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家国情怀

2024-06-26 19:09王威
青年文学家 2024年15期
关键词:百姓杜甫

王威

杜甫,以沉郁顿挫的诗风见长,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变革时期,善于用叙事手法刻画时事,使其作品有着独特的现实魅力。他是唐朝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讲究雕章琢句,尤其对传统诗歌中律诗的贡献巨大。五律在其手中扩充了题材广阔的范式,而他以七律的体裁写组诗,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现存的杜诗当中有超半数是律诗,杜甫对于律诗的成熟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促使律诗在唐代最终定型和走向成熟。以《登高》为例,诗歌做到了内在格律和情感格律的巧妙统一,黏对工整却丝毫看不出痕迹,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诗圣”的称呼不仅仅是因为杜甫非凡的诗歌艺术创作能力,更是因他心系国家危难,记挂黎民百姓的高尚情操。纵览杜诗不难看出,他在诗中集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重要主题,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悲悯之心,使得其人流芳百世,其诗世代传颂。

一、忠君爱国—怀揣奉君报国之心

盛唐时期整个社会流行着漫游之风,青年时期的杜甫同唐代的许多大诗人一样,热衷于游历山河,于是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数《望岳》,尤其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句被广泛传诵,此时的杜甫正值青年时期,他面对着五岳之首的泰山,一边感叹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一边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展望。他还曾和李白、高适在开封一带结伴而行,晚年写下《遣怀》,回忆这段时光,展现出了盛唐气象下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朝气。他在长安居住了十多年,只为得到上层阶级的赏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科举考试的失败给了青年杜甫沉重的打击,为此他被迫转走权贵之门,受尽他人白眼。《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道尽了他应试落第后的凄凉处境,为了“致今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从早到晚跟随在权贵身后,踏破了权势的门槛,只能吃着残羹冷炙,其中的辛酸和苦楚唯有他自己知道。这种颠沛流离、四处碰壁的日子并未让他退缩,反而令他愈加成长起来。

安史之乱爆发后,国破家亡的局面让杜甫万分痛心,他用沉痛的笔触和纪实的文字写下著名的《春望》,表达了自己对破败家庭和国家的沉痛反思。“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担心这场战乱无休无止,希望它早日结束,黍离之悲不停地萦绕在他的心头。杜甫被羁押长达一年,同时期很多达官贵人选择投靠安禄山,唯有杜甫,逃出重围后并未归家,毅然决然去看望即位不久的唐肃宗。他在《述怀一首(此已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中写道:“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这场突围使得他衣衫褴褛,破败不堪,瘦骨嶙峋。凤翔对他而言不仅是逃窜的目的地,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他的心中,皇帝也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这个国家的希望。这种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自觉并非偶然,而是洋溢着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忠贞,犹如葵花向着太阳,是天性使然。杜甫所坚持的是一种儒家的崇高人格—忠君爱国,在这场政治变革中他始终秉持着自己的信仰,忠诚的内驱力让他面对现实世界的崩塌时,仍然有着高尚的人格。“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唐至德二载(757),四十六岁的杜甫被授予拾遗一职,这份小小的八品官职,在他看来却重如泰山。眼前的皇帝更是成了他的“伯乐”,这份官职也成了他通向报国之门的光明道路,于是他痛哭流涕,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多年的理想追求在此刻照进了现实,杜子美变成了杜拾遗,这是离他个人理想最近的时刻,也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终于可以践行理想了。尽管此时的他已经人到中年,但内心所流淌的报国热血依然蓬勃迸发,他渴望这次机会,更珍惜这次机会。

不难看出,无论在何时何地,杜甫的悲或喜,从来都不是为了个人,他的情绪始终都在被国家和百姓牵动着。忠君爱国,对杜甫而言不单一是一种理想信念,也是他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坚定信仰,更是支持他毕生奋斗的精神支柱。

二、关注时事—透析社会矛盾问题

唐王朝对当时的云南地区发动了非正义的战争,统治者听信奸佞之言,作战的士兵由于不熟悉当地情况,致使人员大量死伤。杜甫的《兵车行》以叙事的方式描写了征兵的情况,以及战争给百姓的生活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目光锐利,一眼看透了战争本质,点明当时朝廷腐败之处,边疆的战士们已经血流成河,然而皇帝开疆拓土的欲望却没有穷尽,这使得天下人人都想生女儿,因为生下男孩就要去征兵打仗,难保生死。穷兵黩武的政策在当时有一部分人是投支持票的,他们普遍认为开拓领土是国力强大的表现,但这一决策在杜甫看来是错误的,他认为肆意发动战争只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通过这场战争思考出物极必反的道理,过度征战促使社会矛盾越发突出,会进一步加速国家的衰亡。众所周知的《丽人行》则描写了杨氏兄妹曲江出游之景,运用“杨花”和“青鸟”的典故,暗自讽喻时政的腐败。杜甫创作此诗时,唐王朝还沐浴在盛世的荣光里,那是一种鼎盛到极致的光景,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正在摧毁着这幅盛世画卷,杜甫再次用超前的眼光察觉到盛世背后的危机。三年后,杜甫再次经过曲江时又写下“一片花飞减却春”(《曲江二首》其一),花落预示着春光的消逝。杨氏姐妹当年遗落的红巾,也如同飞花一般散落殆尽,看似微不足道,却成为盛世分崩离析的一角。这首诗可以说是“盛世危言”,未尝不是对后来人们的警醒。

