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谚语

2024-06-27 12:20张眉平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4年6期
关键词:谚语子女母亲

张眉平

母亲从小没进过学堂,只认识自己和我父亲的名字。

虽然母亲没念过书,我却觉得母亲很有文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艰难,温饱不易。父母膝下三子两女,父亲中年病故。母亲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将清贫如水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没挨过饿,没受过冻,没失过学。

母亲恪守礼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尊兄护弟,忍让宽容,友善邻里,良善贤惠,知情达理……

我知道,母亲的文化藏在她耳熟能详的谚语里。

母亲不识字,却能够随口说出许多富有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的谚语来。

从孩童到少年,从少年到成年,我可以说是听着母亲的谚语长大成人的。

母亲说:“穿衣吃饭论家当”——提醒子女量力而行,莫攀比。“人犯王法身无主”——告诫子女尊法守纪,走正道。“若要公道,打转颠倒”——引导子女换位思考,多理解。“求地不求人”——教育子女勤劳致富,要自强。“早起三日顶个工”——希望子女珍惜时光,不懒惰。

“硬叫嘴受罪,不叫脸受制”——叮嘱子女守好底线,有骨气。

母亲口中的谚语俗而又俗,所含蕴意却实而又实,处处有根,饱孕沧桑,洞烛幽微,直指人心。透过这些谚语,可以真切地感受淳朴的家风、民风,浸润着泥土的芳香,风味独特,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母亲常说的谚语很多,大概有百十多条。当然,这些谚语并非母亲创造,母亲只是从祖辈口口相传中得知、认可后再说给子女们的。对我而言,母亲是第一传授者,所以称为母亲的谚语。

母亲的谚语从内容来看,可以大致归为勤俭、修身、哲理三个类型。

克勤克俭、箪食瓢饮早已是渗透在父辈一代人血液里的美德。母亲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要在瓮口节省,不在瓮底折腾”,“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常受穷”,“要想日子甜,家无一人闲”,“一粥一饭汗珠换”,“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吃光喝尽,人家的德性”。换成文一点的词句的意思也就是:省吃俭用、细水长流、精打细算、勤劳致富、“光盘”行动。然而,用谚语说出来却生动具体,俗而有味,易记好懂,便于接受。

母亲勤俭持家,打理有方。

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人,总是惜物如金。不管贫富,节约已成为他们骨子里的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子女们也一直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从不会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更不会一掷千金,挥霍无度。

母亲不识字,自身却很有修养,为人处世堪称楷模。她与亲戚、邻里和睦相处,友善宽容。母亲常和我们唠叨:“若要好,大让小”,“让着吃不了,争着不够吃”,“一争两丑,一让两有”,“柴草还得个腰腰束”,“人皮难披”,“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力贱得人敬,口贱惹人恼”,“挨着勤的没懒的”,“向人向不过理”。回想这些通俗易懂的话,品味其中大道至简的理,我不由得思绪纷飞,感慨良多。是啊,互谅互让、自我约束、积极进取、不图安逸、取长补短、公正公道,这些不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吗?

一次,村里人抓住一个偷东西的贼,那自然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回家告诉母亲这件事后,母亲面露忧郁之色,长长地叹了口气:“福是积的,祸是作的。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稍作停顿又严肃地说:“一定要记住,犯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小时候敢偷针,长大后可偷金”,“不看贼吃喝,要看贼挨打”。说完还盯着问:“记住了吗?”我连“嗯嗯”几声,不住地点头。

八十年代前,在村里老院一共居住着七、八户人家,都是我们本家的叔叔、大爷,还有爷爷辈的,共计30多口人。二十多年来,长辈们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从未红过脸。各家的孩子们嬉笑打闹,游戏玩耍,偶有争吵,各家大人总是先管教自己家的孩子,小事化了。当时因房子少,我妈、我婶和我爷爷三家共用一个放米面和杂物的细窄小房子。各家的物品也不是集中在一处放,而是交叉摆放。

有一次我和母亲到小房子里取米面,瓦缸里的面七高八底不平整,我随口说:“妈,把面平一下,按个手印。”未曾想我妈瞪了我一眼说:“看把你寡的,净说些没用的。”事后明白,一家人靠的是信任,活的是敞亮,面里按上手印,别人看到怎么想?那还是一家人吗?母亲说的对,信任是不需要“记号”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我的记忆里,三家人多年共用米面杂物房,从未发生过你高我低、你多我少的不愉快事。

