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

2024-06-26 06:39李莹
中国美术报 2024年15期
关键词:交流艺术文化

李莹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新时代高等美术教育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聚焦国家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文化传播力建设,将艺术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交流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树立大局意识、厚植爱国情怀、认同话语体系的德艺双馨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四川美术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着力建构“大思政+大艺术”的育人体系,探索“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的人才培养路径,回应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需,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践行艺术院校在中华文化传承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担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这是孔子在参加鲁国的蜡祭仪式后感叹其徒有礼仪形式,失去了“大道”的实质,而后向学生言偃描绘的上古时期大道流行的社会景象。“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是人认识到万事万物对立又统一的自然规律,明了天地万物本来为一体关系的真相,所以胸怀对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对待自己一样的同理心,也就是“公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高等艺术教育应培养学生以“大视野”“大格局”,通过“平等对话”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艺载道,以艺传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达中国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念,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最根本的保障因素之一,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来从未中断,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汉唐时期,中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丝绸之路的开拓、经营成为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对外交流辐射区域不断扩大,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对其他国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明代郑和下西洋通过和平传播方式,为其他国家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不断借助别国优秀的文化丰富中华文化,中国以大国强者的文化自信,互通有无、互惠互利,海纳百川地对待世界各国。晚清时期闭关锁国,西方列强以文化侵略和经济扩张的方式,掠夺财富并进行文化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促使中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形成“西学东渐”浪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根源性体用关系在这一时期成为艺术家追求文化主体意识的重要观照。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美术不断拓展新形式新样态。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四川美术学院积极推动艺术创新和教育变革,兼容并蓄,多措并举,为文化艺术国际互鉴交流贡献“川美经验”,擦亮重庆文化“金名片”。一是深化国际美术教育和人文交流,深入探索全过程、深层次、高质量的对外交流新模式。持续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国际硕士实验班,通过师生互访、文化交流、合作办学,推动中法、中德、中意、中比、中日等艺术交流项目,启动东南亚青年艺术节计划,举办“艺汇丝路——欧洲艺术家采风创作系列活动”“中意联动”项目等,在艺术创作和学术交流中培育全球视野,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二是以国际性艺术展览和学术论坛为媒介,推动学校“引进来”“走出去”,举办“共生视界——国际艺术交流展”“比邻共潮生:中国与东南亚艺术邀请展”“文明的尺度——中国与意大利当代艺术展”“全球化模式与在地化经验国际艺术研讨会”等,让艺术新人在和而不同中实现“共振”,表达新时代“中国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是面向全球艺术家发起全公益成长支持计划品牌,奖掖激励新人,培育艺术英才。“明天雕塑奖”是面向全球青年雕塑家搭建的国际化、高品质的展览学术平台,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和学术声誉。“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尊重艺术教育规律,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面向世界艺术学子搭建通向艺术远洋航船的跳板。四是在国际文明互鉴视野下打造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推动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有机融合,创造性开展“以文化城·国际互鉴——张家界艺创美育实践工作坊”,以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以社会美育赋能城市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塑造”,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树立大局意识、厚植爱国情怀、认同话语体系的德艺双馨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锚定中国文化立场,探索“大思政+大艺术”体系下“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川美经验”。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博士生、造型艺术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猜你喜欢
交流艺术文化
如此交流,太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