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莹
《纯真年代》是由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发表于1920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发表后受到了外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伊迪丝·华顿小说创作高峰的代表。同时,作者也因《纯真年代》这篇小说获得192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小说主要展现的是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纽约上流社会的贵族生活,而女性又是贵族生活中的主要成员。《纯真年代》这部小说中几乎囊括了当时纽约上流社会可能存在的几种女性类型。本文将其大致归纳为三种类型:女性意识觉醒的新式女性、半新半旧的中间式女性和因循守旧的传统式女性,在恰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三类女性之间会呈现出一种由旧到新的逐渐蜕变的可能。
一、女性意识觉醒的新式女性
结合《纯真年代》这部小说来看,女性意识的觉醒指的是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和情感体验表示肯定与尊重,对美的崇尚与追求,以及对自由平等的憧憬与向往,另外也包括女性对繁文缛节的摒弃与反叛。
(一)新女性的“新”表现
小说中作为女性意识觉醒的新女性的主要代表的人物是年轻有活力的埃伦·奥兰斯卡。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她身上首先表现在她的性格特点上,她个性淳朴、不做作,直来直去,敢于讲真话,并且敢于冒险。其次表现为她敢于追求自身的幸福与自由,因为爱情她选择嫁给一位波兰男士,但是当她发现丈夫在外面和各种女人产生桃色绯闻,而又像看管囚犯一样看管她时,她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种婚姻的不幸,并敢于借助外力的帮助勇敢地离开。另外,她虽然作为上流社会贵族中的一员,可她并不像其他女性那样在意金钱、讲究吃穿。当她返回纽约坚决离婚时,她的丈夫以金钱对她进行威逼利诱,她却丝毫不在意,也不打算屈服。为了追求孤独的自由,她拒绝了老明戈特太太同住的邀请,自己搬到了位于平民区的一所简陋狭小的房子里。关于穿着,她有着自己的时尚观念,不在意所谓的时髦。最后,作为女性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在她身上表现出的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她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她并不在意贵族所谓的等级观念,她喊自己的仆人为“亲爱的”,并派她穿着自己的斗篷去办事,足以看出她愿意与平民接触并真诚地对待她们。
(二)新女性出现的原因
新女性得以成长的首要条件来自社会。在小说《纯真年代》中,埃伦很小就离开了纽约长期生活在欧洲,因而相比于纽约而言,欧洲较为进步的思想文化对她的影响更深。另外促使她成长为新女性的另一个原因来自她的父母和收养她的姑姑梅多拉·曼森,她们的共同点是都喜欢去欧洲漫游,埃伦可能基因里就带有遗传自父母的喜欢冒险漫游的特质。另外,她的姑姑也不像其他纽约上流社会贵族那样循规蹈矩,并重视女性的贞洁,“她一再地成为寡妇,经常带着新丈夫或新收养的孩子回来定居,几个月后又会与新丈夫和被监护人闹翻,赔本把房子卖掉,再去漫游。她轻视美国人哀悼活动的那些不容改变的规矩”。因此,社会的思想文化和父母亲人对新女性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尽管像埃伦这样女性意识已经觉醒了的新女性为时代社会所塑造,但是在很多方面她们也被时代和社会所局限,比如在埃伦处理与纽兰的爱情中,她深知纽兰对自己的感情,但又得知他是表妹梅·韦兰的未婚夫,她一边与纽兰亲近一边又拒绝他的追求,在重道德和名誉的纽约的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她陷在疯狂的拉扯与矛盾中不能自拔,最终造成了三个人的痛苦与悲剧。
二、半新半旧的中间式女性
伊迪丝·华顿在《纯真年代》中还塑造了一种介于新女性和传统女性之间的中间式女性形象,也可以理解为女性由传统逐渐走向新潮的一种过渡状态。这类女性形象最明显的特点是她们思想前卫,敢于打破纽约贵族固有的一些规矩,骨子里带有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但是行为习惯上始终难以摆脱贵族固有传统的束缚。
