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粤港澳大湾区工科高校的应对策略

2024-06-27 12:16周彬刘海涛李祚华陈南坤张奥博
高教学刊 2024年18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

周彬 刘海涛 李祚华 陈南坤 张奥博

摘  要:该文介绍后疫情时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育中心随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而迁移,高等教育正在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其教学范式、资源配置、教学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必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崛起,当前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对工科高校是一个重大发展契机,学科交叉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为顺应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时代发展大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工科高校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工科”品牌、重视政府和中小企业的作用、采用《华盛顿协议》升级版打造培养体系及本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工科高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8-0019-05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Education centers are shifting in line with economic and cultural hubs. Higher education is deeply integrating wi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teaching paradigm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eaching modes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prosperity will undoubtedly promote the ris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current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rate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initiative and the New Engineering initiative present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re playing crucial rol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engineering colleg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o build a "New Engineering" brand, emphasize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dopt an upgraded version of the "Washington Accord" to build a training system, and integrate lo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post-epidemic era; higher educatio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engineering university; development tendency

教育部高教司前司长吴岩提出“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就是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中国发展大势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大势”[1]。新冠感染疫情如浩瀚浪潮席卷全球,直至今日仍然影响深远。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势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有哪些启示?有必要先了解世界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新冠感染疫情后的发展趋势。

一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  后疫情时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1  经济发展必将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疫情催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生变化

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会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而转移,而中国经济的繁荣富强必将推动中国大学的群体崛起。吴岩在讲话中提到“每一次工业革命,大学既发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当前世界不仅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同时还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关系和公共秩序都在急剧地重构,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新冠感染疫情危机对全球宏观环境和高等教育基本要素产生巨大影响,人们对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支持度下降,但同时因为全球性的疫情又导致了国际合作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2],宏观国际形势和政治政策因素将导致出国留学需求减少,而人民群众对中国高校国际化和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将增大。高等教育需要提供“公平、优质、开放、包容和终身的适应全球化的教育服务,国内外高校共同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能够参与人类难题治理的人才”[3]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得到加强。疫情爆发前,全球化推进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疫情爆发后,全球政治更加碎片化和“去全球化”浪潮的涌现[4],加剧了世界经济不平等导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层矛盾[5],高等教育国际化必将产生新方式。

2  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是重要发展契机,高等教育作用愈发重要

“技术和知识也是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高校也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引擎”[6]。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催生和支撑了美国硅谷的发展壮大;剑桥大学造就了英国硅沼的繁荣;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成就了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的繁荣;东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维系着日本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兴盛。区域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有美国东海岸的大学集群,旧金山湾区则有美国西海岸大学集群,东京湾区也同样是大学高度集聚的地方,是重要的集散地和增长极[7]。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只有将本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够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共赢[8],随着知识、技能、创新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比重日益增大,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从基础支撑作用转变为引领支柱作用。

3  教学范式和资源配置均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对教育产出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化,国际教育组织及世界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开始将教育评估的重心由院校向学生转移,由资源的占有量向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转移”[9],建设重点从教育规模转变为教育质量,高校教学范式也随之不断更新迭代。全球顶尖大学都在强力推动这一趋势——把培养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卓越教学作为大学的第一任务[10]。大学教学范式从“以知识内容为重心”转为“以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重心”[11],大学教学更加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教学质量的生成过程及学生的学习效果[12]。从最早的学徒制,师徒相传以练代学,到目前大部分高校研究院采取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导师制,最后是近年来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出现的教育、运行、交际和居住多元素融合的学院制[13]。这些转变都意味着高等教育对象——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要性日趋提高,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范式和资源配置提升到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4  教学模式转变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线教育重要性凸显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教学手段愈发依赖于互联网、短视频、教学辅助软件等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在教育服务和课程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新的数字学习环境为师生提供跳出固有框架,思考并重新定义教学和教育方法提供帮助[14]。随着新冠感染疫情的肆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的主要且基础的支撑力量[15],国际留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完成学业,在线教育日益被大众接受与认可,海量线上学习需求催生了新型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趋势得以加强。疫情后,高等教育将更加依赖信息技术,数字鸿沟将进一步拉大,优质在线学习案例、开放教育资源、微型证书、学习分析、混合课程模式和人工智能成为6个关键技术与实践[4]。