杜甫初到长安时迫于生计担任了一个小官,没有太多的俸禄可拿,不得已将自己的家人安置在距长安二百四十里之外的奉先(今蒲城县),只能靠节假日的时间去看望妻女。天宝十四载(755),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夜晚,寒冷异常,杜甫在回家的路上,双手快要被冻僵,然而路过华清池时,却听到里面歌舞喧天,于是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千古名篇。“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此时宛如瑶池般的华清宫内热闹非凡,客人们穿着貂鼠大衣,名贵乐器演奏着曼妙音乐,砂锅里炖着美味的骆驼羹,桌上摆着香气扑鼻的水果,宫中奢华的这一切与麻衣百姓无关。奢靡的生活并未让杜甫心生羡慕,相反,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看到了普通人的悲哀。于是,他将内心的愤慨落到笔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面是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享乐,一面是底层百姓饥寒交迫的无奈,红砖绿瓦,几步之遥,却是两重天地。这首诗可以说是对他长安十年生活的总结概括,也是他对整个唐朝社会的观察:阶层的对立已经尤为尖锐,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正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杜甫敏锐的观察力,早在叛军爆发战争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前,就已经洞察到当时社会的种种端倪,盛世背后的潜在危机使他倍感焦虑。也正是这种对时事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剖析,让杜诗成为后世读者认识唐朝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展现当时社会生活的一幅历史画卷。

三、推己及人—时刻关爱底层百姓

社会的变革、战争的残酷,进一步催生杜甫走向成熟。乾元二年(759),郭子仪和安庆绪的军队展开决战。祸不单行,突至的天灾使得郭方军队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抢掠大量民众补充军队人口,就爆发了《石壕吏》中所写的夜半征兵的情景。面对官兵的呵斥和威胁,老太太涕泗横流地解释,家中三个孩子两个都已经战死沙场,剩下的一个也生死未卜,仅有嗷嗷待哺的婴儿,自己愿去前线烧火做饭。杜甫自己是官吏而免服兵役,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到了如此惨痛的一幕,他没有秉持居高临下、与己无关的态度,而是最大化地体恤苍生,陷入了矛盾纠结的境地:战争迫使百姓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这又是唐王朝军队和叛军的战争,尽管无可奈何,百姓还将继续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一仗彻底唤醒了杜甫内心的觉醒,于是他创作出个人丰碑式的史诗级作品“三吏”“三别”,通过点滴的历史细节揭示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写尽了安史之乱中底层百姓所遭遇的痛苦和磨难。

战争的摧残使得长安物价飞涨,杜甫微薄的俸禄难以养家糊口,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离开这里,离开了唐朝政治生活的中心,意味着离开了自己所奋斗的理想。于是,他把目光锁定西南地区,投奔他的好友—严武。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在成都修建了草堂,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安逸而忘记普罗大众,他的心时刻也没有离开国家和百姓,杜甫永远是百姓的杜甫。在草堂居住期间,他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说到一个秋天的夜晚下起了大雨,房顶上的茅草也被大风卷跑,没有遮挡的屋子难以入睡。此诗本是写自己家中之事,“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国家处于动荡之中,小家也在风雨中飘摇,自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然则笔锋一转又提及“天下寒士俱欢颜”,不仅要“广厦千万间”,还要让这些底层百姓居住其中,让他们面对风雨不再畏惧,为此自己愿意付出惨痛代价也毫无怨言。杜甫把对小家的思考上升到国家,再由对国家的思考上升到对百姓的思考,更好地体现了杜甫的民本思想。

严武的离世让杜甫失去了依靠,他只得买舟东下,在他的心里还是希望有机会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后一路漂泊来到夔州,这一时期的杜甫文思泉涌,创作逐渐走向高潮。在这里居住期间,杜甫门前有一棵枣树,他的邻居是个寡妇,靠卖这棵枣树上的枣维持生计,他一直对寡妇打枣的行为持放任的态度,而他的亲戚却对此行为加以阻止。于是,杜甫为此专门写了《又呈吴郎》,奉劝亲戚不要太认真,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风霜苦雨,苛捐杂税,战争徭役,就不要再为难一个可怜的人了。杜甫每时每刻都在替百姓考虑着,即使一个普通的妇人,一个微小的生活细节,也会引起他的关注。

杜甫从自己生活的坎坷,推及到底层百姓的悲欢,又由百姓的哀乐,推及到一国的兴衰,这种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正是古代士人精神的最高展现。虽说“诗圣”的称呼与文字的巧思密不可分,但真正成就杜甫的一定是思想的高度、精神的追求,这种对底层百姓的关切,也为他赢得了历朝历代人们的敬仰。

杜甫的一生有过浪漫的年少时光,有过为理想奋斗和被现实困顿的青年时代,也有过短暂安逸的晚年时刻,但是无论在哪个时期,他的心都随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在波动和思考。其实杜甫在唐代的时候,名气远不如李白、王维等人,在唐人看来他并不是一个顶流诗人。也许是因为他的作品风格和当时飘逸隽秀的整体诗坛风格并不符合,唐人写诗大都凭借一气呵成的天然,然而杜甫的诗讲究精雕细琢,在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字句锤炼。唐人写诗爱写理想,杜甫则偏重纪实,从这一层面而言,不能粗浅地认为他的诗不好,而是在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唐之后,韩愈、元稹等人对读诗多有推崇,他们在杜甫写诗的基础上,更是开创了新诗派。特别是宋代以后,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对杜甫更是盛赞备至。杜诗有这样一种魅力:越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诗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发觉,因为他诗中所隐含的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忠诚,对底层百姓的关爱和悲悯,极大程度上能够唤起读者的精神共鸣。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就像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他不仅是一个记录者、一个传播者,更是一个诉说者。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忧患的家国情怀向人们展示了一代“诗圣”的光辉风范,成为后人心中的道德楷模,也是今天读者需要学习的榜样。

猜你喜欢
百姓杜甫
绝 句
杜甫的一生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百姓在心中
杜甫改诗
走进百姓
百姓看家“风”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