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瑢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强调了美术、艺术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美”通过设计和感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起居、城乡建设中,建构出美的生活环境和育人环境。同时,也为我们指引了一条创新的美育路径,那就是美术、艺术不能停留在专业范围的小圈子里,应该结合生活发展成“大美术”,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大潮之中。
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思政视野下的美育,是一种关于审美艺术的文化教育,是通过美育浸润方式,全面下沉的大思政思想理念。大思政作为一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它强调深入思考和全面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养。大思政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所以,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和时代意义。应该说,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美育与大思政的深度融合,能充分挖掘和综合运用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的美育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志趣、身体素质、审美素养和劳动精神,实现以美培元、铸魂育人的目标任务。具体而言,高校美育与大思政具体结合应该体现在实践和生活中,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美育和思政知识应用于实际,加深对美的理解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所以,美育、思政与生活密不可分。
“贴近生活、服务人民”是四川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秉承的传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人道情怀描绘历史苦难的雕塑作品《收租院》,成为现实主义艺术经典;20世纪80年代以油画《父亲》为代表的伤痕美术、乡土绘画,成为改革开放时期艺术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以油画《大家庭》等为代表的当代绘画,聚焦中国经验,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2000年以来,《烈焰青春》《冬去春来》等作品与行进中的历史相互映照、纵深发展,以思想的穿透力深刻影响着中国精神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为中国艺术发展史贡献了经典范式,为今天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注入了创新基因和持续动力。深扎生活沃土,到人民中去,描绘时代新貌。新时代以来,四川美术学院不断将“深入生活·描绘人民”“美育浸润·扎根学校”“艺科融合·服务社会”等主题实践引向深入。从“大思政”工作坊、“艺术劳动美育实践”示范课程、“社会文化考察”课程、“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着手,依托艺术发现“美”的本质,尊重多元互动、聚焦反映生活的美术创作日趋活跃,开展了一系列赴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中小学学校等主题实践艺创活动。
以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近一年的“大思政美育”工作为例,有传习长征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征星火·石榴花开:遵义艺创美育实践”大思政工作坊;关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出中国声音的“以文化城·国际互鉴:张家界艺创美育”大思政工作坊;传承中华文明、活化历史文脉的“从三星堆到数字木刻”暑期艺创社会实践;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助力高品质生活的“美遇·长江”暑期社区美育实践等活动。以“美育”为线索,推动“大思政”理念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感受时代变革,链接为祖国育人才的大中小学美育浸润闭环,搭建全社会场域的“大思政”现场,展现出了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反映时代、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将艺术和艺术作品送到老百姓身边,用实际行动践履“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理念宗旨。与此同时,鲜活的人民生活、老百姓的情感和审美文化需求,也惠泽了艺术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唤起了他们强烈的艺术责任感。
我们充分相信“大思政”的“大”不只是简单的思政教育量化的概念,它涵盖了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广泛的教育实践以及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具体从美育而言,就是通过美育浸润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大艺术”;同时,通过“大思政”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其在欣赏“大艺术”的过程中能够领悟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大思政+大艺术”,我们期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使学生在感知社会、感知生活中,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通过对美好生活图景的打造,寓教于艺、以德润心、以文化人。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大思政”浸润全社会的公共教育职能,打通全民美育的社会支撑,提高教育工作者和人民艺术家的积极性,以丰富的历史、区域、未来的文化艺术学术内容,把握美育航向,在兼顾全民美育广泛性的同时,建构深度美育和特色美育,避免美育的同质化,成就“以艺载道”的新时代教育使命。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