(二)  后疫情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1  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必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崛起

“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9年正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学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进入世界中上水平,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第一方阵”[16]。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必将更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一方面将影响中国留学生的赴美热潮,中国学生赴外留学热度会有所降温;另一方面,高端人才回国热度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将迎来一批顶尖学者回国浪潮。疫情后,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将可能发生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将占据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更重要的位置[17]。

2  高等教育深度融入中国区域发展是国家意志,疫情后此需求更加急迫

近年来,教育部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着重强调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发展的要求及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融合的高度重视,既凸显了国家对二者融合的强烈愿望与现实需求,同时也反映出在疫情后经济社会发展中,高等教育将会在区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区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

3  “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是高校再发展的重要契机

“双一流”建设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自2015年国家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内学者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首先,“双一流”建设要贴合中国实际,立足国家战略[18],提高地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19],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这些论点也恰好贴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新内涵,为“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其次,“双一流”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20],与世界高校积极“互看”[21],但也要有中国标准[22],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23]。这些观点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原则。最后,一些专家就“双一流”建设的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如通过资源配置和体制保障等措施进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建设[24]。怀进鹏同志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高质量‘双一流建设体系基本形成”。2022年新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双一流”进入第二轮建设阶段[25]。

新工科建设则是中国高等教育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和世界形势特别是新冠感染疫情前后世界形势的战略应答。主要内容是通过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且面向未来科技创新的工程教育人才,探索建立的新培养模式。其重点是根据技术发展更新知识体系,实施新型教育方式,强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施未来技术学院和新型产业学院,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既是国家实施的教育战略措施,也是工科高校主动应变、求变的最好措施。

4  学科交叉融合成为中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重点

学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的人才培养、职称评定、成果评选、教学实施和科研经费申请与划拨等工作一般均按照学科进行划分。新一轮科技产业的更新迭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复杂度不断提高,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的交叉渗透发生在广泛的更多的学科领域[26]。企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撑,需要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具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学科成果[27]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提倡要以多学科专项任务作为研究生课题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培养多学科交叉博士生,建立面向全产业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从《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等国家文件可以看出,落实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进入深度改革阶段。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彰显了中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与时俱进。

5  信息技术与中国教育深度融合趋势在疫情后加速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共分为“起步”“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28],目前国家层面在推行“创新”阶段,但部分国内高校还处于“应用”与“整合”阶段。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标志着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进入“起步”阶段。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建设目标是“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开始进入快车道。2019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直接发挥着重大作用,圆满支持了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政策。疫情后,信息技术与中国教育的深度融合向“创新”阶段迈进——2021年《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标志着教育部开始从学校中观层面给予各高校信息化整体推进的具体指导。《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到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202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在课程微观层面,提出教学管理具体指导。

二  后疫情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工科高校的应对策略

后疫情时代,打造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工科高校,需要遵循世界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  根据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工科”品牌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未来中国将“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互相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产业发展与应用。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新信息、新制造、新城市、新海洋和新农业等新产业高端创新人才。建议在招生制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课程互选、国际化合作和企业参与及税收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工科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亟需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端工程型创新人才。依托国家学科交叉教育最新政策,工科高校可增设“人工智能+新材料”“人工智能+新海洋”“人工智能+新城市”和“人工智能+新生物”等交叉学科专业,探索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尤其要充分发挥广东省毗邻香港、澳门的地缘优势,充分借鉴港澳地区的国际化教学经验,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之间的国际合作,增设合作办学的交叉学科,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  新工科建设中的校企深度融合应重视政府和中小企业作用

国内高校产学研合作依托单位主要为大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所限,需要政府或者中介机构对校企合作提供平台支持,高校需要通过改革,为企业深度进入高校合作消除壁垒和障碍。调整优化和整合多主体共同目标,协调校企深度融合中涉及的政府、企业、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甚至是导师和学生的目标,从体制机制改革上根本消除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点,从而使各主体达成一致目标。在校企融合中,建立一个由政府、高校、中小企业,甚至是服务中介参与的联合培养工作组织和机制,有利于多元主体的交流和沟通[27]。

