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大歌传播路径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2024-06-27 00:38滚学凯梁龙
今传媒 2024年6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

滚学凯 梁龙

摘 要:侗族大歌是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在贵州侗族地区世代流传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本研究概述了侗族大歌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其传播路径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运用拉斯韦尔模式对侗族大歌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进行分析,指出其传播路径呈现出传播渠道和受众逐渐变多、传播效果不断降低、“把关人”角色不断深化的趋势,并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分析了路径变化对侗族大歌传播产生的影响,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

关键词:侗族大歌;传播路径;拉斯韦尔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6-0094-04

基金项目: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贵州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研究”(2023-32-4);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南民族地区‘校村+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研究与示范”(2022B014)。

一、引 言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人民的生活理念,侗族大歌在侗族人民心中同吃饭填饱肚子一样重要。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与生产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侗族文化,侗族同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伴有歌声,侗族大歌已经涉及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在某些方面侗族大歌又起到了社交、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侗族大歌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媒介和渠道不断增多,侗族大歌的传播路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二、侗族大歌的相关研究现状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记载侗族大歌的文本是西汉时期刘向所著的《说苑》,其上卷中记载了《越人歌》的格调、韵律,与现在的侗族大歌不谋而合[1]。宋代诗人陆游所著的《老学庵笔记》对侗族大歌进行了描述性记录:“辰、沅、靖州蛮有笹(仡伶),有獠,有榄,有犭娄,有山?,俗亦土著……醉则男女聚而踏歌……已而复歌。”明代诗人邝露在《赤雅》中也对侗族大歌进行了记载:“侗亦僚类,不喜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2],描述了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学者对侗族大歌的研究相对缓慢,相关文章和报告较少,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和考察才逐渐增多。谭厚锋的研究显示,截至2019年,侗族大歌的研究主要基于民俗音乐、民族学、人类学、传播学等视角,且注重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2]。

相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音乐等视角,基于传播学视角研究侗族大歌相对较少,且主要从传统传播路径、新媒体传播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在传统传播路径研究方面,侗族大歌以人际传播为主要传播类型,即歌师作为侗族大歌的主要传播者,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3]。侗族大歌的本地区传播以语言环境和文化习俗为要点,突出了文化传承的特点[4]。此外,在传统媒体介入之后,侗族大歌的传播迎来了新契机,这对侗族大歌文化生态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新媒体介入之后,出现了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新的传播类型以及传播渠道,使侗族大歌的传承出现了双重性质,但是侗族大歌仍然以人际传播为主[6-8]。同时,侗族大歌在传播中也出现了民族音乐认知缺失、传播内容较单一、传播反馈不足、传播存在商业形式化、缺乏常态关注机制以及“去生活化”等问题[9-12]。

尽管每一次科技革命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推动了侗族大歌传播路径的改变,但是鲜有学者关注侗族大歌传播路径的变化发展及其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此作为重点,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

三、侗族大歌传播路径的发展与变化

侗族大歌的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路径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侗族大歌以往几千年的传播方式和路径,加快了其传播速度,拓宽了传播范围;而新媒体的出现,又使其传播方式、类型和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

(一)世代承袭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社会行为[13]。从这个定义可以得知,人际传播的重点在于信息的传递和思想情感的交流。人际传播在侗族大歌的起源、发展和成熟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未出现之前,人际传播是侗族大歌的主要传播类型,大多在村寨、鼓楼、风雨桥等场所进行,侗族人民在这些场所进行侗年节、播种节、嫁娶、祭祀等一系列活动,并通过演唱侗族大歌的方式来表达欢快、喜悦、感怀先祖的情感。除此之外,侗族人民在日常劳作和休息之余也会演唱侗族大歌。比如茶余饭后,人们会聚集在鼓楼围坐一圈,或谈论村务或闲谈或演唱大歌。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侗族人民喜爱唱歌,侗寨各处都能听到歌声,侗乡事事都用歌。人们将具有深厚演唱经验、专业技巧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侗族大歌歌手称为歌师,歌师的地位和身份都很高,受到村寨的尊重。热爱学歌的人会向当地有名的歌师学歌,歌师也会在“教学班”传授自己唱歌的技巧和知识。在浓厚的唱歌氛围中,不仅歌师是侗族大歌的传播者,在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的侗族村寨中,每个唱歌的人都是侗族大歌的传播者。