(一)中间式女性的特点分析
小说中这类女性形象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明戈特太太和梅多拉·曼森。
老明戈特太太身上表现的新女性的特点有:她虽不具备可以保证成功或者为失败找借口的美貌,但是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大无畏的精神成功跻身上流社会。丈夫去世后,她解冻了他的财产,凭着她的大无畏,“毫无拘束地混迹在外国社交界,与公爵大使们开怀畅饮,款待歌剧演员,与芭蕾名门之后塔戈里奥尼夫人成为密友”。这种胆识、魄力、智慧和能动意识是传统女性身上不可能具备的。另外,在思想上相较于传统女性她也是比较前卫的,她真诚地关爱和善待不被上流社会所接纳的埃伦,认为埃伦是最像她的人。在家族因为害怕丑闻都反对埃伦离婚时,只有她赞同,并且她也能看出埃伦和纽兰有着相似的灵魂,都渴望自由,反对虚伪与刻板,是彼此适合的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她的一些行为和生活习惯仍带有传统贵族的深刻印记,她除了因为早年的困境记忆导致在吃的方面很简朴之外,对穿着和住房都有着极高的讲究,她在中央公园附近无法插足的荒地里建了一所乳白色的大宅院,而且在买衣服和添置家具时她都要求最好的。并且,从她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有钱的外国人和有社会地位的外国人来看,她仍像其他贵族一样在意金钱和地位。
小说中另一位兼具新旧特点于一身的女性是梅多拉·曼森,她的新女性特点突出体现在她喜欢漫游,并且敢于挑战传统女性最看重的忠贞与道德。她经常更换丈夫和孩子,每次带着新丈夫或新收养的孩子回来定居,几个月之后又与他们闹翻并再度离开,然后再度回来,她的生活就这样循环往复着。同时,她的新女性特点也表现在她轻视美国人哀悼活动上的那些不容改变的规矩,在葬礼上穿着艳丽的衣服。但是,她与老明戈特太太一样,都难以摆脱金钱和地位的诱惑。
(二)中间式女性出现的原因
老明戈特太太和梅多拉·曼森之所以能够同时具备新女性与传统女性的两种特点,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她们各自有别于其他贵族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历。老明戈特太太并不是贵族出身,她是纽约南郊斯塔藤岛的凯瑟琳·斯派塞,有一位神秘的名誉扫地的父亲。她是通过与富有的贵族明戈特家族联姻,才得以跻身贵族。因此,她虽然受到传统贵族的一定影响,但是并没有被完全浸染。而梅多拉·曼森之所以成为半新半旧的女性,则是受到欧洲文化影响较深的缘故。她虽然是纽约贵族资产阶级出身,但是她喜欢经常去欧洲漫游,在漫游生活中总会有意无意受到那里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但纽约贵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从出生时就印在她骨子里的,想要彻底根除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像她们这种类型的女性,在一定条件的推动下,是最有希望完成由传统女性向新式女性的蜕变的。
三、因循守旧的传统式女性
伊迪丝·华顿在《纯真年代》这篇小说中塑造了年轻和年老两代传统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因循守旧,但是年轻一代的传统女性最初的因循守旧有别于年老一代的传统女性形象,而随着青春的逐渐流逝,年轻一代的女性呈现出向年老一代的传统女性逐步靠近的趋势。
(一)年轻一代的传统女性的特点
小说中作为年轻一代传统女性的代表有梅·韦兰,她最初虽然在生活和行为习惯上遵循纽约上流社会贵族们已经流传下来的规矩,但是在精神层面,常常会有超越传统贵族的思想意识,尽管这种特质是很难为人察觉的。梅是年轻一代拥有这种特质的典型代表。她纯洁善良,具有幽默感,在她身上表现的因循守旧是她赞同父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比如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该去哪里,都像固定好了一样。她的父亲韦兰先生每年都会带着她与母亲前往佛罗里达的圣奥古斯丁过冬。并且,父母让她订婚一年后再考虑结婚,她照做。后来因为老明戈特太太的一封信,父母又同意她提前结婚,她又继续遵从,像一个没有主见和思想的工具人。在生活习惯上,梅也因袭了贵族们讲究吃穿的习惯,在出席宴会时,会因为没有好看的衣服穿而感到异常的焦虑不安。但是,在思想上她确实有表现出对传统贵族的背离,她与那些假正经的女性不同,在所有人都在虚与委蛇地对待特立独行的埃伦时,她却真诚地善待她、关心她。在纽兰为了帮助埃伦赢得更多的支持急于让梅宣布他们订婚的消息,梅表示了默许和支持。