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明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科普文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选文针对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提出“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这一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紧接上一段的结构逻辑,指出“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自然引出下文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不同假说。)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先观察动物行为,进而分析其背后原因,提出动物游戏第一种假说——“演习说”。)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体现科普文语言的严谨性)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对动物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动物游戏第二种假说——“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提供”使“游戏”具有施动者的地位,使之超出个体行为的范畴,成为共性的事物,体现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还是“锻炼”。(先承认“学习说”,后指出“锻炼说”是“学习说”的补充)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到了夏季,食物来源丰富了,北极熊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它们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举例说明,分析动物游戏背后的原因)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总结上文,并提出对动物游戏之谜还有待深入研究,既尊重事实,又有所期待。)
(选自《动物游戏之谜》,有删改)
◆赏析
选文揭示了动物游戏之谜,提供了几种假说:“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选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形式,先叙述现象,然后分条论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最后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