(二)发展推动的组织传播

随着我国学者对传统民族音乐研究和挖掘的不断深入,侗族大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1989年的法国金秋艺术节,侗族姑娘们演唱的侗族大歌惊艳了世界,使侗族大歌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看到侗族大歌的魅力和发展潜力,当地政府开始重视侗族大歌的宣传和传播,由此,侗族大歌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播类型,即组织传播。在组织传播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组织策划和举办有关侗族节日、侗族文化、侗族大歌的相关活动,积极传播侗族文化和侗族大歌。比如,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以及凯里市等地区,举办了两年一届的“中国·贵州黎平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黎平佳所侗年节”“从江蒰柑·侗族大歌节”“榕江侗族萨玛节”“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等诸多大型民族节日活动。但在快速的城镇化、市场化作用下,侗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故土,外出打工就业,导致侗族大歌的传承出现了断代危机。学校作为组织传播的另一个主体应用而生。1984年,榕江县率先尝试将侗族大歌引入学校课堂,开设侗族大歌校本课程,组建校园侗族大歌队,聘请“歌师”进校传歌,并积极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活动。学校的组织传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传播者从歌师、长辈转变为教师,传播的场所从鼓楼、村寨、风雨桥变为课堂。艺术团则通过对外演出活动、对内培训专业演出队员的方式来传播侗族大歌。

(三)全民参与的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网络等印刷和电子媒体,利用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1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视机、手机、网络等媒体的出现,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使侗族大歌的传播路径发生了较大改变,不再局限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比如,当地政府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传播侗族大歌,以减轻对外传播压力。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侗族大歌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比如,通过音像制品、书籍、电视以及手机短视频APP(抖音、快手、微视等)、网站(民族音乐网、黔东南民歌网、贵州风情网、黎平旅游网等)、手机音乐应用(网易云、QQ音乐、酷狗音乐等)、博客、论坛、贴吧等媒介传播或接收侗族大歌。但是,大众传播的本土受众由于生活在侗族文化的环境中,所以很容易理解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非本土受众由于缺乏对侗族生活和侗族文化的理解,可能会在译码过程中对传播者所表达的原始意思产生偏差,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四、拉斯韦尔模式下侗族大歌的传播概况和传播现状分析

(一)拉斯韦尔模式下侗族大歌的传播概况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了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的模式,又称“5W”传播模式[13]。该模式涉及传播过程中的传者(谁)、传播的内容(说了什么)、传播的渠道(通过什么渠道)、传播的接受者(对谁)、传播的效果(有何影响)等方面内容,是传播学研究中的经典模式。

在传统人际传播中,侗族大歌的传播者为歌师、父母、长辈或者侗族村寨中会唱侗歌的人,传播的内容是侗族大歌全部或大部分知识、歌唱技巧等,传播的渠道是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传播的接受者是儿童、青年和学歌者,传播的效果是让他们基本学会侗族大歌的知识、歌唱技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侗族大歌文化。在组织传播中,侗族大歌的传播者为当地政府、学校、艺术团等,传播的内容是经过筛选的侗族大歌,传播的渠道是通过举办活动和节日宣传民族文化,传播的接受者是本地人、学生、游客、非民族地区的人,传播的效果是让他们欣赏优美的侗族大歌,从而更好地了解侗族文化。在大众传播中,侗族大歌的传播者是歌唱者、编导、制片人以及博客主、抖音用户等,传播的内容是传播者认为能够吸引关注的侗族大歌,传播的渠道是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媒介,传播的接受者是电视观众、广大网民、新媒体用户等,传播的效果是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让更多受众深入了解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二)拉斯韦尔模式下侗族大歌的传播分析

1.传播渠道和受众逐渐变多

由于人际传播主要是通过口语或生产、社交、娱乐、民俗等活动进行传播,所以传播者和受众大多是民族地区的居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能够记录和传播侗族大歌的媒介,促使侗族大歌的传播渠道更加广阔。同时,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而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接收信息,侗族大歌的接受群体逐渐增加。

2.传播效果不断降低

人际传播基本上实现了受众全面掌握侗族大歌歌唱技巧,以及了解其内在文化知识的传播效果,进一步弘扬了侗族文化。由于传播环境和传播内容的改变,受众难以产生文化共鸣,且接收侗族大歌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同时,“把关人”机制使得受众很难全面接收有关侗族大歌的信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外出就业、生活和发展,留在本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之后代缺少侗族文化的成长环境,导致侗族大歌的传播效果不断降低。总而言之,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播只能在小部分人群中进行。

