远处的一座水泥桥,而在高地山坡中段位置,为了修建公路被拦腰切断,有一个200多米长、3米多高的断崖。

美军坦克部队向北推进,首先要过桥,然后必须从断崖下的公路经过。与其他战士交换意见后,雷宝森决定在断崖公路处设置个“口袋阵”。

打美军坦克必须隐蔽接敌,雷宝森让大家在断崖背后挖战壕,供战士们隐蔽。同时,雷宝森思考,这一天然的伏击地点,美军肯定不放心,也不会放过。于是,雷宝森又带着战士连夜在高地正面挖战壕,布下“迷魂阵”,作出志愿军在正面防守的假象,吸引美军炮火。

一切准备就绪后,雷宝森让4班战士埋伏于战壕中休息,他与战士王国名负责观察,只待美军坦克自投罗网。

谁知这一等就是三天三夜。第四天上午,4班战士们发现远方飞来几架飞机,在七峰山上空盘旋,像是在执行侦察任务。雷宝森估计美军坦克部队不久便将抵达。

下午2时许,美军第3师派遣的1个坦克连与100多名步兵,以步坦协同的方式向299.3高地进发。

如雷宝森所料,美军在通过水泥桥前,率先对299.3高地进行火力侦察,对4班提前布置的假防御工事一通狂轰滥炸。美军见299.3高地毫无动静,这才放心。美军坦克连12辆坦克以一字长蛇阵依次通过水泥桥。第十一辆坦克跨越水泥桥时,最先过桥的第一辆坦克已经抵达断崖之下,马上就要驶出“口袋阵”。雷宝森来不及等待最后一辆坦克过桥,直接下达攻击命令。

“轰”的一声巨响,火箭筒小组对第一辆坦克发射火箭弹。其尾部遭到重创,瞬间陷入瘫痪。

美军后续坦克措手不及,发生追尾,堵塞在狭窄的公路上。与此同时,4班机枪组在制高点上对尾随坦克的美军步兵展开扫射,将敌人步兵压得抬不起头来。

见美军坦克发生追尾、被困,雷宝森清楚作战计划已完成一半。紧接着,他与其他几名战士携带反坦克手榴弹,对挤成一团动弹不得的坦克发起进攻。

雷宝森选择了最后过桥的第十一辆坦克。他想公路窄,第一辆坦克已经被击毁,最后的坦克再被击毁,其余的美军坦克插翅难逃。此时,第十一辆坦克见势不妙,立马倒车准备撤往桥梁另一端。雷宝森一个冲刺上前,将2枚反坦克手雷塞到坦克尾部,瞬间坦克履带被炸得脱落。

由于首尾两端的坦克都处于瘫痪状态,夹在中间的9辆坦克进退两难,如同瓮中之鳖被困死在299.3高地的公路上。

4班在雷宝森的率领下,火箭筒、反坦克手榴弹一起上,机枪猛扫美军步兵,不大工夫就成功消灭了11辆坦克和一辆后来的美军吉普车。

美军坦克连,只有那辆没来得及过桥的坦克幸存,而4班战士无一伤亡全身而退。

这场经典的步兵班反坦克战例,被反映到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员那里,他对雷宝森赞叹不已。战后,志愿军总部为雷宝森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雷宝森班被授予“反坦克英雄班”。

雷宝森被救,彭德怀请他到家中吃饭

雷宝森班不是无一伤亡全身而退了吗?志愿军为何为雷宝森追记特等功?李耀文政委为何还要寻找他呢?

