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让·杜布菲是20世纪法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画家。其在创作中所提出的原生追求以及所呈现出的诸多意象,都使传统绘画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本质上扩展与丰富。基于此,本文简要回顾了让·杜布菲的创作历程,就其作品中意象的特点进行了解读,并就其人其作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总结。由此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给更多人的创作以相应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让·杜布菲;绘画艺术;意象特点;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1-000-03
一、历史语境下的让·杜布菲创作历程回望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对绘画创作也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给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在政治方面,多个国家所出现的政治矛盾已经逐步上升到了军事对峙,也暗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在文化方面,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西方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全面影响,在艺术方面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开始追求主观性和非理性,将人的本能表现作为艺术的最高追求。杜布菲便是在这种历史语境下开始自己创作生涯的[1]。
1901年,杜布菲出生于法国的勒阿弗尔,父母是其绘画的启蒙导师。17岁时进入巴黎朱利安学院学习,由此也结识了诸多新锐艺术家,并首次接触了超现实主义。毕业后杜布菲经营葡萄酒生意,虽然也在闲暇之余拿起画笔进行创作,但是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后来在看到儿童绘画后受到了初步的启发,他对儿童绘画时纯真的状态倍加推崇,也逐渐转变了自己传统的写实理念,树立了原生、真挚、淳朴的艺术追求。1950年前后,杜布菲专程来到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采风和学习,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杜布菲彻底摒弃了写实追求,开始在画面中大量运用抽象元素,旨在表现自己不受任何制约的创作状态,同时也引导着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与探索。1960年前后,杜布菲的创作风格进入“乌尔卢普”阶段,其特点是多用红色、蓝色、白色、黑色等纯色创作,通过高度提炼的块面和线条进行造型,最后呈现出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至此,杜布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原生性追求。这一种最自然、最真实状态下的创作,没有任何功利性,给人以平凡稳定、安静祥和的感觉。严肃中带着活泼,诙谐中带着真诚,却又分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原生的力量所在。杜布菲也凭借这种鲜明的个性化风格和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意象,成为20世纪中叶法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2]。
二、让·杜布菲绘画作品的意象特点
(一)童真性
在杜布菲绘画的初期阶段,儿童绘画对其创作观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在他看来,儿童绘画是最纯粹的绘画,他们的创作中更没有任何功利意识,是一种彻底的原始心情的表达。这种状态对于成人和职业画家而言是极其宝贵的。对此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也坦言:“如果画家丧失了以儿童视角观察世界的能力,也就意味独创性的消失。”所以杜布菲在早期创作中,使用了很多富含童真童趣的意象。如《地铁》这部作品,就完全是从一个儿童的视角观察和表现的。作品以地铁中不同姿态的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但是作者并未进行具象描绘,而是采用了大面积色块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的乘客是黑色的脸和红色身体,有的乘客是绿色的脸和肉色的身体。或许在儿童眼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并非他们进行区分的重要依据,反而是色彩可以让他们对不同人物形成不同的感受。整个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给人以轻松诙谐之感。画面也没有任何写实色彩,也没有运用透视法,就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的表现。另一部作品《巴黎的景色:快乐生活》中,巴黎作为举世闻名的浪漫大都市,如何表现其景色和快乐生活,是一个需要精心思考的问题。可能多数创作者会将雄伟的埃菲尔铁塔、美丽的塞纳河作为表现意象,但是杜布菲却再一次另辟蹊径。在儿童绘画思维的指引下,他选择了巴黎大街上常见的公共汽车、地铁、商店等作为意象,然后仅对画面进行了最简单的平面划分,将这些意象分别排列在画面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虽然画面中的意象繁多,色彩也较为丰富,却丝毫不给人以纷杂之感,而是感到轻松和愉悦。通过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因推崇儿童绘画,杜布菲也主动从儿童的视角选择和表现意象,除了全新的画面效果外,更让观众感受到了其对原始的渴望与纯粹的追求,让其绘画呈现出了宝贵的本真色彩[3]。