“三勤夹一懒,要懒也不懒”,“鸟伴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你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你的性格和命运。“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牌友只会催你打牌,酒友只会催你干杯。兰草和鲍鱼放在一起久了,兰草也会沾染上鲍鱼的味道。接近优秀的人,你就会变得更优秀;反之,如果你身边都是消极、平庸的人,那你也可能会被他们同化。画眉和麻雀的叫声可不一样,金鸡和乌鸦也不会在同一个窝里。

母亲不懂哲学,可她用来教诲子女的谚语,却是朴实无华,蕴涵哲理。母亲常说:“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圆耳朵听不进方话”,“舌长事多”,“人各有能有不能”,“大话怕算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懒人嘴里明天多”,“有了长时节,没了不时节”,“打儿自疼”,“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细品这些话,还真是有嚼头,有味道,难怪有“十句谚语九句理”之说。

现实社会中,金钱往往被视为成功和权力的象征。时来易借银千两,运去难赊酒半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站不在人前;财大者气粗;有钱的排场,没钱的爬床;狗咬挎篮的,人敬有钱的。这些谚语揭示了金钱对一个人形象与境遇的影响,道尽了做人的艰辛和人世的冷暖。

在我父亲因病早逝的头几年,顶梁柱倒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稚嫩的肩上。为了能分到队里的口粮,母亲迈着小脚,每天下地劳作,好歹挣几个糊口的工分。我那时候上初中,星期日、寒暑假也得到生产队里参加集体劳动。

记忆中,在地里干农活最愁苦的莫过于给辣椒薅草了。一眼望不到头辣椒地,头顶上赤日炎炎,热浪滚滚,茂密的杂草遮住了幼小的辣椒苗,坐下怕压到辣椒苗,只有圪蹴着一根一根拔除杂草。一席地五垄苗,母亲把三垄,我把两垄,半天挪动不了几米距离。我抬头望望刺眼的太阳,发愁地撅着嘴道:“妈呀!这可多会才能薅到头啊!”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说:“不怕慢,单怕站,眼愁手不愁,功到自然成。”母亲年龄大,薅得比我多,还要时不时帮我拔上几把草。就这样坚持着,坚持着,终于熬到了地头。虽然腰酸背痛,大汗淋漓,母子相视一笑,苦中有甜。直到今天,“眼愁手不愁”“功到自然成”的理念,依然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不要被表像所吓倒,不管目标大小,确定后就要行动,就要坚持到底。

母亲说过:“今生不惜字,来世成瞎子。”所谓“惜字”,就是对文字心存敬畏、珍惜。对有字的纸片,母亲是不让我们当作废纸来用的,那样做是对文字的亵渎。据村志记载:村民一直有尊重知识、敬畏文字的传统,对凡是有字的纸,不乱丢乱用。民国期间,村里文昌殿曾建有字纸炉,人们把有字的纸张拿到字纸炉,郑重焚烧。否则,就是对文化的不尊重,对文昌爷的侮辱。

母亲不识字,对子女们上学念书却特别上心。生活再艰辛,总是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我初中毕业后,村里有社办“五七”高中,那时是靠推荐才能进校门,是母亲多次求人说好话,我才在开学一个多月后坐到了课桌上。我妹妹是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多次补习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

母亲说过的谚语还很多:“女人是人家,小孩是红家”,“针尖大的孔,椽头大的风”,“亲戚远离香,隔壁高打墙”,“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穷汉不动,马瘦不吃”,“喝酒吃肉两手光,拾粪闹柴两手疮”,“男人是耙,女人是匣”,“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粉往自己脸上擦,灰往别人脸上抹”,“一人不如二人计,三人拿个好主意”。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这些谚语最通俗、最简练、最生动、最风趣、最形象,也最有味、最隽永、最透彻、最深刻、最久远。

这些谚语,不仅是母亲一个人的谚语,是千千万万母亲共同的谚语,是祖祖辈辈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子子孙孙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基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父母一言一行,儿女受用终身。孔子有言:“礼失求诸野。”求诸野,求诸谚,谚语就是散落在野的珍珠,而母亲正是摘拾珍珠完成传统文化拼图的人,如此我们也就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天下“母亲”的厚重与伟大。

选自“大同文化学会”

猜你喜欢
谚语子女母亲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说说谚语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