(三)  以《华盛顿协议》升级版为目标打造人才培养体系

新工科高校建设过程中直接按照《华盛顿协议》认证标准打造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采用《华盛顿协议》中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培养过程,有利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工科高校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有利于工科高校实现工程教育国际化。借鉴《华盛顿协议》的核心理念,适应当前国际高等教育“教学范式和资源配置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趋势,2021年《华盛顿协议》升级版“毕业生素质”也与时俱进地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多样性和包容性、新型技术学科知识、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等内容[29],适应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学科交叉、深度融入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但是,仅仅照搬《华盛顿协议》建设新工科,存在过程文档复杂和与中国国情不完全相适应的弊端,且不能完成新工科“领跑世界工科教育”的建设目标,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工科高校还需要根据国情对《华盛顿协议》进行适当改进,根据各校办学特色,修改相应细节要求,增加立德树人、本硕衔接[30]、简化文档等改进措施。

(四)  推进本地信息技术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公司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工具等优势,将其引入工科高校建设,实现政府、高校与企业的“三赢”。政府通过在高校信息化办学经费拨款中提出在同等条件下鼓励高校采用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科技公司产品,引导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和区域科技公司紧密合作,打造全国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典范,也防止新建高校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导致办学资源的浪费。例如,工科高校采用华为云平台,简化硬件系统管理,特别是华为云能够借助大数据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者成长规律,用大数据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深信服产业教育中心提供“校企合作、政企合作、技术认证、教育平台、大赛竞赛、人才培养基地”等方面的服务和合作方式。采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和工具,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开发难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使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快速达到全国甚至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打造服务高校的典范案例和产品推广。政府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教育信息化工具清单,提供给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高等学校查阅,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方面率先抢占高等教育的高地。

参考文献:

[1] 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J].中国高等教育,2021(1):4-7.

[2] 菲利普·G·阿特巴赫,汉斯·德维特,周岳峰.展望后疫情时代全球高等教育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20,33(7):33-35.

[3] 别敦荣,易梦春.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8(1):57-63.

[4] 金慧,王陈欣,罗纯源,等.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宏观趋势、关键技术与发展思考——《2021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解读[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3):3-10.

[5] 张应强,姜远谋.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何处去[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12):1-9.

[6] 吴岩.新使命 新道路 新成就——合格评估引领新建院校走新型大学之路[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1-4.

[7] 吴岩.大学之大与湾区之大[N].光明日报,2018-08-07(013).

[8] 孙剑萍,汤兆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评价[J].商业时代,2009(27):113,129.

[9] 魏红,钟秉林.重视学生学习效果 改善教育评估效能——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16-19.

[10]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11] 周仕德.美国大学教学范式的转型研究及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4(5):102-107.

[12] 乔建永.美国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工作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5):11-12,20.

[13] 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

[14] 兰国帅,郭倩,张怡,等.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宏观趋势,技术实践和未来场景——《2020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学版)》要点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20(2):27-39.

[15] 韩筠.以信息技术构建高等教育新型教学支持体系——基于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实践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0(5):80-86.

[16]  吴岩.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N].光明日报,2017-12-19(13).

[17] 刘进,高媛,Philip G A, et al.阿特巴赫谈新冠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J].现代大学教育,2020(6):31-38.

[18] 别敦荣.论“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7-17.

[19] 王钱永,任丽清.“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8-42.

[20] 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6(1):7-11.

[21] 钟周.“双一流”建设与世界高校积极“互看”[N].中国教育报,2017-03-23(006).

[22] 耿有权.“双一流”建设视域中的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1-5.

[23] 吴付来.“双一流”建设评价要有中国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7-03-23(005).

[24]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2-76.

[25]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3):21.

[26] 林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32-45.

[27] 周彬,周超英,于刚.协同创新视角下区域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高教学刊,2018(6):16-18.

[28] 陈琳,姜蓉,毛文秀,等.中国教育信息化起点与发展阶段论[J].中国远程教育,2022(1):37-44,51.

[29] 李志义.《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框架变化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3):6-14.

[30] 朱露,胡德鑫,何桢,等.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基于《华盛顿协议》与欧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对比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38-51.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改项目“‘双区建设背景下的‘五三三式研究生成长环境构建研究”(2020MSA386);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人工智能与网络空间安全教研室”(粤教高函[2021]29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基于过程淘汰的学院级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21HX1002)

第一作者简介:周彬(1978-),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七级职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管理。

*通信作者:李祚华(1978-),男,汉族,吉林松原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