另外,最能表现出梅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的因循守旧的事情是:当她发现纽兰真正喜欢的人是埃伦时,她甘冒名誉被损的风险体面地给了纽兰重新选择的机会,她对纽兰说:“我不能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对别人的侵害—对别人的不公平。”“我一直想告诉你,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他们的做法会违背公众的舆论,那也可能是对的,假如你觉得对所说的那人有任何许诺的话,假如有什么办法,你能够履行你的诺言,甚至通过让她离婚,纽兰,你不要因为我而抛弃她。”梅的这种思想明显超越了传统贵族女性的思想,但是梅的这种思想表露得很少,最终在生活的消磨中几乎消失不见。
(二)年老一代传统女性的特点
而年老一代的女性纽兰·阿切尔太太和亨利·范德鲁顿太太从习惯和思想上都是完完全全的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的相同之处是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太喜欢社交。不同之处在于阿切尔太太缺乏想象力,容易满足公认的事实与熟悉的东西。而范德鲁顿太太从内到外都透露着因循守旧的气息,“她在参加社交活动中总穿着带威尼斯绣花针花边的黑丝绒,金发已褪色,但并没有变灰白,从额前交叠的部分分割开,两只淡蓝色的眼睛中间笔直的鼻子,给人的感觉像被保存在一个没有空气的完美尸体中,就像那些被冷冻在冰川中的尸体,经过多年依然保持着虽死犹生的红润”。
从伊迪丝·华顿塑造的两代稍显不同的传统女性的形象中,可以体味出她对这类女性持有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批判中彰显着同情。
四、女性的悲剧色彩分析
在《纯真年代》这篇小说中,不管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形象,还是新旧兼备的中间式女性,抑或因循守旧的传统女性形象,悲剧都是她们共同的底色。
(一)女性悲剧的体现
新女性的悲剧性是她们的所作所为是不被当时的社会和时代所接纳和理解的,她们的有些追求是并不能完全实现的,像埃伦说的她拥有的是最孤独的自由,她虽然赢得了纽兰的爱,却永远被排除在正统的婚姻之外;中间式的女性的悲剧是一直活在矛盾分裂中,半新不旧的她们有时被固有的秩序所接纳,有时又遭到轻视与排斥,像老明戈特太太那样讲究穿着的华丽和家具的精美,吃食却极为寒酸简陋,这成了像杰克逊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贵族认为的体面是与吃喝讲究连在一起的;因循守旧的传统女性更是彻头彻尾的带有悲剧性,她们的经验、多才多艺、判断自由,早已被社会制度的规训和丈夫的精心训练磋磨得不复存在了,她们变得乏善可陈,失去了自主意识,这样的生命是可悲的,也是苍白的。
(二)造成女性悲剧原因的探讨
造成她们这种悲剧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原因是主要是落后保守的社会制度和男权意识,使她们深陷各式各样的悲剧中。男性作为当时社会的主导,他们专制与强势,女性的言行都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像亨利·范德鲁顿太太的口头禅就是“我得和我的丈夫商量一下”,而男性对待感情婚姻总是缺乏忠诚,而他们的妻子总是要假装不知道,一辈子过着隐忍的生活,像劳伦斯·弗莱茨太太,“在丈夫与别的女人发生桃色绯闻的情况下,她依然喜笑颜开,四处游说劳伦斯循规蹈矩,当有人在她面前暗示她,她气得脸都红了,只得把目光移开”。而作为本小说的女主人公之一的梅显然是最具有悲剧性的女性,虽然得到了纽兰的婚姻却始终没有得到他的爱,甚至在纽兰想要和埃伦在一起时竟不惜可以马上生病死去。另外,造成女性悲剧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女性自身的主观原因,她们对自我的价值、自我的生命意义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她们缺乏思考能力和反抗意识,常常会陷入自欺欺人的旋涡之中。
《纯真年代》整部作品文笔细腻优美、结构精巧。在对小说女性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时,笔者以客观的眼光回望历史,期冀做到既结合时代又能够突破时代的局限,在看到各类女性优点的同时,也不回避探讨她们每个人物身上的缺点,力求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作出更为中肯客观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