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的墨梅及文创设计

2024-06-26 15:32沈扬
艺术大观 2024年11期
关键词:陈继儒墨梅

摘 要:本文以明代杭州博物馆馆藏一级藏品——陈继儒写意梅花诗画册页的艺术风格展开研究,简述陈继儒的生平事略并从陈继儒的梅诗画册个案入手,重点解读诗书画命题的视觉表达,进而从图像的技法、风格、笔墨、构图等不同界面作具体解析,其中,构图章节作较为深入的讨论,并配有构图分析,强调解读的直观性与构成分析。本文从梅花在古代的物质文化这一角度切入,指出将文创产品设计指向一种“诗性的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陈继儒;墨梅;诗与画;形式解析;文创衍生品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1-00-03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由杭州博物馆推出的“喜上梅梢——杭州博物馆馆藏梅花书画精品展”特展,展示收录了浙江杭嘉湖,江苏的苏州、扬州以及松江(上海)等地的画家之作。其中,杭州博物馆馆藏一级藏品——陈继儒的《梅花诗画册页》最为引人注目。

本文首先简述陈继儒的生平事略,解读其诗画并置的命题,并从图像的技法、风格、笔墨、构图等不同界面作具体阐述。指出传统经典艺术品位及元素在文创衍生品再设计上具有的优先性和创意性,而将一种“诗意绘画”“诗性的设计”的设计观念融入当代文创产品中正是其意义所在[1]。

二、陈继儒生平事略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糜公等,华亭人。陈继儒幼年颖异,工诗文、书画,书法师法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他的绘画题材丰富,山水花鸟皆精,尤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以行草入画,笔法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墨迹湿润松秀,氤氲韵清。他是晚明书画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作品代表了“华亭派”①的风格。

陈继儒的高洁气节,塑造了他鲜明的个性特征,延续了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气节。梅花素雅、精美、清冷的感觉符合他们的品位,梅花的灿烂与纯洁寄托着他们的理想,文人以诗歌绘画咏颂梅花,他们也构筑梅的世界。

三、陈继儒墨梅诗画作品分析

《梅花诗画册》纵26.3厘米、横18厘米,为六页折枝墨梅。涉笔草草,各尽其态,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写意功力。墨梅六页,每页均以一诗一画表现,题有六首梅花诗,款识:题诗皆署“眉公”款。

钤印:画钤“眉公”朱文、“一腐儒”白文、“眉公”白文。字钤“仲醇”白文、“糜公”朱文、“眉公”朱文、“列仙之儒”朱文、“糜道人”朱文、“陈继儒印”白文[2]。

(一)陈继儒诗与画结合的视觉表达

中国写意画是诗意绘画,它通过绘画与诗歌的双重模式来表达“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观念。由于自古以来书画同源缘故,画中有诗(书法)是其精神,诗中有画,丰富内涵。在这一思想观念指引下,用线条造型、笔墨抒情的题款,使得图画形象与题词文本拥有书写的重要特征,使得诗画形成一种密切的形式关系,诗情画意得到充分的视觉表达。

陈继儒的《梅花诗画册》展现了这种图像与诗歌之间相互呼应的效果。一画一诗,相互补充,文人之趣尽显。其书法颇具宋人气韵。画与诗,均钤印多枚,诗书画印一体,古意盎然。诗文,虽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承苏轼、米芾。其画则追董、巨,承接宋、元,学宋之“意”,得元之“逸”,将笔墨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3]。

(二)陈继儒墨梅的绘画特点和图像分析

1.技法传承

文人画典型的风格特征是通过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技法点、线、面和黑、白、灰等笔墨符号来构成,而这种符号范式贯穿着传承和创新。

(1)点梅

陈继儒的点梅继承了北宋徐崇嗣用色点染以及崔白专用水墨点染的方法。

陈继儒的枝干,深得中国传统阴阳学说的辩证关系,曲与直、肥与瘦、聚与散、紧与松自成法度,他的草意入画,体现了他的文人胸襟和才情气度。他的点梅和枝干,体现了他对梅花理解的独特才情,他的用笔和气度体现了力量和柔情,他的画梅是诗意化的水墨传神写照[4]。

(2)圈梅

陈继儒继承了南宋杨无咎的圈花而不着色的风格。如果说王冕的圈花以工整入画,那么陈继儒的圈花则以行草入画,正仰俯侧自成韵味,他通过线条运用的疾速、果断、遒劲等体现自我对梅花理解的独立个性,比同时代的周子冕、倪云璐更胜一筹。陈继儒将清雅平淡、诗情画意酝酿于笔情墨趣当中,写的是自己心中的梅花“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逸笔草草,直抒胸臆[5]。

2.笔墨风格

陈继儒的笔墨柔中有刚,苍老中见秀逸,勾括的线条坚挺而直拐多有圭角。他主张作画要随意不要过于用心,并言儒家作画,便是逸笔草草,要不规绳墨为上乘。他的用笔空远清逸,尽显率真潇洒的个性。梅花诗画册的风格其一是以水墨圈花见长,或圆或扁或散,取视觉意象效果,以书法草意入画,不拘一格,是王冕圈花之后的嬗变。

3.构图章法

在墨梅构图中,所谓的“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不是自然模仿,而是选择入画的东西。梅花诗画册的基本布局表现为中轴曲折上行或下行的树枝以及拱形张力的树枝,斜线的布局和棱角的结构,S型曲枝也是其偏好。这种空灵律动的构成与诗歌方正书写布局形成图像与诗歌题词的经典形式。陈继儒的墨梅画,在处理边角上特别下功夫,从金石里面吸收的章法,融合在他的绘画构图中,也就是作品构成所谓的“金边银角”(见图1)。

