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虚伪”的地球

2024-06-26 08:39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课间宇宙

快要考试了,大家一起努力复习,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看不惯有些同学明明很努力,却非要在课间说些电视剧、综艺节目,好像他们学得很轻松,周末在家都在玩儿似的。

还有些女同学,明明不是假小子,却装得很大条,跟女同学勾肩搭背,跟男同学打打闹闹,但其实很在乎自己的穿着,非常在意自己的皮肤、身材管理。

老师讲解文学名著时,有时候我也会很反感,为什么我明明不喜欢这个作家,却偏偏要去研究他的作品?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和知识?

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我常常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种困境,总觉得自己在班级里很不容易,身边有很多“虚伪”的人,看谁都不顺眼。我该如何跳出这个“虚伪”的地球?

以为自己最真诚的女生

汤露然(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笑纳“虚伪”,接受“虚伪”。

其实这种“虚伪”的环境,在生活中不计其数,我也曾因同学故作轻松掩饰自身努力而厌倦其惺惺作态,但转念想来,她爱玩也好、爱学也罢,与我无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活,自顾不暇又何须顾及他人。在亲戚朋友眼里,我好像一直是一个乖乖女。但我也想摘下“乖乖女”的面具,变得自由、大胆、真实,拥有偶尔的“疯狂”,但20多年的生活累积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挣脱的桎梏。所以,不妨笑纳“虚伪”的环境,接受“虚伪”的自己!

郭 峥(山东聊城大学):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创造意义。

我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过,长期处于孤独中。尤其是上大学后,我发现身边的人都变得没那么纯粹了,我与身边的人似乎格格不入。当学生会下发工作任务时,我从不会假装没看见消息或是推托自己很忙,总是揽下了许多本不属于我的工作,事后又感到委屈和无奈。直到我读了加缪的荒诞哲学,才深有启发。加缪认为,生命本身就是虚无和荒诞的,我们只是具有生命性的物质,毫无目的、日复一日地在寂寥宇宙的某个角落打转。然而,正是因为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创造意义。

赵 晶(浙江大学): 君子“论迹不论心”。

在我看来,“真实”应是有能力认知自己想要什么,做任何事是为了什么。譬如,你的同学和别人交流综艺节目、电视剧,或许这是他放松心情以获得更高效率的方式;又譬如,女同学打扮成假小子,大大咧咧,或许是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这并不与在意皮肤、身材管理相冲突;再譬如,老师让你研读不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许这是你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关键。

希望你明白,君子“论迹不论心”,对他人动机的判断,实际上只是个人的解释。认知行为动机是很难的,我们所见的只是某时某刻所观察到的而已。“真实”并非世界唯一的维度,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或许,生命的意义便是学会在“真实”和“虚伪”之间摆动,从而认识更多的可能性。

专家说

打造自己的宇宙

钱 婧

很多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审视和质疑,面对和自己想法、行为不一样的人和事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进行评判,这很正常。总是感觉身边的人很“虚伪”,会让你陷入一个情绪和精神上双重疲惫的困境。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集体中,班级、学校、工作单位……有集体、有圈子的地方,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由于成长背景、生活习惯、人格特质、价值观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做事逻辑。就像我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价值观和表达方式,这就叫作人的多元性。

“看不惯”可以改成“看不见”吗

面对多元性,也就是面对和我们想法、观念和行为完全不同的同学,为什么会那么生气和难过呢?我大胆地猜猜看,我们心里可能有一个结没解开——我们觉得,变得一样是很容易也很有必要的事情,世界上存在一个“对”和“好”的模板。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举个例子,心理学中有一个人格特质理论(Personality Traits Theory),是说每个人都有一组独特的人格特质,这些特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主导特质,比如有些人可能更加外向、善于社交,而有些人可能更加内向、喜欢独处。这些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发展,但相对稳定,也就是俗话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远比我们想的要难得多。其实反过来想,让你变得和其他人一样,是不是也没那么容易?