(二)抽象性
20世纪中叶,经济、政治和文化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新现代绘画追求,引发了包含杜布菲在内的诸多画家深刻的思考。杜布菲清楚地知道,绘画艺术已经不能再像是镜子一样,直接描绘物象本身,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意象,应该是一个凝聚着画家情感、彰显着精神追求、呈现着文化意义的综合体。而具象描绘显然是难以达到这种效果的,只有将意象以抽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赋予作品更加深刻的内涵。以杜布菲创作于1952年的《穿靴子的猫》为例,猫是人类最常见的动物,并对其体貌特征十分熟悉。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却看不到丝毫具象描绘的影子,仅仅是用一个轮廓来表示,而且世界上也从未出现过穿着靴子的猫。至于杜布菲是在暗指或隐喻什么,目前已无从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也是一种创意思维的体现。创作于1961年的《商业繁荣》,他采用了俯视的视角,站在制高点望着繁华街道,会看到熙熙攘攘的行人、来来往往的车辆和鳞次栉比的建筑。但是画面中的人物都是非正常人的比例,头大身小,或者没有头发,或者缺少耳朵,或者有着超长的鼻子,一度让人怀疑是不是来到了外星球。汽车也是以平视角度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而且全部用曲线进行表现,打破了原有的大小比例,给人谐谑之感。在对建筑的描绘中,杜布菲则先用色彩对比进行轮廓上的划分,然后进行重点描绘,并特意突出了一种差异感。即建筑的大小不一致,左右不对称,高度不统一,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很难再有立锥之地。虽然在短时间内很难体会到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但是却可以感受到杜布菲对求新求变的渴望,以及为之做出的探索与努力[4]。
(三)隐喻性
对于视觉传达艺术而言,很多时候的直抒胸臆,其表现效果反而不及让观众主动去思考和体味,继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感知,留下更加长久的印象。对此杜布菲是有着明确思考和清晰认知的,体现在创作中,便是通过多个带有隐喻色彩的意象选择与呈现,使作品的内涵得到表达,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与思考。如创作于1945年的《楼房》,这部作品没有采用以往惯用的鲜艳色彩,而是仅用了最原始的黑、白、灰三色,展现的是一座公寓外立面的景象。这座公寓线条粗犷而凌乱,给人以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之感。窗户的面积很小,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努力探出身子向远方张望,像是在翘首期盼着什么。再加上画面阴霾的色调,多数观众都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来看,这部作品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后的法国已是千疮百孔,大量的人口涌入也引发了住房短缺的问题,生活、就业等条件都十分艰苦,忧郁和无奈更是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表现出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1954年创作的《衣衫褴褛的人》,则是对当时法国社会浮夸和虚伪之风的讽刺。画如其名,画面主体是一个人物造型,但是却在材料使用上另辟蹊径,这个造型主要采用了煤渣的材料。在20世纪中叶,煤炭是重要的能源,使用煤渣作为主要材料,再联想到作品的名字,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深意。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外在,而是在于其内心和行为。即便是衣衫褴褛之人,同样也曾发过光和热。通过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杜布菲并非只沉醉于形式上的推陈出新,而是一位有着深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画家,这也是其作品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当代获得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5]。
(四)秩序性
杜布菲对于全新画面效果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其对传统绘画的彻底颠覆和否定。反之,其对于部分传统绘画的形式特点还是十分认同的,秩序性便是其中之一。秩序性是指画面中的意象在形状、色彩、排列、质感等方面的状态和关系,是构成画面美感的重要因素。在杜布菲看来,通过意象的秩序化处理,不仅可以丰富画面效果,而且可以传递出作品更深层的内涵。还有一层意义在于,秩序性追求让绘画者的创新表现有了一个界限,可以适当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避免了无意义的创新。在1981年他创作的《人行道》中,按照常理而言,行人和斑马线理应是画面的主体,但是形状整体、色彩对比鲜明的斑马线显然不是杜布菲的表现对象,行人也不能井然地站立或行走在斑马线上。画面中映入眼帘的是七八个造型夸张和怪异的人物。不仅躯干部分不成比例,而且面部表情还略显惊恐,带有鲜明的抽象主义色彩。猛然看去,画面似乎十分杂乱,但是这些人物的表情却是有秩序感的,这就成为欣赏作品的一条重要线索,观众可以通过人物表情对画面有更加深刻的感知。1978年他创作的《形式》则带有鲜明的构成色彩,作品采用了黑、白二色,并勾勒出了大量的正负图形。其秩序性体现在作者将画面分为了若干个模块,如黑白线条网状模块、黑线条和白底色的人物模块、黑圆圈和白底色模块等。这些疏密和黑白关系,可以让观众明显感知到,作者对意象呈现是进行过精心安排的,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是对传统构图手法的革新与丰富。