六幅画中均以墨笔圈花法勾勒,花头用笔顿挫有致,劲健娴熟,并且俯仰有姿、形态各异,有含苞、欲开、盛开之态,有小蕊、大蕊之别,生动传神。

四、中国画元素与文创上的再设计

“计白当黑”的理念极富哲理,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墨色语言系统。这种色彩观念丰富了墨色的浓、淡、枯、湿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水墨元素表达的这种文化精神深深地积淀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心灵深处,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范式的一部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不仅保留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还注入了现代风格的设计文化[6]。

梅花的艺术形象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在早期的物质文化中应用十分广泛。据文史资料记载,自隋唐以来,梅花就已成为常用的装饰纹样而出现在唐代青釉瓷器纹饰中。在南宋,梅花已成为物质文化的重要主题,无论是受到自然界梅花的启发,还是诗画中的意象所激发,又或者是受到大众追捧的梅花崇拜的鼓舞,从一流的文人画家到能工巧匠,都为梅花的崇尚赋予了视觉形式。南宋墓穴出土的银器上的华丽梅花;制陶工艺也开始广泛应用梅花图案;纺织品中也普遍应用梅花图案。这些出自无名银匠、陶匠和纺织工之手的作品,显示了梅花对广大民众广泛的吸引力,证明了创造出这些物质文化的艺人工匠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文人墨梅的建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史事件,不是脱离其周围世界的文人视觉艺术,也不单单是画与诗相关联的视觉思考,而是在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中所体会到的,对梅花至高无上的情怀和生活美学[7]。

(一)以陈继儒墨梅作品设计的系列文创衍生品

杭州博物馆以馆藏文物陈继儒梅花系列作品为基础研发设计了相关富有特色的梅展相关文创衍生品,创意强调原版意识,如陈继儒诗画册页桌旗、拉毛围巾、抱枕、书签、复刻明陈继儒梅花诗词紫砂盆等,均是陈继儒的墨梅墨味浓厚老辣用笔的视觉形式再设计(见图2)。

梅花是杭州西湖四时花卉之一,梅花系列文创产品以馆藏国家一级藏品陈继儒的梅花六折页为素材,结合杭州丝绸,经过重新创意,设计出具有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皆具杭州地方特色并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桌旗、丝巾、靠垫系列产品。将传统文化与时尚相结合,彰显丝绸的优雅高贵,尽显梅花迷人风采。墨梅系列真丝拉毛围巾运用丝绸的贴身、亲肤,加入现代真丝处理技术,制成双层披肩。此款围巾创意截取墨梅册页中部分经典构图来表现梅花遒劲而又生动的枝干,随风飘零的花瓣在冬日里飘洒。以梅花形态的剪影作为设计元素,画面简洁大气而不失美感,在设计择色上大气明艳,两色用灰调过渡,蓝色和灰色的搭配,沉稳高贵而不失典雅。在冬天里既显现女性的一抹亮色,又增添了一分暖意和美感[8](见图3)。

(二)“诗性的设计”理念在文创衍生品中的重要性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又结合了现代风格的设计文化。从现代构成学的角度设计出相关的衍生产品,使之用之于人,体现其价值。平面设计与中国画对“空白”的理解上,也存有共性。在中国画中,白色大都作为底色,空白的展现不仅能使主体更加突出,还增加了画面层次感、空间感。正因为中国画中“空白”的理念,启发了设计者,设计作品中同样以白色作为底色,空白中充满了气的流动,使作品充盈着淡泊而恬静的哲学精神[9]。

点、线、面作为基本的造型元素是一切图案的基础,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设计的各个方面,如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国画创作、书法创作等。一方面丰富了中国画,为传统的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设计师从中国传统绘画中解构,取其精华,利用国画的简约、精简,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融合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品中。因承古人的绘画解构,给予了我们无限的设计启示与思路。在设计只关注欲望,空有外表,没有内涵的今天,重新将一种诗性的设计,善意的设计观念融入产品当中,更是具有深厚文化的博物馆文创衍生品创意意图所在。设计的物质性应该体现日常的、具体的、温暖的、善意的、诗意的关怀,创意一种“诗意的栖居”的生活境界[10]。

我们所强调的本土的、诗意的设计并不是一种保守,一种对传统的片面的理解。相反,这种设计更强调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也可能延续中国生活风俗习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应更理性地看待文化的共同性,寻求其与特质性的关系,从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生成性。在拓展新的设计文化形态的同时,我们也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向,即“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观念,从人文的角度审视设计[11]。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杭博馆藏陈继儒墨梅诗画册的个案分析,从梅花诗画册的文人画特征转向文创衍生品“诗意的设计”,这种转向具有创新的可能性,传统艺术品位及元素在文创衍生品上的再设计具有融合性优势。经典文人画的诗性以及其绘画形式风格,给我们无限的设计启示与思路。将诗意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使之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有现代风格的设计文化,将一种诗性的设计,善意的设计观念融入产品当中,正是我们不断发掘拓展探索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本)[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杭州博物馆编.喜上梅梢:杭州博物馆馆藏梅花书画精品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

[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本)[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朱颖人,何子堪.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课徒画稿笔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5]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6]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英]杰西·戴.线条、色彩、形式:艺术和设计的语言[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

[8]苗延荣.中国民族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9]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1][美]福斯特.设计之罪[M].百舜,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沈扬(1982-),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群文馆员,从事美术及工艺美术研究。

猜你喜欢
陈继儒墨梅
墨梅(第2课时)
我就是我
贺泽海作品
录元·王冕《墨梅》(草书)
三岁孙女回家,毁我书作,不怒反喜,因成四句
明朝奇人陈继儒与董其昌的收藏故事
陈继儒的养生哲学
隐逸的最高境界是隐于闹市
《王冕 墨梅白梅》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