原来,雷宝森班完成坦克阻击战回归连队后,又奉命到七峰山新阵地参加阵地守备战。在战斗中,4班10名战士牺牲8名,只剩下雷宝森和战士周士武,后来周士武也中弹倒下。美军见阵地上只剩下雷宝森一人,向他围了过来。雷保森拿着仅剩的2颗手榴弹将敌人引到了悬崖边,扔出手榴弹的同时被子弹击中,踉跄着滚下山崖。

连长率领战士增援,消灭了4班阵地上的美军。他们收殓4班战士遗体时,惊奇地发现周士武滑落陡坡后大难不死,可唯独没有找到雷宝森,只好把他写进了烈士名单里。

后来,回到部队的雷宝森对战友们说:“我掉落悬崖后撞到山下的树枝得到缓冲,才落到地上,没有摔死,被两个朝鲜老百姓给救了。他们把我紧急送往当地的野战医院进行抢救,几天之后我又被送回了国内医院。”伤好后,根据伤情,雷宝森被安排复员回到家乡河南,在省政府招待所当一名服务员。

李耀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寻找雷宝森的文章,很快被省政府招待所的领导看到。他们想到与服务员雷宝森同名,经过一番确认,确定了李耀文要找的正是憨厚老实能干的服务员雷宝森。

于是,战斗英雄雷宝森浮出水面。雷宝森回到部队后,部队为其补发了各种英雄荣誉,并任命他为连长。

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也得知了雷宝森活着的消息。1957年9月,他给雷宝森送去请柬,邀请他前往北京观礼新中国8周年国庆,观礼结束后还请雷宝森到自己家中吃饭。

经历无数残酷战争的洗礼,雷宝森共负伤18次,直到1965年转业时,身上仍有弹片未能取出。雷宝森转业后,先后担任上蔡县政协常委、驻马店市老年体协副主任等职务。因旧伤时常复发的缘故,雷宝森在壮年时离职休养。离休后,雷宝森选择讲英雄故事,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前往多地进行演讲,累计听众达53万人次之多。

2009年3月9日,86岁高龄的雷宝森平静离世。

金克智率“打坦克英雄排”:用反坦克手雷干掉5辆美军坦克

金克智,1927年4月出生,黑龙江省虎林人,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任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第352团2营6连1排副排长。曾带领5名战士,用反坦克手雷等武器击毁美军坦克5辆,毙伤敌步兵40余人,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寻找用反坦克手雷击毁美军坦克的志愿军118师副排长金克智的英雄事迹历经周折。笔者的老领导、原北京军区上将政委刘振华生前曾给笔者讲述过金克智率兵打美军坦克的事迹,但当时的采访主题是抗美援朝第一仗,没有仔细了解,留下了遗憾。

于是,笔者四处打听、到处找资料查询,总算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志愿军一日》一书中看到作者金克智的名字,从《全歼敌坦克》一文中大有所获。

1950年11月7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美军第2师在新兴洞地区遭到志愿军第40军的沉重打击,狼狈向南逃窜。40军紧追不舍,美军为了迟滞志愿军的追击,以大批坦克组成“钢铁防线”,掩护主力撤退。

如何对付美军坦克方阵,40军没有经验,但不能就这样放敌人跑了。40军领导最后决定成立若干个反坦克小组,根据坦克的弱点,大胆靠近,近战歼敌。

志愿军第40军118师352团接到上级指示后,便开始快速组建反坦克小组。2营6连1排的反坦克小组由5人组成,副排长金克智为组长,成员分别是1班班长王耀福、3班副班长崔希明和战士刘汉来、于奎云。他们除步枪、冲锋枪之外,每人携带反坦克手雷1枚、手榴弹4枚。反坦克手雷是步兵反坦克的主要武器,实际上就是大号的手榴弹。要想用它摧毁坦克,首先必须冒着生命危险接近坦克,将它放在坦克薄弱处履带上。这就是普通手榴弹与反坦克手榴弹的区别。普通手榴弹在30米开外就可以投掷,投弹者一般没有生命危险。而反坦克手榴弹必须接近坦克并投放到坦克履带上,投弹者完全暴露在敌人步兵火力和坦克机枪的威胁下,生还的概率很小。