三、让·杜布菲绘画作品意象呈现的文化价值
(一)对绘画艺术发展的推动
20世纪初,西方绘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期,一时间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但是从当代来看,能够流传到今天的理念和风格却寥寥无几,大多都是轰动一时,而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杜布菲的作品之所以到今天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通过思考和实践,形成了既适合自身,同时也符合绘画艺术基本规律的艺术观念,对当时绘画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看来,写实已经不再是绘画的必需,绘画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真正可以表达创作者思考和感受的形式,同时这种形式又不能过于激进,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的误区中。所以其笔下的意象才会呈现出童真性、抽象性、隐喻性、秩序性等特点。从观众的角度而言,虽然画面效果十分新奇,却不会让人瞬间皱起眉头,费尽心力地去思考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而是先给人以一定的视觉美感享受,再按照作者留下的线索,按图索骥,步步推进,并最终获得对作品主题的认同以及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当代,更多研究者将杜布菲这种理念和风格称之为“原生性”。其对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平衡,以及一系列创作语言的创新,都是被当时和现在的观众所认可的[6]。
(二)给更多创作者的启示借鉴
杜布菲是20世纪法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画家,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与其个人的人格、素质、意志都是密不可分的,也成了后世创作者的榜样。首先,坚持自我。20世纪初,尽管现代主义绘画风起云涌,但是传统绘画的影响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在杜布菲看来,具象写实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了,同时也不是自己心仪的感觉和风格。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杜布菲宁愿封笔也不盲目创作。直到看到儿童绘画后,终于打开了自己全新世界的大门。起初其风格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杜布菲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一直坚持了十余年,最终自成一派。其次,创新自我。纵观杜布菲一生的创作历程,曾先后历经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童真呈现到后来的材料创新,再到秩序感追求,其始终都在求新求变,也充分证明了其是一位勇于创新的画家,成为后世创作者的楷模。最后,超越自我。杜布菲的一系列追求,其实已经实现了自我超越。其最初仅是寻找与自己内心相契合的创作方式和风格,却在无形中扩展了审美境界。审美的最高标准真、善、美都在其作品中得到了丰富和扩展。画面中那些看似抽象,甚至毫无美感的意象,当将其放置在原生性的语境下,不仅表现出了新的美感,甚至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从而实现了无意识状态下的自我超越。
综上所述,20世纪,西方绘画流派和风格众多,一方面充分展示出了绘画艺术的巨大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让画家感到困惑,甚至走进误区。但是庆幸的是,让·杜布菲却在纷杂形势中始终保持着深刻而独立的思考,并通过对绘画形式和内容的革新,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风格。由此获得的启示和借鉴也是十分深刻的,在当代绘画创作中,创作者应在把握绘画艺术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创作追求,并以探索精神和创新实践实现这一追求,方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实现个人创作历程的跨越式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让·杜布菲原生艺术意象研究[D].渤海大学,2022.
[2]田思杨.对杜布菲原生艺术创作的探索[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1):105.
[3]莫芷.让·杜布菲作品及相关原生艺术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3(08):44-45.
[4]杨彬.杜布菲原生艺术研究述略及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24(03):11-15.
[5]刘世声.杜布菲特的艺术理念、技术实验与人性回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166-168.
[6]蒋霞.神秘、灵动、可感知的语言——杜布菲绘画技法解读[J].艺术教育,2016(01):158-159.
作者简介:赵沛懿(2002-),女,山西大同人,本科,从事油画创作研究。