3.“把关人”角色不断深化

基于拉斯韦尔模式,从人际传播到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侗族大歌的传播者由本地区居民转变为政府、学校以及编导、制片人、博客主、抖音用户等,并且“把关人”角色不断深化。从传播的内容来看,人际传播主要是有关侗族大歌的知识、技巧以及侗族传统文化,组织传播主要包括容易展现、舞台效果较好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侗族大歌,大众传播主要是指那些能够产生一定流量、吸引人的侗族大歌的相关内容。由此可知,传播者通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感情和思维习惯筛选、过滤传播内容,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因而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五、侗族大歌传播路径变化产生的影响

侗族大歌从以人际传播为主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共同发展,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从本土传播到非本土传播以及海外传播,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虽然侗族大歌传播路径的变化对侗族人民的生活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使侗族大歌的传播面临着民族文化流失的危机。

(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方式的演变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当地政府和其他传播主体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宣传侗族大歌,使侗族大歌获得更多关注,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侗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借助侗族大歌、侗族节日等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并培育了新的侗族大歌传承人;艺术团通过外出演出、景区表演等活动传播侗族文化,也产生了较为可观的收入。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黎平肇兴侗寨景区依托侗族大歌演出、侗族传统文化旅游体验等文旅项目,共接待游客6.63万人次,同比增长33.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79.51万元,同比增长34.62%[15]。未来当地政府、传媒公司、演艺团体、新媒体人等传播主体应加大传播力度,推动侗族大歌及侗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文化传承的内涵流失

侗族大歌蕴含着侗族人民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社交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侗族大歌的传统传播方式以人际传播为主,其特点是口传心授。在这种传播方式中,传播者一般是歌师,接受者是年轻的学歌者、青少年或儿童,传播场景是节日活动、田间劳动等富有浓厚侗族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因此,接受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侗族大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且侗族大歌也在代代相传的传播过程中保持了文化的“本真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侗族大歌逐渐被外界所关注,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侗族大歌传统的传播路径。虽然传播者和接受者实现了跨距离、跨时间地传播和接收侗族大歌,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社会生活环境,侗族大歌只能以固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播,导致接受者难以理解其文化内涵,侗族文化也面临着流失的风险。

六、结 语

侗族大歌的广泛传播,向国内外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传递了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形象。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发展和国家进步具有不可动摇的作用。侗族大歌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缩影,蕴涵着独特的道德观念、哲学意识和生活见解,在培育民族优秀精神品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做好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选择合适的传播路径,在传播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

参考文献:

[1] 石丽娟.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研究———以侗族大歌等三类贵州非遗为例[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0:37.

[2] 谭厚锋.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4.

[3] 扶燕.侗族大歌民间传承的师徒模式研究[J].艺术评鉴,2021(18):4-7.

[4] 张旭,龙昭宝.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侗族大歌传播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3):77-79.

[5] 谢丹.电视媒体视角下侗族大歌文化生态的传播与传承[J].戏剧之家,2014(11):90.

[6] 卢俊立,李艳.贵州侗族大歌当代传播路径探析[J].青年与社会,2020(19):170-171.

[7] 谢琛.贵州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7:44-51.

[8] 滕兰花.浅论侗族大歌在现代传播背景下的传承与发扬[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138-139.

[9] 袁癑,蒋丹妮.新媒体视角下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播探析———以侗族、苗族为例[J].音乐探索,2021(3):101.

[10] 黄丽娜,吴娅.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以“侗族大歌”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1):23.

[11] 张宇环,韦爱玲.侗族大歌在黔东南州黎从榕地区传播现状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9(6):63.

[12] 滕志朋,刘长荣.侗族民歌的网络传播[J].民族文学研究,2009,113(2):130-135.

[13]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43.

[14] 王德海.农村发展传播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238.

[15]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黔东南州2024年“春节”假期文旅市场亮点纷呈[EB/OL].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https://www.qdn. gov.cn/zwfw_5872270/bmlqfw/lyfw_5872345/lydt_5872346/202402/t20240218_83816667.html,(2024-02-18)[2024-04-30].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高校学生中有效传播的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英文学术期刊办刊策略与传播路径研究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应对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
新媒体背景下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传播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