为了对付美军步兵,给反坦克小组创造机会,1排专门成立了一个火力支援小组,携带轻机枪1挺,另有冲锋枪、步枪、卡宾枪等武器,也归金克智领导。

11月29日,352团2营6连1排担任连的尖兵排,奉命穿插至院里以南,切断美2师退路,打掉敌人的坦克。当天下午,金克智率反坦克小组及火力组沿公路疾进时,突然发现1辆美军坦克正沿山脊向西行驶。反坦克小组当即加快速度,准备追击并消灭敌人,无奈双腿终究跑不过坦克的履带,让敌人跑了。

正当大家感到可惜之时,突然发现北山的公路上有美军小股步兵和5辆坦克。金克智一面向连里报告,一面命令反坦克小组及火力组迅速接敌。由于美军坦克有步兵跟随,反坦克小组无法靠近。金克智决定先以火力消灭步兵,为反坦克小组创造条件。

战斗突然打响。火力组一顿猛烈射击,当场毙伤美军20余人,敌人当即陷入了混乱。金克智迅速作出部署,3班副班长崔希明打第一辆坦克,1班班长王耀福和战士刘汉来打中间两辆坦克。命令下达后,反坦克小组果断出击。

崔希明迅速接近最前面的一辆坦克,利用反坦克手雷迅速将其炸毁,堵住了其他坦克的逃路。

王耀福和刘汉来见崔希明已经得手,迅速冲进坦克队伍中,绕到两辆坦克的侧后,将其炸毁。

志愿军步兵伏击“联合国军”坦克的情景

失去3辆坦克后,美军反应过来,以机枪猛烈扫射。混战中,王耀福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刘汉来全身多处中弹,负了重伤。

金克智见状大声喊:“为1班班长报仇!”他命令火力组奋力反击敌人,并指示于奎云干掉敌第四辆坦克。于奎云沿着山沟隐蔽接近,一个箭步跃至美军坦克侧后,果断拉燃了反坦克手雷。遗憾的是,手雷在坦克的颠簸下掉了下来。于奎云毫不迟疑地捡起手雷,再次将其塞到坦克履带上,巨大的爆炸炸断了敌坦克履带,冲击波也将于奎云掀翻在地。

这时,只剩下美军的最后一辆坦克了,但反坦克小组的4枚反坦克手雷已全部用完。正当金克智寻思着如何对付时,连里通信员跑了上来,除带来连长要求坚决消灭敌坦克的命令外,还带来了2枚反坦克手雷。金克智二话没说,抓起手雷便跑。此时美军第五辆坦克已经绕开被炸毁的坦克,马上要跑了。

金克智在公路下方的干沟里一口气猛追了300多米,终于在一座公路桥桥头追上了这辆美军坦克。金克智抓住机会从后方接近,把2枚反坦克手雷全都放到履带上,拉燃手雷后,就地一滚,滚入公路旁的沟里。

两声巨响过后,美军最后一辆坦克也被摧毁。这一战,反坦克小组及火力组,半个小时内摧毁美军5辆坦克,并毙伤敌步兵40余人。金克智不仅指挥正确,还在关键时刻亲自消灭一辆美军坦克,创造了志愿军反坦克战的奇迹。

战后,金克智荣立一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排被授予“打坦克英雄排”荣誉称号。金克智还升职担任了排长。

猜你喜欢
兴海手雷反坦克
瓦楞纸手雷
拉斐尔反坦克长钉导弹
军事文摘(2023年9期)2023-04-30 04:11:38
反坦克火箭筒
十年磨一剑,广东海洋大学主持选育的新品种南美白对虾“兴海一号”即将推向市场
当代水产(2019年10期)2019-12-18 05:29:14
暖心的“请饭”告示
哪一点?等
以色列国防军装备防弹手雷
轻兵器(2012年21期)2012-04-29 00:44:03
211299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left atrial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The surgical strategy of upper cervical dumbbell tumors
“反坦克阵”
军事历史(1983年1期)1983-12-06 07: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