去学着接受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成长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在这个维度上,我有几个方法和建议想和你交流一下,希望我们可以过得更舒适、更舒心。

第一点是调整心态。有自己的宇宙,同时不干预别人的轨道。在自己的宇宙里,可以一切围绕着自己转,这是爱自己的表现。但别人也有他们的宇宙呀,也会珍惜它,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宇宙里的规则,只要不是有共同目标的事情,就不用急着去协调和趋同,甚至不需要形成一些看法和观点。例如,你觉得“不顺眼”,是因为在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衡量别人的行为。同学的举动在你看来很“假”,但在他本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你不喜欢的作者的文学名著,让你很反感,其实老师这样的教学安排是为了照顾全班同学的,而不是只考虑你一个人。所以,在用自己的感受、观念去点评对方的时候,是不够客观的。

第二点是发自内心地接受“多元”,并和“多元”共存。既然没必要改变环境和他人,就只能改变自己。这里的改变也不是说要改变观点、迎合别人,而是要改变对“多元”的接受程度。对“多元”不做评判,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功课,就像我们都会有那样的瞬间:吃了一种什么新的零食,家长会说这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在玩一个新的玩意儿,家长又会评价这有什么好玩的……这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很烦吧。这些家长为什么招人烦呢?因为他们没有学习接受“多元”和“共存”的功课。

我们还很年轻,这门功课可以慢慢学起来,学好了,也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竞争优势。

第三点是锻炼思考的多样性。我们在分析他人行为的时候,想象了一系列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容易指向坏的方向。

这里推荐一本书给你,是由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莎拉·埃德尔曼所撰写的《胡思乱想消除指南:用认知行为策略走出情绪困境》。像我们现在的状态,就是一种微小形式的“胡思乱想”,作为这本书理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很好地帮助你从认知与行为“双管齐下”,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解决因为“看不惯”引发的情绪问题。

反驳自己你会吗

应用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提出了一种ABC模式:A指触发事件(面对的事情),B指认知(形成的想法),C指结果(随之而来的态度和行为),也就是我们最终体验到的消极感受和胡思乱想。在一个触发事件(A)发生之后,决定我们感受(C)的,是我们在感知到这个外部事实后自身产生的认知(B)。

我们就用你提到的这个场景举个例子:再有两周就是期末考试了,课间的15分钟,总会有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讨论前一天晚上两集连播的偶像剧剧情,这件事就是A。如果你的认知B是他们明明平时学习那么努力,现在在这儿装着自己“不学习”,让大家信以为真,松懈下来,那么你的C就会是“这些人真虚伪”,然后陷入一种看这几个同学不顺眼,开始胡思乱想的困境里。

针对这样的模式,认知行为疗法在原本的ABC模式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个D,就是反驳,用反驳去纠正认知。

说回这个例子,当你出现上面的认知时,可以对自己提出一个反驳:“他们可能是在学习的间隙看看电视放松一下,再说人家也从来没说自己不学习呀,这也可以说明他们的学习效率真高,真是有点羡慕呢。”这样一来,你就把原来的认知B推翻了,也就不会出现胡思乱想的这个C了。

但在有些时候,我们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的,但就是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这时,光靠逻辑反驳效果不好,就需要进行行为反驳了。

行为反驳就是不去揣测背后的成因,直接去找点转移注意力的事情,与其将目光聚焦在周围同学的一举一动上,不如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上,可以利用课间多做几道习题、复习一下之前的学习内容,或者到操场上跑跑跳跳,放松一下心情,这些行为也能促进分泌一些带来快乐的激素,在生理层面上帮你消除不良的情绪。

生活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和尊重多元、欣赏多元。这其实也给我们“做自己”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唯有活得真实,才有成长的空间,有自己的宇宙,去呼吸,去大笑。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课间宇宙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宇宙第一群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这宇宙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